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古董珠宝,那么,你一定需要知道的人物里面,一定有听过ARIKAWA KAZUMI有川一三先生的大名。在过去的40年里,他满怀热情地建立了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董珠宝的私人收藏。

Kazumi Arikawa,Albion Art 总裁 ©Louis Teran/Flammarion
著名珠宝史学家Vivienne Becker曾评价:“有川先生的私人收藏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品质甚至能与知名美术馆一较高下。他的每一件藏品都是足以唤起情感的艺术,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次观赏,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喜悦。”
这位驻东京的古董珠宝商兼Albion Art收藏品的大藏家,40年来一直致力于珠宝收藏,以弘扬宝石和珠宝的艺术性和精神性。他对国内外珠宝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从2019年起就成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国际评议会会员;法国政府授予他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以表彰他在珠宝领域对法国和世界的贡献。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不断地向他发出展出其藏品的邀请。
他说:
ジュエリーとは“地球の美 人間の祈りの造形”である。そしてその本質は“清める”ことにある。着用する存在を清め、その場を清め、その営みを清める。存在は清められることで高められ深められるのである。
ルネサンス時代以降、人間中心主義の伸展とともに資本主義が生まれ産業革命が起き、大量生産、大量消費時代の文明の爆発を迎え、今や人類は“地球環境”という自分達自身の生存基盤を失おうとしている。空気が汚れ、水が汚れ、緑を失い、地球が“美”を失えば人類は亡びる。
21世紀においてもはや“美”は単なる飾りではなく、“人類の存在をかけた最も重要なコンセプト”なのである。その現代において“宇宙の美・地球の美”である宝石とその“祈りの造形”であるジュエリーが、人々の魂を清め、地球を清めるアートとして再びルネサンスする必然性と必要性があると洞察する。
ジュエリーは我々の生命(いのち)を荘厳し、その生命の本質を昇華する為のものなのである。そのジュエリーの美と感動の世界を千年の時を越えて、人類に貢献する文化として創造することがアルビオンアートの使命と考えている。

神秘钟 ©️ Albion Art Jewellery Institute
珠宝是“地球的美,人类祈祷的一种形式”。其本质就是净化。它可以净化佩戴者、场所和所进行的活动。通过净化,生命得以升华和深化。
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扩张催生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发生,我们见证了文明的爆炸式增长,进入了大规模生产和大众消费的时代。如今,人类正濒临失去自身生存的基础——“地球环境”。如果空气被污染,水被污染,绿色植物消失,地球失去“美丽”,人类就会灭亡。
进入21世纪,“美丽”不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它已成为“决定人类存在的最重要的概念”。他认为,代表“宇宙之美、地球之美”的宝石,以及作为“祈祷的形式”的珠宝,在现代复兴成为净化人们灵魂和地球的艺术形式,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
珠宝是为了丰富我们的生活,升华生活的本质。 Albion Art 相信其使命是通过珠宝创造一个美丽和情感的世界,让珠宝流传千年并成为一种为人类做出贡献的文化。
珠宝是神圣的艺术----ARIKAWA KAZUMI

Kazumi Arikawa,Albion Art 总裁 ©️ Albion Art Jewellery Institute
虽然大多数人不认识他的名字,但许多珠宝爱好者认为 Arikawa 先生是世界领先的收藏家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走进公众视野的人之一。他个人收藏的800多件作品跨越了西方珠宝的历史,从美索不达米亚人到杰出的欧洲皇室收藏,再到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时期及其他时期的杰出例子。
“根据我的经验,Kazumi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珠宝作为艺术和文化宝藏的深刻理解”,前苏富比珠宝部全球主席 David Bennett 说。“正是这些品质引导他创造了如此多真正杰出的珠宝收藏。”
1952年,有川一三先生在日本南部城市福冈县北九州市出生长大,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在他10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的母亲经营着一家销售现代珠宝的生意。在他进入早稻田大学大学仅六个月,就被大德寺的一位僧侣所打动,第二天就递交了退学申请,搬进了寺庙。两年半后,又重新考入早稻田大学学习,为了自己支付学费,他还开办了一所私塾。
然而,在教育方面并没有自己真正的抱负,意识根基依旧停留在 “暂时的生存 ”的感觉,于是在他26岁时,决定再次进入佛学之门学习。

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肖像凹雕戒指 1440-1452年 ©️ Albion Art Jewellery Institute
“一切源于我与一位非常杰出的佛教长者的相遇,我认真地向此人学习佛教,甚至出家为僧。”
有一天,他的老师给他布置了一个作业:“有一句话是佛教历史上的所有祖师都会说的。好好想想,明天之前给我答案。”他对此彻夜难眠,痛苦不堪,在坐禅时,脑海中甚至浮现出杀了全心全意地训练他的师父并逃跑了的画面。内心深处陷入了绝望,不禁失声大喊:”太恐怖了!
第二天,我问老师:“太恐怖了’真的是历史上伟大祖师们说过的吗?”
他回答说:”是的。每个人都希望认为自己是个好人。然而,无一例外,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大师都看到自己内心黑暗的深远而充满过绝望。从那时起,他们才开始坚定信仰,踏踏实实地修行。”
经过大约两年的培训,ARIKAWA KAZUMI有川一三先生心想:“以我的性格和能力,我做不到这一点。”于是决定回到世俗世界。当他思考自己今后应该做什么时,他想到母亲创立的珠宝生意。小时候看到母亲佩戴的珠宝时,觉得它们很漂亮,这种印象一直留在他的脑海里,于是觉得不如做这个。

于是加入了当时已经由姐姐继承的这家珠宝店,但在这个时候,对于宝石进行热处理的方式开始出现了。
1969年,泰国一位名为桑旺堪文宝石工匠发现,在1800°C高温里反复烧制,可以将外观灰白、内部浑浊的蓝宝石成功“换色”成颜色和净度都提升的方法,于是他花了三年时间,一举改变劣质蓝宝石的命运。
七十年代,原本一文不值的宝石一夜翻身,一克拉“身价”竟要上千美金。许多珠宝商因此暗中“淘金”,选择隐瞒他们所售卖的“天然蓝宝石”的真实身世。而今我们对于红宝石蓝宝石进行加热处理,是觉得可接受的,只是在售卖时明确;但在当时,对于有ARIKAWA KAZUMI有川一三先生来说:所谓的“真理世界之美”已偏离真理、不再纯粹。
“当时的珠宝设计,欠缺艺术性。”他认为出售这样的珠宝是对顾客的不负责任,决定利用寒假独自赴欧,去切身感受博物馆级的西方珠宝。

拉吉奥伯爵夫人的冠冕 约1909年©️ Albion Art
在珠宝博物馆里,ARIKAWA KAZUMI有川一三先生再次感受到了一开始他自己所形容的「珠宝本是地球生命,是与生命的共鸣」的深刻感受,而站在这些古董珠宝面前,这些都蕴含曾被历史长河淹没的故事的珠宝,让他感受到了与百年时光的共鸣。万物在倾刻间相互联系,所有的生命此刻头通过珠宝得以联结。
从巴黎的旺多姆广场到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从德国的绿穹珍宝馆道卡塔尔国家博物馆,有川一三先生鉴赏了众多高级珠宝以及历史珠宝。他在日记中写道:“虽然暂不清楚那是什么,但我似乎在其中发现从这里开始的新未来。”
回国后,他在姐姐的建议下访问了东京的一间古董珠宝收藏店。当看到一件爱德华时期的珠宝作品时,他被深深地感动了,“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就是它了’”。
但不同于很多珠宝商人,ARIKAWA KAZUMI有川一三先生曾长期在熏陶在佛教艺术中,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收藏佛像,最初他认为佛像比珠宝更尊贵。特别是在京都和奈良与佛像的相遇,让他大开眼界。
据杉山大辅先生对他的采访中,他说到:在兴福寺的北圆堂看到「無著.世親立像」(MU JYAKU・SESINRYUZOU)时,那种震撼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这座雕塑以彻底的现实主义风格表达了“慈悲”的概念,具有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都无法比拟的压倒性的现实感。

柳枝冠冕 Rene Lalique 约1903年©️ Albion Art
然而,某一天,他在奈良一家大型古董商家里发生了一件至今都难以忘记和惊讶的经历。据说当他打开随身带来的珠宝盒盖子时,墙边的佛像纷纷倒下。
ARIKAWA KAZUMI有川一三先生强烈地感觉到它们在鞠躬并说“我折服了”。那一刻,他突然觉得珠宝之美比佛像之美更胜一筹,也突然意识到,美不是一种类别,个体存在之美的品质才是艺术的本质。
通过这些经历,他开始思索:“究竟什么是珠宝? ”为什么佛像身上又佩戴有那么多的珠宝?
他曾遇见一位著名的智者,并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智者是这样回答的问:“佛有多种形式。一种是佛法(真理)的化身。另一种是从佛界(真理的世界)降临到这个世界来拯救众生的佛。
许多佛都佩戴珠宝,如冠冕与项链以及其他装身饰物,通过佩戴象征真理世界和净土之美(换言之,珠宝),他们表明“我们来自真理世界,是为了拯救你们而来的”。

五彩钻石喷泉©️ Albion Art
我想这些话应该放在珠宝上来说,是让我们认识和感受到珠宝的神圣性和精神性。在21世纪的今天,美就是人类生存的核心,而珠宝以其永恒的美提醒我们,要时刻对地球保持敬畏。
毕竟美好的事物总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对于有川一三先生来说:在宝石中,最打动他的是大约300年前开采并已经枯矿的印度戈尔康达钻石。钻石的纯净和清澈让他惊叹,他想知道世界上是否还有比这更纯净的东西。所以当他在德国德累斯顿美术馆的德累斯顿绿钻时,感受到这是人类无法创造的极致之美。

带有拿破仑一世肖像的浮雕胸针,Nicola Morelli,19 世纪初私人收藏 - 照片© Nils Herrmann
据说有人看到现在由这卡塔尔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拿破仑浮雕(曾是有川一三先生最重要的浮雕收藏)时还有男士流下了眼泪(这一枚也出现在了香港展览现场)。还有三个人因看到冠冕展示而震撼到晕倒。
虽然不知道这里面的夸张成本,但我一直都相信珠宝不仅仅是奢侈品,它能引发你强烈的感动情感。
感动既是艺术的成因,也是其结果。被美所感动会影响人的灵魂,带来质的变化。
而这一切的背后也许就是“真理”。被美所感动,也许就是与真理接触的契机。
这也是为什么有川一三先生作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会对神佛雕像上镶嵌的珠宝以及矿物晶体如何象征着自然界中神圣的几何形状和秩序着迷。这也把他引向了对珠宝和宝石蕴含的独特哲学中,比如浮雕就是其中一个类。

镶嵌着 14 世纪晚期《新诫命》浮雕,底座约1700年,现藏于卡塔尔博物馆© Nils Herrmann
远古时期,祭师将神的灵性“请”入珠宝中,尤为浮雕雕刻,这是在内部创造神的本质的表达。
— 有川一三
浮雕为有川一三先生与“禅”无形中链接了起来,佩戴浮雕便是佩戴神的灵性,“浮雕是我最爱收藏的珠宝类型”。
他曾经最重要的浮雕收藏,出自艺术家 Nicola Morelli莫雷利之手。这件事我们之前已经提过的Nicola Morelli创作的拿破仑半身像金边钻石玛瑙浮雕,莫雷利一生为波拿巴家族创作了许多浮雕肖像。拿破仑妹妹、那不勒斯王后卡罗琳曾赠予摩尔家族的浮雕珠宝,也是有川的收藏。
谈及玛瑙,有川一三先生曾以100,000美金买下一件有明显裂痕的玛瑙雕刻作品,在他心里,这些裂痕反而更增添了其美,美而无瑕。我想可能对于有川一三先生来说:这些裂痕不仅是时间的印记,更是故事的见证。每一道裂痕都仿佛在诉说着玛瑙的历史,它曾经历过风雨和岁月的洗礼。在他眼中,这些瑕疵并非缺陷,而是独特的个性,赋予了雕刻作品一种深邃的魅力。

公元前四世纪,赫拉克勒斯凹雕戒指,私人收藏©Tsuneharu Doi
他称,所有这些珍宝都展现了“浓缩之美”。
看到杉山大辅先生对他的采访中有一个问题我想很多人都会有兴趣,那就是:他是如何磨练自己的眼光,提升对欧洲珠宝的品味和知识的呢?他回答说,他纯粹凭直觉购买。“爱上一件东西很容易;我们不需要任何知识。我对一件作品背后的故事、它的起源、它象征的力量或它传达的地位都不感兴趣。对我来说,一切都在于它的美感和它能唤起情感的能力。”
但他建议大家在上手这些珠宝的时候不要戴手套,因为对他来说,这是获得过去四十年来一直指导他挑选珠宝的感觉的唯一方法。“如果你用手触摸重要的作品,而不仅仅是透过窗户 [看到它们],你不需要言语,只需要 [感觉] 你的心在颤抖。
我想可以理解为:为之心动的珠宝,对当下的任何人来说,都是最好的珠宝。

Kazumi Arikawa © 杉山大辅先生
以下也来自采访的翻译:
我一生中90%以上的时间都在不断地克服困难。我想我花了40多年的时间,一直在付款的压力下苦苦挣扎。但如果我想创造出在情感影响力上能与卢浮宫媲美的藏品,与尽可能多的人分享珠宝之美,我不得不接受超出我能力范围的挑战。
由于我赢得了世界各地经销商和收藏家的信任,我能够买到自己想要的珠宝,即使这意味着需要分长期付款。因此,我总是要面对付款的压力与挑战。然而,我觉得困难有助于保持头脑清醒,让我们不断成长。
克服困难的唯一方法就是迎难而上。如果你想做的事情是真诚的,我觉得所有因素都会汇聚到一起。当困难出现时,我也会退缩。软弱的心总是会出现,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当我一次次碰壁并重新振作时,总有一天会迎来一片光明,我也会发现自己站在一个从未想过的高度上。
在整个过程中,对我们帮助最大的是藏家客户和支持者们,他们的善意和支持以及大家给予我们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我只能向各位表示深深地感谢。

Kazumi Arikawa © 杉山大辅先生
近年来,全球掀起了一场重新评价珠宝作为“艺术”的运动。
目前,地球上的水正在被污染,空气正在被污染,绿色正在急剧消失,地球的美丽正在消失。如果地球的美丽消失,人类将灭亡。美不是一种附加值,而是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概念。
珠宝是地球和人类祈祷创造的自然美的一种形式。我认为珠宝再次在支持人类的精神和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从现在开始,以地球为中心的,作为共同生命体之一的人类,如何适应以及如何与其他生命体共同良好生存的价值观,将取代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并成为主流。

Georges Fouquet - 黄金、海蓝宝石、绿色碧玺和钻石胸针 - 1901 ©️Albion Art
我的理想是在珠宝领域中创造神圣的美与感动。我想创造一个即使1000年后也能打动人心的藏品系列,并尽可能提供人们体验最优品质品味珠宝的机会。也许我微小的价值就是能够继续坚持这个大志。
共同努力收集人类终极珠宝,就是打造一座珠宝的“卢浮宫”。
卢浮宫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建筑或学者,而在于收藏的作品,卢浮宫的精髓在于我们与这些作品接触时感受到的情感。人们可以参观这座博物馆,与馆内收藏的珠宝共度时光,离开时仿佛心灵得到了洗涤,灵魂得到了净化。我祈祷这座博物馆能够永远为全世界的人们带来深刻的情感,净化人类的灵魂,净化地球。

Kazumi Arikawa © 杉山大辅先生
40年前在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经历了一次“超凡时刻”,从此萌生了收藏此类珠宝的想法。从那时,有川一三先生第一次意识到珠宝可以作为一件艺术品而存在,如今,他的藏品涵盖了从古代到20世纪中叶不同时代和文化的500 件杰作。
人类活动最早的痕迹之一是150,000多年前在印度拉贾斯坦邦Singi Takata的一个洞穴中收集的成堆水晶。这是人类所说的美的第一个证据——比洞穴壁画要早得多。想象一下,作为一个史前人类,面对一个闪闪发光的物体,你是没有办法以任何方式打破或改变它;即使到了现在人们也难以抵挡它的魅力。

Boucheron by Loeuillard - 黄金和钻石蓟花胸针 - 19世纪末
“宝石 [包含] 宇宙、自然、地球的美丽,从远古时代开始,它们就不仅仅是作为装饰品而受到珍视。相信早期人类一定觉得这些闪闪发光以及坚不可摧的物品具有更高的、未知的、神秘的力量。即使而今依旧如此,看看现在的水晶市场。
美到失语应该是每一个人看到这些美丽的艺术珍宝都会有的感受,这是一场有川一三先生对美与极致的追求的精神之旅,看到TFJP(The French Jewelry Post)一篇文章里曾写道:
This Japanese dealer has done a remarkable job of researching and preserving French jewelry,” said a representative from the sector. “A job that unfortunately nobody in France is able to do today”.
简单翻译就是有川一三先生在研究和保存法国珠宝方面做得太出色了,即使是在法国也无人能及。站在现在回看40年前,若有一个人告诉你,他要建一座如罗浮宫般如此重量级的珠宝博物馆,你会相信吗?


其他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