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和平进程埃及和以色列的和解,及以色列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

史唠客 2023-12-04 19:50:26

上期内容讲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和以色列政坛的更迭,本期内容,中东和平进程埃及和以色列的和解,及以色列国内经济的发展。

1977年6月20日,以色列总理贝京组建新政府,利库德集团当家,强硬派沙龙和工党摩西·达扬都进内阁了。这个新政府的施政纲领,就像一张菜单,上面写着:增强以色列人的民族与宗教意识;消灭巴解组织是既定目标;经济自由与政府保障搭配;缩小社会差距。

贝京当政那阵子,极端正统派势力像坐火箭一样,一下子就窜上去了,他们有好多特权,比如扩展宗教教育、信教妇女免服兵役、禁止堕胎、反对尸检等等。然后,好多犹太人觉得西岸不错,就搬过去定居了。

同时呢,利库德集团搞了新经济政策,把国营企业卖了,搞私有化,尝试改革税收和退休制度,取消外汇管制和进口补贴,从混合经济体制变成自由市场经济。但是啊,这些政策像魔术一样,并没有实际效果。1973年,通货膨胀率20%,1979年高达80%,80年代就到100%了!恶性通货膨胀跟军费开支过大、个人消费超支都有关系,也跟利库德集团的经济政策分不开。

当时以色列和美国的关系正值蜜月期!天天粘在一起。贝京跑到华盛顿跟卡特总统谈心,承诺会遵守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然后,在美国的帮助下,以色列拿到了18亿美元的援助,让它变得更强大啦!

1977年11月19日,埃及的萨达特总统也跑到以色列跟贝京总理握手,这可是一件大事!毕竟长期以来,阿拉伯世界都是跟以色列不对付的。但是,这次萨达特和贝京在以色列议会发表演讲,两人都表达了希望两国和平的意愿,不过呢,分歧也是有的,萨达特想的是整个中东问题的全面解决,而贝京就只想解决埃以之间的问题。

1978年9月,卡特总统特别操心,把萨达特和贝京叫到美国总统的度假胜地戴维营谈心,结果呢,两个人谈的开心,就签了个《戴维营协议》。

到了1979年3月,萨达特和贝京就在白宫正式签了个《关于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和以色列的和平条约》,互相承认和尊重对方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等。协议签完没几天,贝京就受到邀请去埃及玩,并受到了热烈欢迎!

从1979年到1980年,埃及基本上把西奈半岛收回来了。到了1980年2月,埃及和以色列正式建交了!《戴维营协议》的签订和埃以关系正常化,打破了阿以冲突的僵局。可是,萨达特也因此受到了阿拉伯世界的指责,最后惨遭暗杀!而贝京总理也遇到了大麻烦,1983年,他被迫辞职,外交部长伊扎克·沙米尔接任了总理。

到了1984年7月,工党在议会大选中胜出。9月,工党和利库德签署了联合政府、轮流当总理的协议。佩雷斯先当上了为期两年的总理。新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经济,比如冻结物价和工资、压缩政府开支、减少税收和各种补贴、整顿货币等。这些措施效果还挺明显的。

美国看到以色列这么努力,就给了他们很多军事援助。这一下,佩雷斯的支持率直线上升。但是呢,工党和利库德在黎巴嫩撤军问题和中东和平进程上还是有矛盾的。

到了1986年10月,沙米尔总理一上任,就决定阻止佩雷斯推进中东和平进程的努力。以色列长期占领,终于惹毛了被占领土的民众。1987年11月,巴勒斯坦难民营发生了起义,沙米尔政府赶紧镇压。这次起义被称为“因提法达”。

起义产生一系列后果:首先,以色列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出现了分裂,以色列阿拉伯人的地位就尴尬了;其次,巴勒斯坦伊斯兰极端势力开始崛起,哈马斯在这个过程中异军突起,巴解组织的威信也提高了;最后,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在阿尔及尔召开第19次特别会议,宣布建立巴勒斯坦国。这一闹腾,中东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了。

1 阅读:47

史唠客

简介:历史爱好者,分享有趣的历史事件,认识各样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