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期,继续来讲德系大马克斯自行反坦克炮。
防护方面,该车长约8.44米,宽约3.27米,高约2.95米;车体正面装甲为50毫米,倾斜12度左右,侧面装甲以及20毫米,战斗室正面装甲更是只有30毫米。这样的装甲厚度在面对敌方反坦克火力时,防护力十分有限,难以抵御同级别甚至稍低级别的反坦克炮攻击。且其采用开放式战斗室设计,虽然为乘员提供了较好的视野和操作空间,但也使得乘员暴露在外,更容易受到敌方火力的直接伤害,生存性较差。
机动方面,该车搭载迈巴赫HL 116发动机或180马力迈巴赫HL 66P型引擎,功率相对较低,难以长时间高速机动,限制了其作战灵活性。且它的最大行驶速度一般为25到27公里每小时,越野时速更慢,在战场上的快速转移能力不足。更者,其功重比约11马力每吨左右,导致车辆的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欠佳。其悬挂系统虽经过一定改进,但在复杂地形行驶时仍难以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影响了车辆的机动性和射击精度。
军备方面,它装备了一门105毫米K18火炮。火炮的高低射角为10度到-15度,左右各8度;装填时间在9秒左右,可发射多种炮弹,初速达到830米每秒,有效射程达到2000米左右;且火炮精度较高,在2000米外也能击穿30度倾角、111毫米的均质装甲。这样的穿甲能力在当时是相当可观的,能够有效摧毁包括苏联KV-1、T-34等在内的重型装甲目标。不过,由于其没有安装旋转炮塔,火炮仅能在有限的前方射界内调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火力的覆盖范围。同时,被弹量少(26发分装式弹药),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持续作战能力,如果不能有效命中目标,可能会较快地面临弹药不足的情况。
总的来说,该车有强大的火力,火炮俯角较大,其威力都足以对敌方坦克和坚固工事构成严重威胁,在远距离也有一定效果;而在复杂地形作战时,能够更好地利用地形优势,增强了其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果。然而,其防护薄弱、机动越野性差、装填较慢、被弹量有限,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受到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