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除三害》怎么做到爽翻观众的天灵盖?

Mofeell莫非家居 2024-03-15 17:02:46

已经很久,没看到台影在内陆大放异彩了。

3月1日上映的《周处除三害》,毫无疑问是票房黑马,连续十天夺下日冠,目前累计票房已超4亿,在豆瓣有超过63万观众打分,目前拿到了8.1的高分。

很多人看完电影直呼“爽”,特别是陈桂林在礼堂大射杀的镜头,被部分观众称赞为“可以载入史册”。血洗让无数人家破人亡的邪教组织,解决恶贯满盈的通缉犯,通过大屏幕将人们脑中想做却只能想想的画面,艺术而直观地呈现出来,确实有让观众爽翻天灵盖的体会。

很多网友创意玩梗,将“为民除害”的内核联系到更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出现了如《周处除三害·抖音外放版》等短视频,就连影片的插曲《新造的人》也小火一把,成为精神PUA的代名词。

《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并不复杂,可以简单概括为第三名恶人干掉前两名大恶人,如此便可被人铭记,成为响当当的“人物”。

这种颇为黑色幽默的设定,是影片的底色。可恶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善念”呢?

导演兼编剧黄精甫非常聪明地安排了一个巧合:让陈桂林的误以为自己只剩下三个月的寿命,故事起源于黑道医生张贵卿用一个谎言,结尾也通过解开谎言给观众带来巨大的震撼。

  

初看影片,我们会对里面的暴力镜头印象深刻。开篇陈桂林只身前往黑帮葬礼射杀老大,接着长达十几分钟的警鼠追逐戏,拳拳到肉的打斗,让观众看到了诚意十足的“大场面”。

后面找前二的通缉犯,几个画面就彰显出恶人的凶残。比如用刀片抵着陈桂林的眉眼,用玻璃瓶疯狂砸小弟的脑袋。

而在尊者这一篇章,故事画面和叙事节奏明显来了个急转弯。干净明亮的着装,无比虔诚的信徒,让人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

殊不知,这其实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当观众跟随陈桂林的眼,解开邪教伪善的面目,我们才恍然大悟一切都是套路。

他们是一个紧密合作的犯案团伙,利用药物来制造病入膏肓的假象,再利用普通人对健康的渴望,坑骗来人的钱财。

最令人绝望的是,这群人不仅骗人,甚至连自己都深陷其中。当陈桂林解决尊者后离开,他们毫无悔改,竟然像过去一样,开始唱起洗脑神曲《新造的人》。陈桂林这才意识到,即使没有罪归祸首的首脑,没有自我意识的傀儡,依然可以继续首脑的意志,邪教力量根深蒂固,必须连根拔起。

此时的枪响,不是虐杀,反而是救赎,救赎没有自我的灵魂,也拯救未来可能被坑的人。

影片末尾,以暴制暴的陈桂林被执行枪决。有部分观众觉得不尽如人意,他明明亲手除了两害,可结局却还是死刑。

其实,这个结局十分合理,且很有必要。以暴制暴的做法虽然解气,但道德与法律永远都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这种情节设定既能表明陈桂林该对过去的罪孽赎罪,也对世人有警醒与教育意义。

换个角度,与其说《周处除三害》是一部动作犯罪片,不如说是一则新时代寓言,它以暴力美学的方式剖析人性。揭示人被困于贪嗔痴三念,就可能变成恶魔的真理,但与此同时,人有改变自己的能力,而且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当你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并一步步走向它,那么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生活就会凸显它应有的意义。

萨特指出,一个人可以是懦夫,也可以是英雄,他能成为谁全在于他自己。换言之,人不是一个已经完成体,而是永远处于正在生成的过程中,人可以自由改变意志与行动,同时,也必须勇敢承担所言所行的后果。

暴力美学+生存之义的配方,让《周处除三害》变得回味悠长。我们需要这样的电影,让自己在吃完爆米花之后,大脑也能体会精神粮食的香甜。然后,美美躺在沙发上,思考自己可以前进的方向。

锐图,一个新锐的全屋定制家居品牌。懂生活,也懂你,我们致力于让家变成一个有思考痕迹、值得探索,并予人无限温暖的地方。

0 阅读:46

Mofeell莫非家居

简介:构建适意生活,从单品家居、布置陈设,全屋软装一站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