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健康小儿发烧全解析——照护篇

快乐育儿地带 2024-05-20 17:21:32

当宝宝发烧时,许多家长因担心发烧时间过长可能对宝宝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急切希望宝宝能迅速退烧,回归日常活泼状态。然而,家长们不必过分焦虑,因为发烧对于人体而言,实际上也有其正面作用。只要我们按照医生的建议,以适当的方式照顾宝宝,相信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健康,再次展现出他活蹦乱跳的一面。

据专家解析,当人体中枢体温上升时,代谢速度也会随之加快。这种生理反应旨在激活免疫系统,使其更有效地对抗侵入体内的病原体。同时,体温的升高还有助于略微降低病原体的复制和侵犯速度。从长远来看,这种过程还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的记忆能力,使其在未来遇到类似病菌时,能够更快地产生抗原反应,从而保护我们的健康。

发烧会导致人体脑部的耗氧量增加,对于那些存在心衰竭、神经疾病或先天代谢异常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难以承受这种额外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发烧对他们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大于正面效果,因此,我们通常会希望他们能够尽快退烧以降低风险。

两种退烧方式

专家指出,退烧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种:

物理性退烧

传统的退烧方法,如使用冰枕、洗冷水澡或贴上散热贴片,虽然能够加速身体表面的散热并降低体表温度,但这些方法并不能真正降低中枢体温。更为关键的是,它们可能给孩子带来额外的代谢负担,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发烧的问题。

化学性退烧

使用药物退烧的方法包括口服、肛门塞剂以及注射针剂等,这些方法旨在降低身体中枢的温度。常见的退烧药成分有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

专家建议,对于一般孩子发烧的情况,并不推荐使用冰枕、洗冷水澡等物理性退烧法。相反,化学性退烧法更能有效地缓解孩子的不适。然而,如果发烧是由于衣物过多、中暑或散热失调等原因导致的体温过高,那么物理性退烧方法可能更为适宜。

退烧后,活动力是观察关键

发烧通常是某种疾病的征兆,如伴有流鼻涕、咳嗽等症状时,家长应及时考虑就医。但重要的是,家长应对孩子的症状“紧急性”保持高度的敏感度。专家指出,医生无法实时掌握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也无法直接控制家长的就医选择。然而,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判断方法是观察孩子退烧后的表现。如果孩子出现活动力下降、热痉挛、呼吸急促、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必要时应前往急诊。相反,如果孩子活动力良好,仅仅是轻微发烧,那么可以安排常规的医生就诊。

专家强调,如果孩子发烧时能够安稳入睡,并不需要特意叫醒孩子来量体温,而应该让他好好休息,因为足够的休息有助于孩子对抗轻微发烧。他进一步提醒,孩子发烧时通常伴随食欲下降,如果孩子没有食欲,家长不应仅依赖让孩子多喝水,还应注意补充电解质,以防止电解质不平衡,因为电解质不平衡可能会导致孩子精神不振。

半夜发烧,观察孩子症状做处理

当孩子在半夜发烧时,父母常常感到焦虑,不确定是否应该立即带孩子去急诊还是等到天亮后再就医。专家建议,此时应以孩子的“活动力”作为判断是否需要挂急诊的关键原则。如果孩子半夜发烧但活动力尚好,且没有出现危险的症状,可以考虑等到早上再看门诊。然而,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危险的情况,比如活动力明显下降或其他紧急症状,应立即就医,不要拖延。

发烧合并的热痉挛

热痉挛的发生与体质和家庭遗传有一定关联,特别是在6个月至5岁的孩子中更为常见。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神经连结尚未如成人般成熟,脑细胞容易受到体温升高的影响,导致异常放电现象。然而,重要的是要明确,只有在伴随发烧的情况下才称之为“热”痉挛。专家建议,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热痉挛的现象,应立即送医检查,以评估其是否仅由高烧引起,还是存在其他更严重的疾病,如电解质不平衡、脑炎、脑膜炎或代谢疾病等。如果经过评估排除了这些严重原因,热痉挛通常属于良性,不会留下神经学后遗症,家长不必过于恐慌。

专家强调,如果孩子发烧时突然出现抽筋、眼睛上翻、失去意识等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首先,确保孩子平躺在安全的地面上,并将头部侧向一边,以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呛入呼吸道。然后,迅速呼叫救护车或紧急医疗服务,以确保孩子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援助。待孩子停止抽筋后,仍应尽快前往医院接受详细的检查,以明确发烧和抽筋的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Tips:发烧,不必着重在体温

孩子发烧的严重程度往往与其免疫系统的反应有关。有些孩子可能在3至5天内退烧,而有些孩子则可能需要一周的时间。专家提醒家长们,在理解发烧时,不必过于关注具体的体温数值,因为发烧导致的体温升高只是一个症状。关键在于找出引起发烧的根本原因,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0 阅读:17

快乐育儿地带

简介:分享孕期知识,学习当一个新手妈妈,一起快乐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