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又上央视!打卡青山村,体验非遗魅力,邂逅春的鲜活!

食尚七天 2024-02-26 13:49:59

淅淅沥沥的雨滴

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春的信号是什么?

“雨水”便是最好的回答

2月19日12时13分

太阳将抵达黄经330度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

搭乘着春天的第一班列车来到了

和“雨水”一起到来的

还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王冰冰!

《国之大雅·二十四节气》雨水篇在余杭录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绸伞”登上央视

一起来看看吧~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原视频)

西湖绸伞,全称“西湖竹骨绸伞”,始创于1932年,是浙江杭州地区特有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

以竹为骨,以绸作面,典雅精致的西湖绸伞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称。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撑开一把伞,收拢一节竹”的设计,从一节竹变成一把伞,又从一把伞收为一节竹,这是一节竹的循环,更是一把伞的升华。

西湖绸伞源起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从事丝织行业的都锦生从日本带回一把绢伞,并从中获取灵感,想要制作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灵魂的伞,他找到了蔡家然、严端、竹振斐等人作为研发技术骨干。经过多次尝试,他们创制出了极具江南风格的西湖绸伞,一经推出,立刻风靡江浙并在七十年代大量销往国外。

2008年,西湖绸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六十余岁的宋志明便是这项技艺的传承人。

宋志明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1977年拜西湖绸伞的创始人之一竹振斐为师,开始学做绸伞。

2022年,他来到黄湖镇青山村,设立了“西湖绸伞工作室”,推动“青山有伞”计划开展,将扎染、剪纸等传统工艺应用在伞面制作上;与美院学生合作,在绸伞上加入现代元素;去中小学讲课,与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合作开设社团课;拥抱新媒体平台,创建新媒体账号;开设西湖绸伞体验课……不断丰富西湖绸伞可能性和生命力。

2023年9月16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亚运村正式开村,西湖绸伞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宋志明也受邀带各类精品绸伞来到了亚运村,其中还有一把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直径达2.6米的西湖绸伞,令人惊叹不已。

此次《国之大雅·二十四节气》雨水篇,便是在“宋志明西湖绸伞工作室”所在的黄湖镇青山村录制,一起跟随冰冰的脚步,去青山村逛逛吧!

青山村位于黄湖镇东北部,浙江省3A级景区村,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境内多名胜古迹,森林覆盖率达79.9%。2019年,青山村被定为“未来乡村实验区”,开始了更多面向未来的探索。

小红书@喵薄荷

传统手工艺与文创周边、自然保护与环境教育、生态旅游与休闲度假,青山村兼容并包,还有美丽的青山自然学校和融设计图书馆藏身于此。

青山访客中心是青山村最重要的一个公共建筑,与周围的山野与田地融为一体,近看显眼,远看则微微隐于山水之间,环境雅致,室内还可提供产品展示、图书阅读等服务。

小红书@喵薄荷

青山自然学校的前身,是黄湖镇青山村东坞小学。经过改造,这里不但成为黄湖美丽的生态村落中又一个新“风景地标建筑”。跟随青山自然学校,可以一起走进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融设计图书馆是国内首家传统材料图书馆,收藏全国各地、各民族传统材料上千件并持续开展生态环保材料及传统手工艺的主题研究。图书馆内部还展出了首饰、工艺品、家具桌椅等各类设计产品。

融设计图书馆的第一个专题研究分馆「融·编织馆」同样坐落于青山村,这是一个编织主题材料研究博物馆。里面展出了与编织相关的传统手工艺和材料研究成果。

来龙坞水库走走,这里的田园风光和山间清新的空气,是你假期外出放风透气的不二之选。

茅草园餐厅地处青山村核心地段,毗邻生态绿地和青山崝步道等景点。茅草园也是百县千碗体验店,会制作百县千碗的各类菜品,如四岭水库鱼头、毛笋干烧肉等,也有当地特色招牌菜,如杂鱼螺蛳、红豆卷等。(📞电话:13968072267)

小红书@杭州张大黑

🛴推荐路线:青山访客中心→融设计图书馆和编织馆→青山足球场→青山自然学校→生态大草坪→龙坞水库

///

雨水至,草木生

春天的脚步正悄然来到

一起去感受草木染的魅力

探索“撑开一把伞,收拢一节竹”的奥秘

触摸青山村的春天吧!

别忘了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原视频哦

本文由余杭文旅整理编辑

素材来源:央视频、烟火黄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