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志辰律师事务所刘忆恒律师指出,这类行为已构成双重违法:
著作权法重拳:拍摄者天然拥有照片著作权,商家未经授权售卖已涉嫌非法复制发行
肖像权新规:即便未露全脸,若通过场景、配饰等元素能识别特定人物,同样构成侵权
更讽刺的是,部分自媒体博主竟成为"二道贩子"——他们既是被侵权者(照片可能被盗),又是加害者(购买他人照片用于商业引流)。有网友调侃:"这年头连朋友圈都要搞'二创',下次发自拍得先注册版权!"
三、全民玩梗背后的黑色幽默:当代人的隐私保卫战事件曝光后,评论区秒变大型脱口秀现场:
"建议朋友圈开通VIP会员制,看照片先付9.9"
"难怪最近总接到婚纱摄影电话,原来是卖家把我的游客照当样片卖了"
"终于找到发胖的理由:把自拍拍丑点,让盗图商家亏本!"
但段子背后藏着扎心真相:
平台审核形同虚设:记者测试上传明星写真作为商品图,30分钟后仍未被下架
维权成本高过收益:小陈耗时3天沟通才让商家删图,更多人选择"就当被狗仔偷拍"
灰色需求催生产业:某商家坦言"每天50单起步,婚庆公司和微商是大客户"
四、反收割指南:5招教你守住朋友圈"金矿"资深网络安全顾问李航支招:
地理围栏术:发定位时选择"非精确到米",关闭相机定位权限
水印加密法:用"醒图"等APP添加半透明个性水印(位置要刁钻)
分组障眼法:创建"防盗图分组",将陌生人统一归类
反向追踪术:定期以图搜图,在各大平台检索自己的照片
法律威慑术:保存侵权证据,通过"12315"平台一键投诉
"记住,你的生活不是免费素材库!"李航特别提醒,"遇到商家用'不露脸就不违法'话术耍赖,直接甩出《民法典》1019条——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露不露脸都要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