结党营宋(增四)邢恕是旧党领袖司马光门下,为何成为新党重臣?

惊心探索古今 2024-05-18 08:54:07

自从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开始,宋朝朝廷逐渐陷入了新旧两党的斗争中。在这种党争的背景下,两党官员党同伐异,采用各种手段攻击敌对党派的大臣,闹得朝廷乌烟瘴气。在参与党争的大臣中,有不少人在斗争中临场倒戈,加入了对方阵营,给老东家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今天要讲的邢恕便是元丰年间倒戈大臣的代表,他本是旧党领袖司马光门下的弟子,却加入了新党阵营,给旧党带来的沉重的打击。很多人读到这段历史都感到疑惑,在旧党司马光门下,前途一片光明的邢恕,为什么会背叛自己的师傅呢?

邢恕在历史上的名声很差,很多史书将他作为奸臣来评价。这其中既有他作为新党重臣打击和迫害旧党大臣的案子,也有他背叛旧党加入新党的成分。邢恕年轻的时候是当时有名的才子,在旧党儒学大师程颢和程颐门下学习,可以说是旧党中的希望之星。在程颢推荐下,邢恕拜入旧党领袖司马光、吕公著等人的门下,被推荐为崇文院校书,作为旧党官员的重点培养对象。那个时候邢恕可以说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甚至敢跟王安石的儿子王雱争锋。因为在与王雱争辩变法弊端时得罪了王安石,所以被贬到延陵出任知县。

他的运气很不好,到了延陵县后却遭遇本县被撤销,于是进入了闲置状态,这样就被闲置了七年之久。七年之后,邢恕突然被朝廷启用了,恢复其官为校书,然后出任馆阁校勘,不久又迁为历史馆检校、著作佐郎,官位像坐火箭一样上升。元丰改制后,新党领袖蔡确出任宰相,旧党领袖吴充下野,旧党在政治斗争中落败。作为旧党官员的代表,邢恕本以为自己会被贬谪外放。谁知得到的消息大出意外,他被进官为职方员外郎。此后邢恕一改往日的作风,攀附上了新宰相蔡确,为蔡确出谋划策,成为政治上的搭档。

加入新党阵营后,邢恕借着蔡确和新党的资源,在政治上无往而不利,很快就升任到了起居舍人的位置。起居舍人在朝廷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是皇帝的心腹,也是两制大臣中的重臣。这个官是在皇帝身边担任写起居注的责任,还兼职给皇帝做秘书,或者起草圣旨,地位非常一般。按照宋朝官吏升迁的潜规则,要成为宰相必须要经过起居舍人或中书舍人转迁,所以这个职位也被称为储相。邢恕在短短几年之间,从下岗的待业知县,升级到起居舍人,可谓是平步青云。他深受宋神宗的器重,是当时新党中仅次于蔡确、章惇的重臣。

但因为他是出身于旧党领袖司马光门下,所以在历史上名声很差,被认为是背叛师门的奸臣。很多史书写邢恕背叛司马光的原因,认为他是看上了新党被宋神宗重用,拥有执掌朝廷的权势,所以通过攀附蔡确上位的。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直接的证据支持,完全是一种主观臆测。实际上以新旧党争中党同伐异的风气,新党也不可能轻易接受一个旧党官员的投靠。这个旧党官员不但没有出色的政绩,而且还是旧党领袖司马光门下,实在是风险巨大。但蔡确的确如此做了,而邢恕也死心塌地跟了新党一辈子,这就耐人寻味了。

综合各方面的史料分析,邢恕的崛起其实并不是依靠新党宰相蔡确,也不是旧党领袖司马光,而是被宋神宗刻意提拔起来的。邢恕投入新党门下,也是宋神宗的意思,算不上背叛师门,只不过对旧党来说的确是巨大的损失。综合各方面的原因来看,邢恕投靠新党的起因大概有两个。一个是旧党对邢恕不厚道,让他感到非常怨愤,另一个是宋神宗代表新党抛出了橄榄枝,邢恕自然不会漠视皇帝对自己的重视,错过复起的好几回。可以说邢恕背叛旧党加入新党是各种历史条件下促成,不能简单的以攀附蔡确才解释。

当初邢恕被贬官到延陵县后,人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这个小县非常贫困,日子过得很艰苦。最倒霉的是没多久这个县就被裁撤了,他就被闲置起来,而且以闲就是七年之久。这七年之间旧党忙于朝廷中与新党内斗,对邢恕不闻不问。按理说这种闲置的知县很快会被委任调往他县,可旧党并没有为邢恕奔走,让他当了七年的备用官员,对此邢恕非常怨愤。虽然邢恕被起用也是因为旧党领袖吴充当宰相期间,但他并没有被吴充所重用。当时吴充一方面忙着和蔡确内斗,一方面忙着调回司马光和文彦博,根本没有空搭理邢恕。

可以说邢恕的起用跟旧党没有半毛钱关系,反而是新党在斗争中放了他们这些底层旧党官员一马。后来宋神宗看到了邢恕的一首《送文彦博诗》,觉得这首诗文辞清丽颇具功力,并在蔡确面前称赞一番。蔡确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将邢恕提拔起来,这才让他摆脱了沉沦在官场底层的悲催局面。不论蔡确是出于什么原因起用邢恕的,但至少新党对邢恕比旧党要好得多。邢恕虽然是旧党门下的官员,一旦失势后却难有翻身的机会,这对他来说是非常失望。他失势也是为和王雱争斗,维护的是司马光等人的利益,其结果却被对方抛弃了。

只要是正常人,都会对旧党的做法怀有不满,更何况曾经作为旧党希望之星的邢恕?站在新党的角度看,彻底将旧党官员逐出朝廷是不现实的。一方面是旧党官员的数量本就远超新党,即便经过了熙宁和元封初年的改革,死心塌地的新党官员本就有限。第二方面旧党底层官员对于司马光等人本就不死死心塌地,而是一种利益的结合。司马光被贬到洛阳之后,旧党在朝廷中群龙无首,而新党又有皇帝的支持,底层官员的站队显而易见。当时正处于底层茫然期的邢恕,面对皇帝伸出的橄榄枝,岂有放过之理?

在邢恕背叛旧党,转而投靠新党的事情上,与其说是他背叛,而不如说是旧党对他的放弃。旧党其实是以北宋初年的北党为基础的宋朝官员组成,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北方的大地主官僚家族,比如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等。他们拥有丰厚的家族产业,在官场上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门下弟子多不胜数。邢恕能在这些弟子中脱引而出,可见其能力还是不错的。但他因为得罪王安石父子而被贬谪,在新党掌权的时代,几乎是没有可能复起的,所以旧党并不愿为他付出更多的资源,让其重新回到朝廷中。

在党争中新旧两党采取的策略完全不一,新党是要推行自己的新政,满足宋神宗中兴宋朝的愿望,而旧党则不然。旧党其实是要废除新政,原因是新政影响到了旧党中大地主官僚的利益,这与宋神宗富国强兵的战略路线是背离的。从整体政策方向看,出身于普通士大夫家庭的邢恕,其利益更与新党息息相关。他投入到旧党门下,并不是因为利益链,而是以为老师程颢的推荐。因为程颢的书院是旧党领袖文彦博捐建,所以他的弟子大多都投向了旧党。但被闲置了多年后,邢恕不可能像刚考上进士那样思考问题,而是选择从利益链出发。

因此对于邢恕背叛旧党的事情,与其说是在攀附蔡确,不如说是攀附皇帝。作为皇帝的宋神宗,也不想朝廷中全是新党的人,这样他就没有执政余地了,所以他也提拔了很多中立倾向的大臣,比如宰相王珪。这样的大臣既能缓和新旧党争的矛盾,也能监督执政的新党,让熙宁和元丰年间的改革继续下去。作为对面阵营来的官员,邢恕能够受到蔡确的重用,平步青云的成为起居舍人,显然是因为有皇帝作为后台。蔡确对邢恕的提拔,其实是秉承宋神宗的意志。正是因为蔡确是宋神宗的人,所以新党内部才没有排斥他。

综上所述,邢恕背叛旧党投靠新党,本质上是宋神宗对于朝廷底层官员的重新分配和拉拢。让这些倾向于旧党的底层官员加入到新党,既增强了新党的执政能力,也避免新党领袖蔡确等人独霸朝政,起到了监督制衡的作用。邢恕顺应潮流加入新党,本质上也是接纳皇帝的征召。从这角度看,邢恕对旧党根本算不上背叛,而是不愿意和旧党一起成为皇帝的敌人。作为士大夫官员,这种政治上站队的选择是符合他的利益的,也是封建社会的潜规则所决定的。实际上旧党与皇帝的矛盾,本质上也只在争夺规则的决定权。

0 阅读:1

惊心探索古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