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夏来了,春天悄然离去。
你是不是也感受到了那股从窗外吹进来的温暖风,带着一点点的湿气,轻轻抚过脸庞?
在某个午后,忽然被一阵杨花飘过的景象打动,心头泛起了无尽的思绪?
这些就是季节交替时的气息,宋代诗人们通过诗句细腻地捕捉了立夏的每一份美好与哀愁。
从他们的笔下,我们能看到的,不仅是夏天的炽热和苍翠,还有那一丝丝不舍与留恋。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20首经典宋诗,一起走进立夏,品味那份诗意的季节转换。

—【01】—
弦改南薰曲自调,萦回小篆水沉消。
叶舟自打窗前过,只有杨花度小桥。
——释居简《立夏》
南风轻拂(古代南风常与立夏时节相关联),弦音悄然转向夏的曲调,窗边一缕沉香袅袅散入暖阳。
小舟悠悠荡过水面,船桨划破倒影,杨花轻软,借风势跃过石桥,似在追逐一场未了的春日残梦。立夏的声响是慵懒的,琴弦自调,水波自流,连飞花也褪去春日的缠绵,多了几分随性。
杨花不似桃李争艳,却独爱此时独舞,仿佛季节更替的缝隙里,唯有它懂得以轻盈之姿告别过往。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有些离别或许就是这样,不需要太多言语,轻风一吹,就悄然过去。

—【02】—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陆游《立夏》
城门上赤旗高悬,似在为春神送行;
新泥未干,燕群争啄梁间,衔走最后一丝料峭。
槐柳成荫,绿意初浓,帘外暑气尚浅,斜阳未沉时,褪去厚重衣衫,单衣试新,触感如初夏晚风般温润。
立夏是万物争闹的序曲。燕巢喧嚷,花谢蜂稀,看似矛盾,却是季节暗换的注脚。
人亦如此,褪去春衫,未必是舍下过往,而是以一身轻简,迎接更炽热的光阴。
旧衣如旧事,叠入箱底,新衣上身时,连步履都多了几分从容。

—【03】—
从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
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杨万里《初夏即事十二解·其四》
日历蒙尘,懒问今夕何夕,却见石榴忽绽,一树红焰灼灼,原是立夏悄至。
百花辞谢,唯它独醒,年复一年守约而开,不为争春,只为应季。
石榴最懂时光的脾性。春去时它沉默,待夏风轻叩门扉,才以赤诚之色回应。
人生多少约定,湮没于琐碎尘埃,而它偏要做那“不早不晚”的倔强者。
花开一瞬,何须万人称颂?只需对得起时节,便无愧于天地。

—【04】—
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
蚕新教织绮,貂敝岂辞裘。
酷有烟波好,将图荷芰游。
田间读书处,新笋万竿抽。
——薛澄《立夏》
暖风渐稠,树影叠翠,蚕儿吐新丝,织就一匹匹夏日的锦缎;
旧貂衣虽敝,仍可裹身,恰如往事虽褪色,犹存余温。
荷塘烟波初起,田边新笋破土,书卷半掩于青丛,字句间忽添一缕竹香。
立夏是耕耘者的诗篇。
蚕织绮,笋成林,看似静默的生长,实则蓄满力量。
农人低头劳作,书生掩卷听风,各守其道,却共赴一场盛夏之约。
世间美好,未必在远方,有时只需抬眼,见新绿满畴,便知时节未负人。

—【05】—
路过偏岭暑风凉,草色连天七寸长。
无限牛羊无树木,青青六月地椒香。
——方回《立夏五首》
偏岭风凉,草色漫过天际,六月未至,地椒已携野香席卷荒原。
牛羊散落,天地空旷,无树遮荫,反更显苍穹浩荡。
立夏的荒野,是一曲未经雕饰的牧歌。
草木不求繁茂,地椒不争馥郁,却以最朴拙的姿态,将荒凉酿成清香。
人生逆旅中,何须处处繁华?若心无挂碍,即便独行于寂寥长路,亦能嚼出几分旷达滋味。

—【06】—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陆游《立夏前二日作》
清晨披衣出草堂,窗边已染几分凉意,春色将尽,只剩三两日光景。
欲借酒浇愁,却恨杯盏太浅,盛不下千百场醉意。
芳草随路远行,游丝却短,牵不住客愁悠长。
残红零落无踪,唯有年华如蜜,悄悄封存于蜂房。
立夏前的凉,是春最后的叹息。
醉眼朦胧间,看万物匆忙辞别,连落花也走得悄无声息。
人生憾事,恰似杯中未尽之酒,明知难续,却仍贪恋那一丝余温。
不如将心事托付给夏风,任它裹挟而去,只留一襟晚照,半卷闲愁。

—【07】—
朱辂初闻建赤旗,绿杨犹啭旧黄鹂。
和风骀荡无三月,炎气凭陵又一时。
飘去余香花衬屐,覆来浓荫叶成帷。
秋光只在前山里,不日凉襟却共披。
——白子仪《立夏后大热偶书》
赤旗初立,绿杨枝头黄鹂声未歇,暖风尚柔,转眼却换了炎光扑面。
残花余香沾履,浓荫如幕蔽日,遥望前山秋色隐隐,恍觉凉意可期,只是眼下还需与酷暑共处。
立夏的热,是季节陡然转身的锋芒。
花谢叶繁,光影交错间,人如置身炉火与清泉的夹缝。
莫怨暑气逼人,且学那山间秋色——虽未至,却早已在心中种下一片荫凉。
待热浪褪去,自有一袭清风,与你共披星辰。

—【08】—
落絮蒙蒙立夏天,楼前槐树影初圆。
傅闻紫殿深深处,别有薰风入舜弦。
——杨皇后《宫词》
柳絮纷飞如烟,立夏的宫苑里,楼前槐影初圆。
深殿重重,忽有南风穿廊而过,似舜帝琴弦轻拨,将一缕薰香送入朱门。
立夏的宫闱,是寂静中暗涌的生机。
槐荫无声舒展,风过时,连砖石也染上温柔。
帝王家的节气,不闻农桑喧嚷,却有琴音如诉,道尽四时流转的庄严。
寻常百姓看天吃饭,宫中之人,亦在檐角风铃声中,窥见光阴的刻度。

—【09】—
岁旦辞江国,炎天客瘴乡。
浴陂羣鸟白,含雾野梅黄。
恨别山随眼,消愁酒满觞。
残魂终易断,回首只茫茫。
——郭祥正《立夏》
离乡经年,偏逢立夏客居瘴疠之地。
陂塘群鸟浴水,羽白如雪;雾中野梅半黄,似含未言之苦。
远山如恨,入眼皆是别离;浊酒满杯,暂消眉间郁结。
回首往事,魂魄早已零落成尘,唯余天地苍茫。
立夏的愁,是异乡人喉头的一口涩酒。
见白鸟戏水,梅子半熟,却无一处景致属于自己。
炎天瘴气中,连思念也蒸得发烫。
可纵使残魂易断,仍愿举杯敬远方——故乡的山川,或许正披着同样的夏光。

—【10】—
过了荼醾与素馨,一春风雨欠追寻。
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
——王谌《绝句》
错过荼蘼与素馨的花期,一春风雨匆匆,未曾驻足细赏。
幸而立夏放晴,携杖漫步林间,看绿荫匝地,如补偿往日遗憾。
立夏的闲,是岁月悄然递来的一封和解书。
春日的错过,夏以浓荫相赠。不必追悔落花流水,只需倚杖而立,听风过叶隙,沙沙如私语。
原来时光从未辜负,它总在某个转角,为你留一片阴凉,等你不慌不忙地走进来。

—【11】—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赵友直《立夏》
四季更迭如急鼓,南风一夜捎来暑气。
田垄上,麦浪青翠,日头愈长,蒸得穗尖低垂;雨后园林,黄梅熟透,酸甜滋味坠满枝头。
春莺啼别,声声衔愁,蝶绕残花,徘徊难舍。
午睡初醒,倚南窗倦望,槐荫已悄然爬满亭台,绿意沉沉,压住了未及诉说的怅惘。
立夏是天地间的一记惊堂木。
麦熟梅黄,蝶愁莺老,看似热闹,却藏着春逝的仓皇。
人总在季节骤变时恍惚,昨日尚嫌春衫薄,今朝已惧暑气浓。
唯有槐荫不语,默默将时光织成一片清凉,供倦客暂歇。

—【12】—
堤边树子最无情,恰则春归第一程。
舞向南风浑不住,叶间羞损旧啼莺。
——项安世《立夏日南风大作·其一》
堤边老树最是无情,春刚离去,便急急换上夏装。
南风狂舞,新叶翻飞如浪,惊得叶间黄莺噤声,羞于再啼旧时曲调。
立夏的风,是季节更迭的号角。
草木褪去春日的矜持,肆意舒展筋骨。
人笑树无情,却不知草木亦在风中踉跄,新绿虽盛,终要替落红承担岁月的重量。
黄莺藏身叶底,或许并非羞怯,只是懂了:有些告别,沉默比啼鸣更郑重。

—【13】—
满城杨柳绿依依,背著春风自在飞。
却是杨花有才思,一时收拾伴春归。
——项安世《立夏日南风大作·其二》
满城杨柳绿意缠绵,背着春风自在飞扬。
杨花忽聚成团,似有灵性,趁南风未歇,匆匆收拾行囊,要与春天一道归去。
立夏的杨花,是最狡黠的送春人。
看似随风浪荡,实则心思缜密。
它知春不可留,便以漫天飞絮作信笺,写满未尽之言。
人立柳下,见白絮沾衣,忽觉自己也成了春的遗物;轻盈的、漂泊的,带着一点未朽的天真,跌入盛夏的炽热里。

—【14】—
百年春一年,四月月将圆。
客邸淹长日,归途逼暑天。
莺声时一啭,蚕事欲三眠。
节物还如旧,情怀自可怜。
——方回《四月十三日立夏》
百年光阴,春只占一季;四月将尽,月又将圆。
客居他乡,长日漫漫,归途却撞上暑气蒸腾。
偶尔闻莺啼,如碎玉落盘;蚕事渐忙,三眠将至。
万物循旧例生长,唯人独立窗前,自怜心事如孤蓬。
立夏的客愁,是冰与火的撕扯。
听莺声清越,想故园桑麻;见蚕眠茧厚,叹身似游丝。
异乡的月与故乡的月同圆,可照在归途上的光,总比别处烫人。
节气依旧,情怀难旧,夏愈深,愈觉自己成了岁月里的局外人。

—【15】—
熨得絺衣一番新,幅巾轻软最宜人。
花时气暖长愁夏,竹里风微又胜春。
——谢薖《立夏日作四绝·其三 》
细葛新衣熨帖上身,轻软幅巾最衬此时天光。
花开正暖,却愁夏日漫长;竹间风过,微凉胜春,竟叫人恍惚;
这究竟是夏的初章,还是春的余韵?
立夏的衣裳,是人与季节的暗语。
褪去厚重,换上轻衫,如同卸下往事千钧。
竹风拂面时,忽然懂得:暑气虽渐盛,但总有一隙清凉,藏在生活的褶皱里。
春与夏本无泾渭,就像愁与喜常交织;
衣衫渐薄时,心不妨仍留一寸温软,盛放未谢的花香。

—【16】—
立夏连朝剗地寒,看承芍药倩园官。
秋千拆罢无聊頼,轩槛周遭绿一般。
——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七四》
立夏已至,晨风却裹着残春的寒,芍药怯生生缩在园角,需人悉心呵暖。
秋千索已拆,空余木架伶仃,抬眼四顾,轩廊外绿意层层漫涨,分不清是夏的初妆,还是春的尾声。
立夏的冷,是季节交班时的疏漏。
芍药未盛,绿荫先成,像一场未排好的戏码;主角未登场,布景已抢尽风头。
人立园中,忽觉寂寞:秋千拆了,春的欢闹也散了,只剩满眼新绿,自顾自地生长,不管看客是否怅然。

—【17】—
百忧不到酒三行,万事尽休棋一枰。
梅子未黄先着雨,樱桃欲熟正防鶑。
忽惊夏向明朝立,便恐春从此地更。
数蝶飞来花寂寞,乱蛙鸣处水纵横。
——朱翌《立夏前一日登马氏山亭》
三杯淡酒暂解百忧,一局残棋搁下万事。
梅子青涩,雨已抢先染黄半边;樱桃将熟,却要提防莺鸟偷啄。
忽觉明朝便是立夏,惊得春意踉跄退场。
蝶倦花稀,蛙声聒噪,水塘边草叶乱颤,似在嘲笑人对季节更替的后知后觉。
立夏的脚步声,总在转身时响起。
梅雨未至,人已先醉;樱桃未红,鸟已垂涎。
棋局可暂停,酒盏可再斟,唯独光阴不肯等人;
它把春的残局匆匆扫尽,铺开盛夏的棋盘,等你执子落定。

—【18】—
炎官司印未十日,暑气駸駸着病翁。
卷地吹来忽惊散,今朝还遇楝花风。
——舒邦佐《立夏后热甚既而楝花风作极寒》
暑神掌印不过十日,已让老翁病骨难捱。
热浪翻滚如沸,忽一阵楝花风过,竟把炎气撕得粉碎。
前日汗透葛衣,今朝寒侵薄衾,立夏的脾气,比孩童的脸更善变。
立夏的戏法,是冰与火的猝然交替。
昨日嫌蝉鸣太吵,今日抱臂怨风太凉。
楝花风像个顽劣画师,一笔泼红染绿,一笔又抹上霜色。
人在其中,只好苦笑:原以为熬过春寒便得安稳,谁知夏日的开场,竟是一出荒诞剧。

—【19】—
山空草木长,明日欲立夏。
俄顷一蝉鸣,节物便相亚。
平心閲四时,益觉运而化。
残杯了清昼,新香度深夜。
风雨阴阳间,悠悠嬾悲咤。
——韩淲《初九日》
空山寂寂,草木疯长,蝉鸣忽起,才知明日立夏。
静观四季轮转,愈觉天地如磨盘;
春碾成尘,夏轧作浆,万物皆在循环中悄然蜕变。
清昼饮尽残茶,夜半新香透窗,风雨阴晴皆如常,何必为流年空叹?
立夏的禅意,藏在蝉蜕与晨露之间。
草木不争先后,蝉鸣不问吉凶,唯有人对月举杯,既贪恋春花的余韵,又畏惧夏阳的炽烈。
不如学那山间老树:任它节令更迭,我自饮风餐露,懒理悲欢。

—【20】—
茅庵西畔小池东,乌鹊藏身柳影中。
沙岸山坡无野店,不知此处有清风。
——李光《立夏日纳凉》
茅屋西侧,小池东畔,乌鹊敛翅隐入柳影。
沙岸蜿蜒,山径荒芜,寻不见半间茶棚酒肆,却在此处撞见一缕清风,不邀自来,沁透衣衫。
立夏的凉,是造物主埋下的彩蛋。
无需华亭竹簟,不必冰盏玉壶,只需一隅柳荫,半亩方塘,便能让暑气溃散。
最珍贵的清风,总在无意间得遇;
正如人间至味,多是山野粗茶,而非金樽琼酿。

【免责声明】插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