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用新兵打8分钟战斗,证明新四军能打会打,只有粟裕敢这样打

战役基基 2024-04-29 07:19:51

1939年粟裕带领的新四军挺进皖南,已经是第二个年头了,在这里粟裕打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抗日战役。

最富传奇色彩的是,官陡门大捷,打破日军的梅花桩战术,犹如特种兵突袭一般的8分钟战斗,其实是粟裕带着一群新兵完成的,这才是它富有传奇色彩的原因

1939年,日军虽然控制了主干道交通线,但是在这些交通线的四周,粟裕带领的新四军,随时可能出现,破坏日军交通线、造成物资供应困难。

为解决这种困境,日军提出了梅花桩战术,就是沿着交通线,在交通线之间,布设暗堡,派一些伪军驻守,监控交通线以外的情况,一有风吹草动,暗堡内的伪军就会发电通知日军,日军就过来围剿。

日军把这种暗堡称之为梅花桩,这个战术也被称为梅花桩战术。

经过粟裕分析,粟裕认为这种战术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日军的交通线之间是宽泛的丘陵农田,有很多山丘和农作物作为遮掩,梅花桩肯定存在监控视线漏洞。

第二,梅花桩内部只是驻守了少量的伪军,这些伪军战斗力低下,新四军只要攻击,这些暗堡就守不住。

综合两个原因,粟裕认为,新四军完全可以执行一次长途奔袭任务,让日军这种战术破产,也告诉新四军,日军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好好打,他们的战术一样有漏洞!

首先粟裕要做的是侦察地形,找到日军梅花桩之间的盲区,按照新四军驻地到官陡门,只需要一直往西就好了。

但是粟裕找到的盲区路线,是先往南,再往西,再往北,这样一圈绕路下来,需要花费好多天行军,日军无法侦察到新四军的靠近。

一开始行军,大家都不理解,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更奇怪的是,一会要潜伏,一会要坐船的,让行军速度更慢了。

但是当大家抵达官陡门附近时,才恍然大悟,原来粟裕是带领大家避开日军的监控点。

这会大家身处日军梅花桩战术的腹地,但是看日伪军的反应,完全不知道有一支上百人的部队, 枪口一齐对准了他们。

很快,粟裕就下达了作战部署,部队分东西两路,快速剪开铁丝网,攻入官陡门据点,在据点的司令部汇合。

在距离敌人不到300米的地方,前面的尖兵剪开铁丝网,被据点哨兵发现了,斥问:“哪一个?”

战士们也不理会,对着哨兵一顿枪炮输出,解决哨兵后,直直往里冲,一路上没来得及隐蔽的敌人,统统成了战士们的枪下亡魂。

两支部队也只管打,也不贪图拿枪支,冲进据点司令部的时候,敌人还在呼呼大睡,新四军一阵枪声打死一半,剩余的部分绑了押成俘虏,推到大街上,此时只过去了8分钟。

战士们此时开始打扫战场,把枪支挂了一身,十几分钟后粟裕命令部队,押上俘虏,全部撤出战斗。

等日本援军从大路上赶到官陡门据点,粟裕带着部队早就无影无踪了。

战后统计,官陡门大捷用时20分钟,全歼了300余名守敌,活捉了57名俘虏,缴获步枪70多支,短枪10多支,机枪4挺,另有大批手榴弹、子弹和军用品。

这一场战下来,宣告日军花费大量军力摆下的梅花桩战术破产,日军不得不思考其他战术对付新四军,新四军有粟裕大将在,见招拆招,让日军大感头疼。

难怪日军俘虏在国军指挥部,遇到来参加会议的新四军陈毅司令,笔直的鞠躬道:“日本军人尊敬勇敢的军人,新四军陈毅会打仗。”粟裕功不可没啊!

0 阅读:21

战役基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