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爱心人士看望慰问右臂离断3岁幼童

豫健生活 2024-05-23 08:45:57

一场事故,我们见证了生命的脆弱,也见证了爱心的伟大,在阴霾笼罩的时刻,正是这些暖心的救助行为,让旭旭一家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同时,我们也相信会有更多援助之手参与到旭旭的救助中来……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李佳   通讯员  苗鸿炜

3岁幼童右臂完全离断

2024年5月14日,商丘永城市的旭旭(化名)和往常一样在附近玩耍,爸爸忙着干活,他就自己找乐子玩,麦子、玉米、粮食袋子都是他的玩具,但是,谁也想不到一场惨烈事故即将发生。

网络配图旭旭今年3岁正是好动的年纪,看到粮食在传送带上运来运去,感到很好奇,他伸出了手慢慢摸向了传送带,不料想正好右手卡在了缝隙里,随着一声惨叫,“啊……”,旭旭爸爸转身看到不可思议的一幕,旭旭倒在血泊里,右胳膊空荡荡的,被拉断的右臂孤零零的在传送带上,孩子发出痛苦的呻吟,众人把旭旭送往当地医院。

这一刻,天塌了……

郑州仁济医院再植成活

旭旭的断臂

当你看到这个断臂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如果这是一个年仅3岁幼童的断臂,你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感受呢?

14日,12点,一辆救护车停在了郑州仁济医院急诊科,旭旭爸爸抱着孩子冲向了医生,着急的喊到,“快点救救我的孩子,快点,求求你们了……”这时距离孩子胳膊离断已经过去了6个小时,孩子已经到了失血性休克的边缘。

郑州仁济医院创伤骨科、显微外科、儿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位专家紧急联合会诊,不能在耽误了,因为肢体再植的黄金时间是8个小时内,时间拖得越久对再植手术越不利。

历时5个小时,4名医生上阵,首先对旭旭的右臂彻底清创,残端血管、神经、肌腱逐一剖析清楚、标记,在高倍显微镜下将血管、神经、肌腱逐一精准吻合修复,因为孩子年龄小,血管相对成人更细,增加了手术难度,所幸在各位专家高超的显微外科技术加持下,旭旭断臂再植成活,通血良好,转入ICU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精细化护理,直至接上的血管、神经等安全度过危险期。

家中4名孩子全靠父亲打零工

旭旭家中有6口人,妈妈婚后患有精神障碍,不能自理,旭旭有哥哥姐姐3个,最大的10多岁,都在上学,父亲每天都去找零工做,养活一家人。

“本来我想着过完这几个月,下半年就送旭旭上幼儿园,我也能去远点打工多挣点钱,谁想到……”面对着各家媒体的采访,旭旭爸爸说着又哽咽了。

“现在郑州仁济医院给孩子把胳膊接上了,但是我把家中存款都找了个遍,只有几千块钱,手术费、康复费还需要很多,我不知道怎么办了”,旭旭爸爸又接着说到,“医院知道我家的难处后,从生活饮食多方面给予照顾,并积极帮我们联系爱心人士,我感谢医术高超、大爱无疆的郑州仁济医院,救了我儿子的命,我这辈子难报答他们。”

痛心的事故已经发生了,旭旭仍然需要在ICU严密观察,后续的治疗以及康复费用也压在旭旭爸爸的头上,会有希望的光出现吗?

━━━━━

爱心如同及时雨

在河南省多家媒体报道下,许多人知道了旭旭的故事,郑州仁济医院副院长李慧霞积极联系爱心组织,河南省红十字张菊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张菊、贵州省加一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徐佳怡以及10余位爱心志愿者闻讯第一时间从外地赶到医院,专程看望旭旭。

张菊,中国红十字总会优秀红十字志愿者、2019年“河南好人”荣誉称号,二十多年来张菊的足迹遍布河南、四川、贵州、西藏、云南等地的偏远地区,她尤其关注困境儿童和孤寡老人,帮助过的孩子有上千名,她被亲切地称为“菊妈”。

“在了解旭旭的情况后,我当即就决定一定要尽全力帮助这个孩子,志愿队的队员们也都第一时间响应”,河南省红十字张菊志愿者服务队张菊队长说到,“在和旭旭爸爸交谈后,我们感觉这次帮助是非常有意义的,孩子太苦了,只有把专业的医疗技术和社会爱心人士连一起才能帮助这个孩子度过难关。”

贵州省加一志愿服务联合会徐佳怡会长说到,“我们对旭旭的遭遇深感同情,同时我们也了解到郑州仁济医院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医院,在几十年里帮助了很多像旭旭一样的患者,我们对郑州仁济医院也表示无比的敬佩,下一步我们也将按照流程尽力资助旭旭的哥哥姐姐们完成学业直至成年!”

爱心志愿者们现场为旭旭捐助了2万5千元善款,其中2万3千元用于医疗救治,2000元作为生活开支,同时,送上了牛奶、水果等营养品,张菊队长、徐佳怡会长表示后续会持续关注旭旭的情况,尽最大能力帮助孩子。

爱心如涓涓细流汇聚到这个3岁孩子的身上,在此,我们真心的向河南省红十字张菊志愿者服务队、贵州省加一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志愿者们说一声,谢谢你们!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我们一起:

伸出爱心之手,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共度人生第一个艰难时刻

您的一次善举,改变的就是这个孩子的一生!

爱心热线:0371-5563 0033

0 阅读:0

豫健生活

简介:传播健康知识,遇见精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