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牌求和不行,美国任命新驻华大使,声明将要和中国强化关系

情澜心海 2025-04-30 17:52:40

4月29日,美国参议院以67票赞成、29票反对的投票结果,确认戴维·珀杜出任美国新任驻华大使。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在提名珀杜为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时,在声明中明确强调:珀杜将在与中国建立富有成效的工作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要知道自4月中下旬以来,特朗普便连续数天公开对中国释放和谈信号,被中方无视后他只好采取了新行动。

那么,在这个关键节点,美国任命戴维·珀杜为新任驻华大使,究竟想释放何种信号呢?

如今已经75岁高龄的珀杜,他的职业生涯堪称“商业与政治的混搭”。

1949年出生于佐治亚州的珀杜,早年深耕商业领域,曾担任锐步、达乐公司等企业的CEO,并在莎莉公司等跨国零售集团担任高管,职业生涯长达40年。

其间,他因推动达乐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协助莎莉公司拓展亚洲业务,在新加坡和香港居住多年,这段经历让特朗普称其为“最了解中国市场的共和党人”。

特朗普在提名声明中强调,珀杜的“国际商业经验”和“亚洲工作背景”是重要优势,称其将帮助“与中国建立富有成效的工作关系”。

然而,这位商界精英从政后展现出对华强硬姿态,2015年至2021年担任佐治亚州参议员期间,他多次渲染“中国威胁论”,曾公开质疑中国军队的长期威胁。

有美媒指出,珀杜的商业经历与政治主张存在矛盾:他早年支持将制造业转移至亚洲以降低成本,这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背道而驰。

这种“双面性”或许正是特朗普选择他的关键:既可利用其商业背景释放缓和信号,又能延续对华施压的基调。

珀杜的任命恰逢美方近期频繁释放矛盾信号,自4月中下旬以来,特朗普政府接连“示好”:4月22日,财政部长贝森特承认关税僵局“难以为继”,称局势“极短时间内”将缓和。

到了4月23日后,特朗普表示“不会对中方强硬”,并乐观预测“很快达成协议”,之后他更是宣称“中美代表已会晤”,却未透露具体细节。

然而,中方态度明确且一致,4月2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直接否认存在任何正式谈判,强调对话需基于“平等、尊重、互惠”。

商务部亦多次辟谣,称美方释放的“谈判进展”纯属舆论战,旨在转移国内经济压力。

这种冷处理背后,是中方对美方“极限施压”策略的深刻警惕。

而在“口头求和”遇挫后,珀杜的任命成为特朗普政府的“换牌”之举。

一方面,选择熟悉中国市场的商界人士,暗示美方希望重启务实对话;另一方面,珀杜的政治背景和对华强硬言论,又保留了施压空间。

这种矛盾性折射出美国对华政策的现实困境:既需缓解关税战对自身经济的反噬,又试图维持对华战略竞争的“政治正确”。

值得一提的是,珀杜的商业经验可能为中美关系注入务实元素,他在听证会上提出“寻找利益契合点”,暗示可能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领域推动合作。

此外,美国商会等机构已呼吁“停止关税战”,这种国内压力可能倒逼珀杜采取更灵活的外交策略。

并且尽管特朗普称珀杜为“忠实支持者”,但两人在制造业回流问题上存在分歧,珀杜曾公开反对将工厂迁回美国,认为“全球化不可逆转”。

这种立场可能导致珀杜在对华谈判中缺乏政策自主性。

短期看,中美双方仍将处于“边打边谈”的僵局,长期而言,中国扩大自贸协定网络、推进科技自主创新的战略,或将重塑博弈格局。

而对于中国来说,“以斗争求合作则合作存”的策略依然是应对美方“极限施压”的关键,未来数月,珀杜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观察中美关系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载于央视新闻2025年04月30日关于“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戴维·珀杜出任美国驻华大使”的报道

2.原文登载于观察者网2025年04月24日关于“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的报道

3.原文登载于中国国情2025年04月25日关于“中国外交部否认与美国就关税谈判,特朗普嘴硬:我们上午谈了!”的报道

4.原文登载于中国新闻网2025年04月30日关于“中国外交部否认与美国就关税谈判,特朗普嘴硬:我们上午谈了!”的报道

0 阅读:40

情澜心海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