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里尼奥和瓜迪奥拉的梁子,究竟是怎样结下的?

聚译厅 2025-04-27 03:34:51

“在丑陋中发现美是诗人的职责。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美丽的失败。”

这两句颇有托马斯·哈代风格的话,很好地阐释了何塞·穆里尼奥执教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胜利。

2009-10赛季欧冠半决赛第二回合,穆里尼奥带领国际米兰在诺坎普依靠经典的“防守不反击”战术,以0:1败给了巴塞罗那。然而,这是一场穆里尼奥想要的失败,这场失败,使得国际米兰以两回合总比分3:2淘汰巴萨,挺进决赛。最终穆里尼奥率领国际米兰在决赛中击败拜仁慕尼黑,个人第二次成为欧冠冠军球队的主教练。

BBC体育频道最近推出了一部纪录片《如何赢得冠军联赛:何塞·穆里尼奥》,详细记录了穆里尼奥的成功之路。

穆里尼奥的第二个欧冠冠军,很大程度上归结为2008年夏天的一个选择——做出选择的是巴塞罗那,当时他们刚刚解雇了率队夺得2006年欧冠冠军的里杰卡尔德,正在寻找新的主教练。

选项有两个:穆里尼奥和瓜迪奥拉。

上世纪90年代末,两人曾在巴萨密切合作,穆里尼奥曾先后辅佐过博比·罗布森和路易斯·范加尔,瓜迪奥拉则是巴萨队长。

从资历上说,穆里尼奥更有优势,他在2004年率领波尔图取得欧冠冠军,随即跳槽切尔西,又率队夺得队史第一个英超冠军,并在第二年成功卫冕。而彼时的瓜迪奥拉,仅仅在巴萨预备队主帅的位置上干了一年。

可惜巴萨并不看重教练过往的成绩,他们需要一个能够传承巴萨传控打法的教练,于是选择了提拔瓜迪奥拉。

巴萨的决定令穆里尼奥极为不满,瓜迪奥拉在接手巴萨第一个赛季就创下“六冠王”伟业的成就更是深深刺激了他。感到自尊心受辱的穆里尼奥下决心不仅要在成绩上盖过巴萨,还要在战术上把巴萨的tiki-taka扫进历史的故纸堆。于是他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足球哲学,也就是把胜利置于一切之上的实用主义理念。

傲慢与偏见

穆里尼奥实用主义的巅峰,甚至可以说是他整个执教生涯的巅峰,出现在2010年。在那个赛季的欧冠半决赛中,国际米兰首回合主场3∶1击败卫冕冠军巴塞罗那。第二回合,他们带着巨大的优势来到诺坎普,来挑战瓜迪奥拉和他的tiki-taka。

巴萨球迷相信自己的球队可以在主场翻盘。“赛前气氛非常紧张,”国米队长萨内蒂回忆道,“我们上场的时候看到一面巨大的横幅,上面用加泰罗尼亚语写着‘卷土重来’。”

国米球员蒂亚戈·莫塔在第28分钟吃到红牌,这进一步坚定了穆里尼奥防守至上的决心。这场比赛剩下的60多分钟是穆里尼奥对tiki-taka的反抗和嘲讽,他甚至认为这一个小时定义了他自己以及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穆里尼奥在谈到诺坎普的那个夜晚时说:“如果要我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挑出最激动人心的比赛,我必须选择那一场。”

“我们前往巴塞罗那,我们知道诺坎普的氛围和对方的实力。在诺坎普和10名球员一起对抗巴塞罗那的感觉简直是史诗级的。你需要英雄,你需要让每个人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我认为我组织团队的方式非常出色。我们用尽一切力量、全心全意地进行防守。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美丽的失败。”

“我们付出了一切,我们0∶1输了,但我们进入了决赛。”

国际米兰最终赢得了冠军,决赛中,穆里尼奥再次赢得了一场“由朋友转为敌人”的对决,因为决赛的的对手是拜仁慕尼黑,他们的主教练正是前巴萨主帅范加尔。

对于这位葡萄牙人来说,这是他第二次赢得欧冠冠军,也是第二次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取得最终的胜利,他的人事管理技巧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波尔图在2004年的胜利也被看做一个“屌丝逆袭”的奇迹,他们是本世纪唯一一个非五大联赛欧冠冠军,他们的胜利同样体现了穆里尼奥的人员管理能力是如何优秀。

本尼·麦卡锡打入四球,帮助波尔图晋级决赛。他这样评价穆里尼奥:“他充满激情,充满关怀,是一位战术大师。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人。”

“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位几乎了解每一位球员一切的主教练——包括他们的背景和出身。”

“你有多少家人?你的父母还健在吗?他全都知道。”

“他想了解我的成长经历、我的奋斗历程、我的起起落落。我觉得这真是太感动了。”

“遇到穆里尼奥,我才知道足球界有人会这么做。在那之前,我在好几位教练手下干过,但他们连我的名字都说不上来。穆里尼奥则完全相反。”

“我当时想:‘哇,我愿意为这样的教练卖命。’

穆里尼奥同意他的看法:“这个经验伴随了我整个的教练生涯。当我参加欧洲比赛时,我总是感觉自己能赢。”

“如果你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球队,一支拥有先进战术理念、强大韧性和稳定心态的球队,你就能够应对困难时刻,尤其是在淘汰赛中。你总是有机会的。”

“欧冠冠军是由团队组成的。球队中总会有一些球员能在某个时刻改变局势,但只有团队才能让球队走到最后,而且是非常完整的团队。”

理智与情感

当然,穆里尼奥的人员管理风格并不总是有效——他在曼联和托特纳姆热刺执教期间,与保罗·博格巴和德勒·阿里等知名球员发生过激烈的争吵。

但是,正如萨内蒂所证实的那样,在2010年欧冠联赛期间,穆里尼奥是一位出色的教练和团队文化的创造者。

时间再往前倒回6年,波尔图是是一支在技战术上带有南美风味的球队,但在球队文化上和6年后的国际米兰有异曲同工之妙。

“穆里尼奥创建了一个家庭,”萨内蒂说,“我们每周都会聚在一起吃阿根廷烤肉,穆里尼奥也很喜欢这样的活动。”

“这是一个团结的时刻——一个‘家庭时刻’。”

“我曾经说过,为了穆里尼奥,我愿意赴汤蹈火。我们的关系不仅仅是教练和球员,或者教练和队长的关系,我们有更深厚的友谊。这是一种非常牢固的人际关系,而且永远如此。”

“那两年对我们和对他来说都意义非凡……并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让我们相信自己能够创造历史,我们做到了。”

然而,被萨内蒂“永远铭记在心中”的情感很快就遭到了穆里尼奥实用主义的无情“暴击”。

在两次夺得欧冠冠军后,这位葡萄牙主教练都在几周内就换了一份新工作,第一次是跳槽切尔西,2010年,他加盟了皇家马德里。

再一次,现实利益成为了葡萄牙人职业生涯的主旋律,这与哈代的现实主义风格相得益彰——完成任务,然后在你到达巅峰的时候去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纪录片《如何赢得冠军联赛:何塞·穆里尼奥》曝光了2010年欧冠决赛后的档案画面,展示了穆里尼奥的另一面。

巧合的事,那场决赛正是在皇马的主场伯纳乌举行。画面中,这位葡萄牙主帅被车队带离球场,经过一辆几分钟前他匆匆离开的球队大巴,几乎一句话也没说。他马上就要离开了,伯纳乌即将成为他的新战场。

然而,当看到手下核心大将之一马尔科·马特拉齐时,他却无法冷漠地离开。穆里尼奥下了车,两人温柔地拥抱在一起,泪流满面。随后,穆里尼奥回到车上,背弃了国米。

他下一次公开露面是在9天后,当时他被宣布为皇马新任主教练。

从表面上看,这种转换门庭的速度表明国际米兰只是穆里尼奥寻求“成功”的跳板,他从来没想过在梅阿查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15年后,穆里尼奥流着泪叙述了一个不同的、更感人的故事。

“我逃跑了——我走到大巴前说再见,甚至都没和他们握手。”穆里尼奥说。

“我想逃离。我想,如果我坐上大巴,和他们一起回米兰;如果我走进挤座无虚席的梅阿查球场;如果我走进人满为患的米兰大教堂;我就没有勇气去皇马了。”

“我觉得这种情绪会阻止我前往,但我想走。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我必须逃离。”

“马尔科当时在那里。如果不是马尔科,而是德扬·斯坦科维奇、迭戈·米利托或者朱里奥·塞萨尔,故事还会是同样的样子。”

从很多方面来说,那一刻的双重性定义了穆里尼奥,以及他如何赢得两次欧冠冠军的“秘密”。

在球场外与球员建立起一种极其忠诚的关系,确保球队在球场上无论是冲破重围还是背水一战,都能发挥出全部的能量。

15年后,穆里尼奥或许已经稍微成熟了一些。他的人员管理能力和明星气质或许减弱了,但他职业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欧冠胜利所带来的自尊、自信和自豪感依然一如既往地强烈。

正如穆里尼奥指出的那样,他在波尔图和国际米兰取得的胜利无人能够复制。

“我为什么现在在这里和你说话?”他说,“并不是因为我现在是费内巴切主教练,也不是因为我和切尔西一起赢得了英超联赛冠军,而是因为我是欧冠冠军,两次。这就是原因。”

穆里尼奥认为其他球队在他夺得欧冠冠军后立刻对他展开挖角行动并没有什么不对,他自己的选择也没有什么不对。

“我赢得这个赛季,你赢得下个赛季。三年后,又会迎来下一个赛季,到时候人们甚至都搞不清楚你是在哪个赛季赢得的欧冠冠军。”

“如果你去皇马、巴塞罗那、曼联这些大球队,人们就会有这样的感受。但是你去波尔图或者米兰,每个人都记得你夺取欧冠冠军的时刻。”

“2004年欧冠冠军,2010年欧冠冠军。”

“教练是谁?穆里尼奥。”

1 阅读:215
评论列表
  • wang 2
    2025-04-27 17:16

    一个不屑对比;另一个对别人的成功总是无比嫉妒恨,龟鸟和鸟粪龟孙子们天性就是靠着厚颜无耻活跃在足坛骗取违约金而已

  • 2025-04-27 15:30

    还是哪么年轻[点赞][点赞]

  • 2025-04-27 11:13

    抱怨的祥林嫂,自己不从裁判那里沾光,就觉得自己吃亏了

聚译厅

简介:大千世界,译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