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的戏剧人生

太阳之上有月亮 2024-05-12 11:34:44

1956年,溥仪在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一位同犯问他宫里有多少宦人,溥仪支吾半天就是不说,真实原因令所有人大感意外。

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相继病逝,因光绪没有儿子,2岁的溥仪被架上历史舞台,“第一次”成为皇帝。不过,这样的好日子并未持续太久。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廷内外一片慌乱。袁世凯一面胁迫清廷让溥仪退位,一面提出优待条件作为诱饵,终于在1912年,隆裕太后同意颁布《退位诏书》,6岁的溥仪就这样退位了。

1917年7月1日,张勋发动兵变,清朝复辟,12岁的溥仪再次坐上龙椅,“第二次”成为皇帝。但短短12天后,清廷不敌段祺瑞的军队,溥仪的父亲替儿子拟好退位诏书,溥仪在嚎啕大哭中再次退位。

也许是因为从未真正拥有过权力,所以溥仪才对“皇位”异常执着。1932年,溥仪在日本扶植下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他以为这是一次命运的翻身,却不知等待他的是无底深渊。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溥仪在逃往日本途中被苏联红军逮捕,被关在苏联监狱5年。

1950年,溥仪与其他伪满洲国263名“战犯”由苏联移交回中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约十年的思想与劳动改造。

有一次,一位同犯问溥仪宫里有多少太 监,溥仪说:“那可多了,被我遣散以后还不少,以前更多。”那人问:“能有多少?”溥仪答:“太妃各宫都有,重华宫有,长寿宫有……”

“就说你那里有多少吧。”

“我那儿光御前小太 监就有好些。”

“有多少呢?”

“有两拨儿,东夹道一拨,西夹道一拨。”

“什么叫小太 监呢?年岁有多大?”

“年岁比较小些。”

那人听的不耐烦了,说:“你怎么老不说数字呢?难道你小时候就没学过计数吗?”溥仪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就没学过嘛!”

原来,溥仪从没学过加减乘除,更不知声光化电,从没有人教过他这些知识。在西方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展开时,他的世界被一堵厚厚的围墙隔绝,什么华盛顿、拿破仑,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看见苹果落地,他全不知道。

后来管理所所长发现了这个问题,指定溥仪的弟弟溥杰教他算术。五十岁的人开始学算术,那份艰难就不用说了,但对溥仪来说,这也算是一种幸福。

作为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充满跌宕起伏。很多人认为他十恶不赦,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也是一个可怜之人。

生在皇室,而且是末代皇室,他的命运本就由不得自己。很多时候,即便溥仪有心做些什么、改变些什么,以他当时所处的位置和环境,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有些人,或许天生就不适合做领导者,比如李煜,比如溥仪。如果生在普通人家,他们是否会有另一番人生?是否会过得更自在一些呢?

0 阅读:26

太阳之上有月亮

简介:看书、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