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即使二战已经结束80年,日本仍从未反思过他们热衷“赌国运”的冒险倾向。
10日,日媒《产经新闻》爆料称,日本自卫队曾在安倍晋三执政时期,模拟过夺取钓鱼岛、与中国爆发军事冲突的兵棋推演。
这场兵推假设的背景,是中国突然出兵“占领”钓鱼岛,日本自卫队认为可以通过空袭,并掩护陆自的水陆机动团“击败”登岛的解放军。但接下来解放军必然将发起“重夺”钓鱼岛的反击,日方没有能力抵挡,“如果防御被突破,哪怕解放军仅登陆片刻,日本自卫队都要承受惨重伤亡”。

日本还真敢想
日方评估的最糟糕伤亡数字,是日本自卫队会付出2000人阵亡的代价。
当然,鉴于美日同盟的特殊性,以及美国对日本的安保承诺,日方也将美国的反应纳入这场“中日钓鱼岛之战”兵推中,但却表示“不清楚美军会采取什么行动”,因为即使历届美国总统都保证过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但在事态升级之时,日方认为美国未必会真心帮日本“保护”钓鱼岛。
把日媒这篇报道通篇看下来,只能说日方列出的一些数据,比如“空自空袭解放军,掩护陆自登岛”、“最糟糕不过阵亡2000人”,充斥着一种莫名其妙的盲目乐观。

陆自的水陆机动团
从日媒的报道可知,这场兵推举行于安倍晋三执政时期,而日本挑起钓鱼岛之争是在2012年,那么可以推测这场兵推的实际举行时间应该是在2012年至2020年安倍晋三下台之前。
但更确切的时间可能是在2018年之后,因为日方兵推中提到的“击败钓鱼岛解放军”的陆自水陆机动团,正式成立于2018年4月。
在这段时期,我国已经服役了两艘航空母舰,首批歼-20也正在列装王牌部队——而同时期的日本空自在2020年仅装备了12架“闪电”战斗机(F-35A),海自的“出云”号刚开启第一阶段的甲板耐热涂层改造——也就是说,日方的兵推并未充分考虑到其航母改造计划的滞后性。
至于在兵推中寄予厚望的“陆自水陆机动团”,这确实是日本自卫队专门为夺岛和对外干涉打造的一支部队,但水陆机动团的问题在于规模太小,高度轻型化且缺乏重火力装备——日本陆自唯一的重装力量,即北部方面队长期部署在北海道,过去警惕苏联,现在盯着俄罗斯。

陆自一个问题是着重于防区内防守,缺乏跨区机动性
所以,我们也就很难理解日方的兵推是如何击败解放军海空军,然后“仅付出2000人阵亡”就把登陆钓鱼岛的解放军部队赶下海。
而且从日媒的报道来看,日方似乎认为如果中日因钓鱼岛爆发军事冲突,战场仅会局限于东海,没有将解放军岸基导弹和航母力量对冲突的反介入考虑在内。

钓鱼岛
从2012年中日钓鱼岛争端升温至今,我国海警已经实现了对钓鱼岛海域的常态化执法巡航,这期间日本右翼分子的渔船曾多次在海上保安厅的掩护下闯岛挑衅,但行动屡屡被我国海警挫败。
在“灰色地带”战术上无法压制中国,日本自然会想到铤而走险。但日方这一系列兵推,无论是“夺取”钓鱼岛,还是干涉台海,都忽略了一个现实因素,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日军事实力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如果说2020年之前日本还可以妄想着赌一把国运试试,那么2020年之后日本再抱着这个想法,只会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