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部队当兵12年,从农村娃到一名老兵,立下三等功遗憾未能提干!

老刘的回忆录 2024-04-17 11:24:00

1969年,我响应号召来到农村插队。那时,我刚从学校毕业,对于人生还懵懵懂懂。父母原本在酱油厂给我找了份工作,但我心有不甘,渴望改变现状,竟然放弃了。

我和另外四个知青被分配到一个小村庄。刚到村里,看着破旧的房子和陌生的环境,心里难免失落。但我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下去。

慢慢地,我适应了农村的生活。村民们待我们很好,经常送来新鲜的瓜果蔬菜。闲暇时,我们知青聚在一起打牌聊天,日子虽然枯燥,但也算充实。

三年转眼即逝。1971年,我回家探亲,父母见我懂事了,欣慰不已。但我心中早已有了新的打算。

当得知部队要来村里征兵时,我毫不犹豫报了名。或许,参军才是我改变命运的机会。

体检那天,我紧张得手心冒汗。我是村里唯一一个知青报名参军,竞争很激烈。眼看着一个个健壮的小伙子被刷下来,我心里直打鼓。好在,我顺利通过了体检,成为了八个幸运儿之一。

离开村庄那天,大雪纷飞。乡亲们敲锣打鼓,把我们送到了车站。望着老乡期待的目光,我暗自发誓,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经过三天三夜的长途跋涉,我终于来到了部队。新兵训练异常艰苦,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和军事技能学习。我凭着过硬的毅力,很快就脱颖而出,在各项考核中名列前茅。

三个月后,我被分配到了侦察连。这里的战士个个都是精英,无论是体能还是作战技能,都远胜于我。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向他们看齐。

我的班长王大立是侦察连的“兵王”,他入伍已有十年,各方面都堪称完美。我把他视为了目标,希望有朝一日能超越他。在王班长的悉心指导下,我进步神速,渐渐跟上了其他战士的步伐。

为了提升自己,我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学习,还参加了军校招生考试,可惜,功败垂成。虽然失望,但我并没有气馁。我始终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总有一天会有回报。

我的刻苦很快得到了连长的赏识。从文书到副班长,再到班长,我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得力干部。1978年,我在一次野外拉练中荣立三等功,本以为能借此机会提干,却因年龄问题与那个梦想失之交臂。

尽管难掩失落,但在连长的开导下,我很快调整了心态。是啊,不提干照样可以当一名优秀的士兵。我暗暗发誓,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1983年,一张复员名单把我打回了现实。我被通知要离开扎根十二年的军营。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撕裂了一般。

我还清晰地记得,连长亲自把我送到了火车站。望着他布满皱纹的脸,我再也控制不住泪水。从一个懵懂少年到一名合格军人,是部队塑造了我,我怎么舍得就这样离开?

连长拍着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刘,不管你走到哪里,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好男儿志在四方,到哪里都能建功立业!”

我使劲点点头,把泪水咽回肚子里。是啊,我不能辜负连长的期望,不能辜负部队的培养。无论前方的路有多难,我都要勇敢地走下去。

火车缓缓启动,我透过车窗,最后一次向连长敬礼。十二年的点点滴滴在脑海中闪过,我心中百感交集。从此,一个崭新的舞台在等待着我,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是部队给了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转业后,我被分配到了当地的派出所工作,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这个角色转换并不容易,但我很快便凭借着在部队养成的优秀品质,赢得了同事们的信任和尊重。

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就到了退休的年纪。回首往事,我感慨万千。从农村到军营,从军营到警察,我的人生轨迹虽然曲折,但却充满了闪光的回忆。

如今,我的晚年生活十分惬意。儿孙绕膝,夕阳红,我觉得十分知足。但每每回想起在部队的那段岁月,我的内心还是会泛起阵阵涟漪。

十二年的军旅生涯,给了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它塑造了我的意志,磨砺了我的品格,教会了我如何去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那段记忆,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底,伴我走过人生的余下旅程。

0 阅读:172

老刘的回忆录

简介:40年货车司机生涯,跑遍大江南北,见识各地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