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花掉116万,ICU到底是治病救人,还是“捞钱工具”?看看解释

李可乐知识分享 2024-05-15 01:30:15

您家里人有住过院吗?

住院的费用已经很贵了,可是您知道吗,ICU是整个医院住院费用更高的科室,相信不少网友也听说过,在ICU住了10天花掉了116万的事情,平均每天都要花掉10万块钱。

那么为什么ICU会这么贵呢?背后的原因是怎样的,今天带大家来稍微了解一下,建议大家多看看。

一、ICU费用高昂,究竟是怎么回事?

故事中的老人叫做刘先生,在刘先生因为心梗送进医院之后,病情突然加重,并且还出现了多种并发症。

在经过多学科的会诊之后,刘先生的女儿同意将刘先生送进ICU里,并且希望不惜一切代价救人,最后人是救回来了,可刘先生的治疗费用,却达到了惊人的170多万元。对此,医院表示已经尽量为刘先生节约了。

那么,为什么ICU的费用会那么高昂呢?

首先我们需要对ICU,有一些基本的了解,ICU全称是重症监护室,专为那些处于严重或危急状态的患者设计,提供了持续的生命支持和紧密的监护,这一点本身就暗示了其昂贵的成本。

再加上下面这些原因的加持,才会导致住ICU的费用更加昂贵,只不过很多人都没有真正了解过:

1.医疗器械收费

ICU的成本之所以高昂,原因在于它依赖于一系列先进,且必需的医疗设备。

比如说生命支持机和监测系统等设备,它们对于维持重症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再加上这些设备的购置和维护成本,都非常高,需要持续的投资,而在ICU中,这些设备对患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这些设备很贵,患者使用这些设备的费用,通常是按小时计算的。

2.药物的收费

住进ICU的患者,都是一些重症患者,常规的药物已经无法产生足够的疗效了,而且患者通常还面临各种并发症和感染,因此,ICU患者一般都需要使用,比如说强效抗生素、心脏药物、镇痛和镇静剂等特殊药物,这些药品的价格远高于普通药品,而且有些还无法报销。

同时,患者状况的不确定性经常需要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也会进一步增加了药物成本。

3.检查收费

ICU的患者通常病情非常复杂,还患有很多的并发疾病,而医生为了随时跟进患者的病情,需要做非常多的检查,并且频率也非常频繁,因此ICU的病人需要更频繁的化验和拍片,如血液、生化、影像学等,这些检查的费用也不便宜。

4.医护人员收费

很多人不知道,ICU的患者面临的多种并发症、危急状态,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所以ICU需要由专业训练有素的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团队组成,以应对复杂和紧急情况,但相应的是,他们的人工成本和福利待遇也相对较高。

因此在那么多的治疗费用下,ICU的收费高昂也并非不可理解了。

但是,ICU的高昂费用并不是医院在“捞钱”,而是为了救治病人的生命,当然,是否需要入住ICU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来决定,不能盲目地追求高级的治疗方式。

二、 什么情况下要住进ICU,医生:这几种情况可能不需要

在ICU中,决定患者是否需要住院治疗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评估,而且ICU通常仅接纳那些病情危急、需要密切监测和强化治疗的患者,例如严重外伤、重症感染、大型手术后的患者,或是出现重要器官衰竭的病人。

这些患者或许需要依赖呼吸机、持续输液或其他方式来维持生命。

然而,并非所有看似危急的情况,都必须在ICU治疗,有一些病情在刚开始时看起来很紧急,但其实经过了解后,可能在普通病房也能得到有效处理。

1.慢性病急性发作

慢性病,是指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的疾病,如哮喘、心绞痛、糖尿病等,这类病症有时会突然加剧,形成急性发作,给患者带来紧急或危险的健康状况,老年朋友肯定都不陌生。

但是,并不是所有慢性病的急性发作都需要重症监护,通常情况下,只有在慢性病发展到严重的并发症,如器官衰竭、昏迷、休克或心律失常等危及生命的情况下,才需要住进ICU进行紧急治疗。

2.轻度感染性疾病

你知道吗,感染性疾病是由各种微生物,比如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常见的包括肺炎、腹膜炎和膀胱炎。

不过在感染性疾病中,有些是轻度的,感染范围有限,症状也比较轻微,如发热、寒战、白细胞升高等,并不会引起明显的全身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那患者就不需要住进ICU。

3.某些手术后的患者

手术后是否需要住进ICU,并不是一概而论的,这个决定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手术的风险程度、患者的基本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有效的治疗选择。

对于那些手术涉及的不是主要器官、术后恢复良好、并且没有重大并发症风险的患者,他们通常可以在普通病房得到足够的监测和护理。

医生在决定是否将患者安置于ICU时,会考虑到患者的整体状况、基础病情、手术风险以及其他治疗方案,这种决策,是为了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在最适宜的环境中,得到最好的治疗。

三、你知道吗?ICU出院之后,可能还有“一关”在等着

当患者的病情在ICU中得到稳定后,他们通常会被转移到普通病房继续康复治疗,然而,即使离开了ICU,很多患者及其家属仍面临着一项挑战,那就是所谓的——ICU后综合征(PICS)。

比如说之前,《健康界》2021年的一篇文章,详细描述了PICS的定义还有病理生理情况。

ICU后综合征不仅指的是ICU治疗后患者出现的身体、认知和心理功能障碍,而且还包括家属在ICU期间或之后,可能遇到的精神和情感问题,如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而且据研究发现,ICU后综合征的发生率相当高。

研究发现ICU转出患者中,高达25%至80%出现身体功能障碍,20%至80%出现认知功能障碍,10%至60%出现精神功能障碍,家属出现精神或情感问题的发生率,也不容忽视。

而且ICU患者的家属中,有30%至70%出现焦虑,20%至40%出现抑郁,10%至30%出现应激障碍。

如果我们来详细说的话,ICU后综合征对我们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比如身体方面、认知方面和精神方面。

身体方面,患者可能因长期卧床和肌肉不活动,而出现肌肉无力和功能障碍,这种状况不仅延长了患者的康复过程,而且影响他们恢复日常生活的独立性。

而在认知层面,PICS患者可能面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下降等问题,这可能是由于长期使用镇静剂和镇痛药物,以及ICU环境的高压力和睡眠障碍造成的。

除此之外,心理健康也是PICS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ICU患者在出院后,可能会经历焦虑、抑郁或PTSD,这些心理问题通常与ICU期间的极端压力、疼痛体验,还有对生命安全的持续担忧有很大关系。

为了有效应对PICS,我们需要一套综合的康复计划,其中包括物理治疗和锻炼来增强肌肉力量、认知行为治疗和记忆训练,来改善认知功能、心理咨询、药物治疗以及针对性的专门治疗。

拓展阅读:春天到了,老人该如何正确养生?

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新的开始里,老人的身体也需要适应自然的变化,进行一番精心的调养,比如说首先就是要——应对这个季节。

现在春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流行,很多人以为只要做好预防工作就行了,比如尽量避免接触花粉、尘螨这些过敏原,还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洁,其实春季养生,还是要顺应身体的变化。

在这个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开始加快,因此,我们也要跟着这一自然规律,平时调整一下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比如说晚上尽量在10点前入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这样做不熬夜有助于身体的健康。

还有饮食上也要多注意,这个季节最好以清淡、新鲜、易消化为主,比如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可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除此之外,还可以适量食用瘦肉、鱼、蛋,这些优质蛋白质食物,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身体免疫力,还有一点要注意,建议这个季节老年人最好少吃甜食,避免加重身体负担。

而且春季气候也是很干燥的,这也容易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因此要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建议每天至少喝8杯水,同时可以适当饮用一些花茶,这些具有滋润作用,总而言之,春季饮食建议可以以滋润为主。

参考文献:

1. 刘娟, 王雪梅, 王倩, 等. ICU后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和中西医结合防治进展 [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 33 (2): 252-256.

2. 邵勤文, 王艳杰, 孙向红, 等. 成人ICU后综合征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J].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0, 6 (4): 457-461

0 阅读:4

李可乐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