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崛起,国内的汽车市场不仅成功换道超车做大做强,而且实现了海外市场的突破,中国已经超过德国、日本等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不过市场竞争之外,还有一些群体为了利益铤而走险,编造谣言用”黑公关“手段抹黑车企。
做媒体或者自媒体的网友尤其要注意了,为了流量或者商业目的而发布不实或者恶意抹黑的信息是要付出代价的,此前自媒体多个自媒体因利益而被多家车企起诉,比如"龙猪 - 集车"因持续抹黑攻击比亚迪而被法院判赔超200万。虽然有前车之鉴。不过还是有些用户心存侥幸,最近有一名叫“葡萄碎碎冰”的网络用户因散布与比亚迪相关的谣言而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造谣一时爽,追责悔断肠,可谓得不偿失。
网友为了搏人眼球引流量而淡薄法律意识,一旦恶意抹黑的不实信息对企业造成巨大影响,比如影响品牌形象、误导公众,很可能引火烧身而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和侵权责任。
作为国产自主品牌,能够在传统世界品牌林立的市场夹缝中生存并且发展起来十分不易,因此对于相关的舆论“黑嘴:等,比亚迪严厉反击黑公关,自2022年6月1日比亚迪就把举报奖励5万至100万人民币调整为5万至500万人民币,并且长期有效,黑公关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相信在比亚迪持之以恒的治理决心与社会各界的协同共治下,网络黑公关这一行业顽疾会解决。汽车市场竞争秩序应该规范有序。广大消费者也理应享受阳光透明、诚实守信的市场生态,关注产品与服务本身,而车企也可以更好关注产品和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