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表示不会用降价的方式来换取销量,和小米不是同赛道对手!

我来自街头 2025-04-30 08:24:10

虽然保时捷过去一年半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但是原厂的高层在访问中表示作为顶级豪华品牌,保时捷不会做出“降价”的决定,另外保时捷也表示虽然消费者会拿小米来和旗下的车款进行对比,但是实际上它们和小米并不是同一赛道的对手。

保时捷2024年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滑了28%,仅售出79,283辆;进入2025年首季,销量更是暴跌42%至9471辆。这并非因为911突然失宠,而是保时捷在电动化赛道上,难以抵挡小米等国产势力的冲击。

问题的关键在于:小米等新兴车企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推出比Taycan或Macan功率更大的电动车型。例如,小米SU7 Ultra输出高达1548马力,售价人民币52.99万;而基础版402马力的Taycan起售价91.8万。

面对如此强劲的价格与性能对比,保时捷明白单纯降价已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也不打算靠降价换市场份额。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保时捷CEO Oliver Blume坦承保时捷在华电动车销量相对偏低。眼下即将推出的新款Cayenne EV,以及在此之后登场的电动718接班车型,都不会以“廉价”作为卖点,依旧会保持与保时捷品牌定位相符的价格水平。

此外,Blume并不将小米SU7 Ultra视为直接竞争对手,他强调其虽为平价电动车,却无法与保时捷在“驾驶体验”上相提并论。与宝马、梅赛德斯、奥迪乃至捷豹相比,保时捷更倾向于坚持自身全球化战略,未为中国市场推出加长版轿车或专属定制车型。相反,其他豪华品牌纷纷在华投放长轴距版、推出纯电子品牌(如奥迪的全新电动子品牌AUDI),以及将大众的捷达打造成独立品牌,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保时捷选择守住价格底线,坚持「不以牺牲价格换取销量」,既是对自身品牌价值的维护,也是在电动化浪潮中做出的战略取舍。未来两三年内,保时捷在中国的电动车命运如何,值得业界持续关注。

0 阅读:42

我来自街头

简介:分享国内外汽车资讯、行情,汽车科技新闻,汽车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