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欠了一屁股债,惨到连亲人都看不起你的时候,千万别灰心丧气,其实你还有个能帮你改变状况的法子。
接下来阿胖就把好多厉害人物都用过的翻身窍门分享给你,这个想法理解起来一点都不难,五分钟就能搞清楚,就看你能不能坚持半个月。
要是你能坚持住,那你的人生可就大不一样啦!
不跟你绕弯子了,这个想法就是犹太“卖鱼缸”思维。
犹太人有多聪明,估计不用我多说了吧?他们经历了好几千年的各种磨难,被各种排挤打压,可还是又有钱又有本事,冯·诺依曼、爱因斯坦、毕加索这些厉害人物都是犹太人。
卖鱼缸思维在他们民族里是非常有名的一种思维。
这个思维背后有个故事!

有个犹太商人溜达着来到了一个小镇,他一眼就瞅见了一家准备清仓的鱼缸厂。
这家鱼缸厂因为找不到好的卖货渠道,只能用特别低的价钱卖东西——一个鱼缸才卖一块钱!可是在市场上,一样的鱼缸得卖十块钱,一万个鱼缸的差价那就是九万块钱,这肯定是一大笔钱能赚。
但他想赚更多,所以他做了一件事。
首先,他找到老板,一开口就特别大气:“老板,你这批鱼缸,我全都要!”老板一听,眼睛瞪得老大!
但犹太商人没停下,接着又给好处:“你这鱼缸一个卖一块吧?我给你两块!不过,我得稍微改改,加点我的想法。”
老板一听,价钱翻倍还能按他的想法来?这可是好事啊!
接着,犹太商人就开始找一起合作的人。
他找了一些公司,像教育机构这类的,说在鱼缸上印他们的广告,然后收广告钱,一个广告位他定两块钱,很快就把成本收回来了,还开始赚钱了。
拥有了鱼缸以及广告方面的收入之后,接下来面临的问题便是怎样把这些鱼缸给销售出去。
这位犹太商人所采用的营销策略着实独具匠心,他寻到了一位金鱼商以及卖捞鱼工具的老板,和他们达成了合作意向。
他在一条贯穿全城的水渠上游投放了众多的金鱼,并且在中下游设置了摊位,用以销售鱼缸和捞鱼工具。
市民们看到水渠当中的金鱼,纷纷赶来购买工具捞鱼,同时也顺便购置了鱼缸。
咱们来算一算这笔账:鱼缸的出售价格是每个十元,一共卖出了两万个,所得收入便是二十万元,捞鱼工具和金鱼的成本总计为十八万元,最终,这位犹太商人纯利润达到了二十二万元,比起原本预计的九万元利润还要高出两倍有余!
看完之后是不是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如果思路还不是特别清晰,别急,阿胖给你梳理了3点非常重要的赚钱干货,耐心看完,你会更强!

当普通商人看到鱼缸厂低价清仓,可能只会计算一万个鱼缸九万元的差价时,犹太商人却逆向而行。
他没有盯着 "低价买入高价卖出" 的常规套路,而是主动提出以两倍价格收购,看似增加成本,实则为后续的盈利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这告诉我们,逆向思维是突破常规的关键,有时候看似吃亏的举动,反而能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曾说:"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逆向思维是他成功的重要思维工具之一。他强调,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不仅要从正面思考,更要从反面去分析,这样往往能发现被忽视的机会。
在特斯拉诞生前,汽车行业长期被燃油车主导,各大车企将研发重心放在提升发动机性能、降低油耗上,电动汽车被视为小众、续航差的边缘产品 。
特斯拉却逆向思考,没有在燃油车技术上与传统车企竞争,而是聚焦电动汽车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大幅提升电池续航能力,打造智能化的驾驶体验。
同时,特斯拉摒弃传统经销商模式,采用直营模式,直接与消费者沟通,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品牌服务质量。
这种逆向于传统汽车行业的发展策略,让特斯拉不仅重新定义了汽车,更推动整个行业向电动化转型,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之一。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常规思维所束缚。
比如找工作时,大家都挤破头去热门行业、大公司,却忽视了新兴行业和中小公司的机会;创业时,跟风热门项目,却不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逆向思维能让我们跳出这种思维定式,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那怎样让自己具备这种思维呢?
首先要培养反向思考习惯
比如,当大家都认为 "便宜没好货" 时,思考如何在低价的基础上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当大家都追求快速盈利时,思考如何通过长期布局获得更稳定的收益。
其次要敢于打破常规
不要害怕尝试看似不合理的想法,就像犹太商人加价收购鱼缸一样,虽然增加了成本,但却获得了改造鱼缸和整合资源的机会。
在生活中,当我们有一个逆向的想法时,不要轻易否定,而是仔细分析其可行性。
最后要关注被忽视的角落
常规思维下,大家关注的往往是明显的机会和热门领域,而逆向思维要求我们关注那些被忽视的角落。比如,在商业中,关注小众市场、冷门产品,或许能发现巨大的商机。

犹太商人在收购鱼缸后,并没有独自承担销售和盈利的压力,而是积极寻找合作伙伴。
他与教育机构等公司合作,在鱼缸上印广告,收取广告费用;又与金鱼商和卖捞鱼工具的老板合作,通过投放金鱼、设置摊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链条。
这体现了资源整合的强大力量,通过整合不同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企业的本质,就是资源整合。" 在商业世界中,单个企业或个人的资源是有限的,只有通过整合外部资源,才能突破自身的局限,实现快速发展。
亚马逊从一家网上书店起步,通过不断整合资源,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生态帝国。
它整合了供应商资源,建立了庞大的商品库;整合了物流资源,打造了自己的物流体系;整合了技术资源,开发了云计算服务(AWS);还整合了用户资源,通过 Prime 会员制度提高用户忠诚度。
通过这些资源的整合,亚马逊实现了从单一平台到多元化科技公司的转变,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资源,包括人脉、知识、技能、资金等。
但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更没有想到去整合外部资源。
比如,创业者拥有好的创意和技术,但缺乏资金和市场渠道;职场人士拥有专业技能,但缺乏展示自己的平台。
资源整合能让我们将自身的资源与外部资源相结合,实现更大的目标。
资源整合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明确自身资源和需求
搞清楚自己拥有哪些资源,如人脉、技能、资金等,同时明确自己需要什么资源,如市场渠道、技术支持、资金投入等。只有清楚自己的资源和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整合。
其次要建立广泛的人脉网络
人脉是资源整合的重要基础,通过参加行业活动、社交聚会、线上社群等方式,结识不同领域的人,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在与人交往中,要注重诚信和互利,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最后要寻找合作共赢的机会
资源整合的核心是合作共赢。
在与合作伙伴沟通时,要充分考虑对方的利益,找到双方的共同目标和利益点。
比如,犹太商人与广告商合作,广告商获得了广告曝光的机会,他自己也获得了广告收入,实现了双赢。

犹太商人没有等待市民主动来购买鱼缸,而是通过在水渠投放金鱼,创造了一个市民捞鱼、养鱼的场景,激发了市民对鱼缸和捞鱼工具的需求。
这告诉我们,在商业中,不仅要满足现有的需求,更要学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者的行为。
市场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指出:"优秀的企业满足需求,伟大的企业创造需求。" 创造需求是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苹果公司的 iPhone 系列产品就是创造需求的典型案例。
在 iPhone 出现之前,手机主要用于通话、发短信和简单的娱乐功能。
苹果公司通过对用户潜在需求的洞察,推出了智能手机,将手机与互联网、多媒体等功能相结合,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移动智能设备市场。
iPhone 不仅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更引导了用户的消费习惯,让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处于被动满足需求的状态。
比如,当我们需要购买一件商品时,才会去寻找相应的商家;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才会去寻找解决的方法。
而创造需求的思维能让我们更加主动,提前发现潜在的需求,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引导和满足这些需求。
创造需求这一点该如何做好呢?
首先要洞察潜在需求
创造需求的前提是洞察潜在需求,这需要我们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入的思考能力。
比如,观察人们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抱怨和不满,从中发现潜在的需求。
其次要构建消费场景
通过场景的营造,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和必要性。
比如,咖啡店营造舒适的环境,让消费者不仅是为了喝咖啡,更是为了享受休闲时光;健身房打造健康的氛围,让消费者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对健康的追求。
最后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当我们创造需求时,不仅要提供单一的产品或服务,还要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
比如,犹太商人不仅卖鱼缸,还结合金鱼和捞鱼工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捞鱼、养鱼的解决方案,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和购买。
我是阿胖,靠读书、写作爆发式成长,一年多的时间从月薪3千到月入3万,分享我的成长思考,助你打破人生迷茫,少走10年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