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冯错说,现在有很多的书法人因为没有去做这一件事,从而使自己的书法水平进步很慢,把自己写好的作品挂起来看上10遍,并且认真对照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和经典作品的差距在哪?自己需要从哪里修正自己?这样去做的人很少,但做了的人书法水平就很快提升上来。冯错还说,学习书法就要和经典作品对标起来,如果不去对照,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怎么能提升水平呢?

对于冯错的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关注,一些人认为,我写字从来就写一遍,感觉大概、差不多就行了,没想到他这么一说,还真是我自己的问题。也有人说,如果按照他的观点来看,学习书法真的是不容易,今后写完作品后,就要认真和经典对照,并且还要找出自己的问题,以期及时改进。当然,还有人觉得,这个说法看似是有道理的,但对于书法家来说,自成一体是非常重要的,并不需要对照经典作品,我有自己的风格,如果和经典对标的话,岂不是成了复制古人吗?

冯错认为,现在大多数人在审视上都是比较模糊的,觉得自己写的经不起推敲,但又不愿意审视自己,那永远就无法上进了。其实,对于冯错的说法,我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他要求学习书法时,不仅要和经典对标,还要形成学习上的一些好的习惯,从细微处着手,从经典中取经,把事情做实、做细,做实,就是不仅要动笔动手,还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时常对照经典找差距;做细,就是要将自己的每一笔、每一字和经典仔细对照,找到差距所在。

冯错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学习方法?其实,这可能是他的学习方法,也是他的教学经验。冯错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协常务副秘书长,荣宝斋书法院特聘艺术家。墨池创始人CEO。墨池是国内较为著名的书法艺术平台,在书法教学、营销、宣传等方面有着资深水平,尤其是他们打造的书法国展培训班,为多数有志于书法成才的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由此可见,冯错的这一观点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来自于实践经验。

那么,依照冯错的经验来说,如何去对标于古代经典作品?其实方法很简单,每个人在学习书法时,都是要按照师法对象去学习,这个师法对象,就是古代的经典作品。例如一个人是学习王羲之书法的,我们在写完作品后就要对照原作进行对照,从每个笔画、每个字形,以及最后的风格都要对照,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但是有人就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成了复制了吗?诚然,这一种学习方法似乎有复制古人的意思,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基础的根本要求,没有这个基础,后面的提升就会显得更加困难了。

一些书法家面对书法创作困难的问题时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我们在临摹时就要把临摹当作创作来完成,什么意思?就是说,当你有了一定基础后,再去临摹时,就要按照创作的思路进行临摹,就像当年王铎临摹前人作品时,看似在临摹,其实也是在创作,在临摹作品中加入笔墨元素和自己的想法,最终形成自己的创作作品,其实这个说法与冯错的观点较为相似,在某些程度上甚至还要超过冯错的理念。大家觉得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法古今
推荐阅读:
写得不错
这有啥难理解的?就好比你一个学数学的,在你的水平还不高的时候,肯定是遇到数学困难就得套公式,把以前那些数学家们的公式背熟用熟嘛!等你数学水平提高到一定水准了,能自己发现属于自己的新的数学公式那肯定更好嘛!可你不可能连基本的中小学水平的数学公式都没用熟、背熟,就幻想着能在数学史上留名,马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某某某数学公式吧?现在我们书法界的问题,就出在这两方面:不是一味的强调只能用从前的数学家的公式,就是也不管你数学水平有多高,哪怕就是10以内的加减乘除都不会,也在那高谈阔论着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数学公式!甚至还出现二田那种以把10以内的加减乘除研究得全世界最熟练当数学研究的可笑场景!
这有啥难理解的?就好比你一个学数学的,在你的水平还不高的时候,肯定是遇到数学困难就得套公式,把以前那些数学家们的公式背熟用熟嘛!等你水学水平提高到一定水准了,能自己发现属于自己的新的数学公式那肯定更好嘛!可你不可能连基本的中小学水平的数学公式都没用熟、背熟,就幻想着能在数学史上留名,马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某某某数学公式吧?现在我们书法界的问题,就出在这两方面:不是一味的强调只能用从前的数学家的公式,就是也不管你数学水平有多高,哪怕就是10以内的加减乘除都不会,也在那高谈阔论着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数学公式!甚至还出现二田那种以把10以内的加减乘除研究得全世界最熟练当数学研究的可笑场景!
小遍,逢错的观点,你也敢乱发表![汗][点赞]
不失传统又别具一格才是神品,其它写的最好也是搬家而已!
都不知道写什么鬼,鬼画符。
人怕吊,字怕挂
这样做,书法之路会越走越窄而不是很快提升,因为受到古人书法的束缚而没有了自己的风格!没有自己风格的书法写得最好也是人家的搬运人!好看但没有意义!
当你学会写文言文的时候,书法水平自然就有了。
临贴之时,此方法绝对好,创作时也应多次自审,但无须过度相似。
就这写字水平,也配称书法家?也配传授经验?
这个法子启功早就说过了
雕虫小技,奇技淫巧,随着Ai和自动化技术的迅速进步,0.00几秒可以创造出所谓书法家穷其一生才练就出的各种审美,审丑的书法,最终会和很多艺术门类一样,萎缩消亡,
字怕上墙
冯错自己写的马不马虎不虎的,在这里讲书法有意思吗?
书法这玩意儿,貌似跟相声有一比:郭德纲说,相声圈有很多“混子”,因为靠说吃饭,恰好自己也长了一张嘴;而书法,恰好自己也有手,貌似也识得几个字,也知道什么叫毛笔,所以就觉得很懂,就指指点点高论频出。岂不知,书法之为艺术,因有“法”在,所以,不是有所涉猎,还是少议论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