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发现:肾有问题的人,身体一般或可能有9个表现?了解下

调和养生之道 2025-04-30 14:28:37

这个问题,最近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不少肾功能下降的人,在确诊前,其实早就有了身体上的蛛丝马迹。只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这些信号,总以为是“上火了”“熬夜了”“最近太累”。

等症状明显到自己也撑不住时,肾功能可能已经受损得不轻了。

我们今天要聊的,就是这种“被忽视的语言”:当肾真的出问题时,你的身体,可能会有这9个表现。

说到这,你可能会想:这些表现具体指什么?我有没有?是不是说明我肾不好?别急,我们慢慢讲清楚。

第一个信号,是你早上起床照镜子时,发现眼皮肿了。

不是那种哭过之后的肿,也不是没睡好的浮肿感,而是一种说不清的“泡泡眼”。这种眼睑水肿,常见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体内水分和尿蛋白流失异常,导致组织间水分潴留。

换句话说,肾没法正常“排水”,水就堆在你眼皮上了。

第二个信号,是尿液的变化。

很多人以为尿液只是“废水”,其实它是反映身体内部情况的一面镜子。肾功能异常时,尿液可能会变得泡沫特别多,或者颜色变深、发黄、甚至带血。

特别是当你喝水正常,但尿液泡沫久久不散时,要警惕是不是蛋白尿的表现,这可能是肾脏过滤机制出问题的信号。

第三个信号,是疲劳感越来越重,而且休息也缓不过来。

肾功能不全会导致体内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出,像是尿素、肌酐等“毒素”滞留在血液里。这些物质一旦在体内积聚,会直接影响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让人感到浑身乏力、注意力下降。

这种疲倦,不是简单的“累了”,而是持续、深层的虚弱感。

第四个信号,是你的血压开始莫名其妙地升高。

很多人以为高血压是心血管问题,其实肾脏本身就与血压调节密切相关。肾功能下降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紊乱,导致血压升高。

有些人甚至是先被诊断为“顽固性高血压”,后来才发现是肾脏出了问题。

第五个信号,是夜尿增多。

正常人晚上应不需要频繁起夜,但如果你突然发现自己一晚上要起两三次小便,甚至小便量多于白天,这时候就需要警惕肾小管功能异常。肾小管是肾脏里一个重要的“回收站”,它负责把水分和电解质重新吸收。

当它出问题时,水分就不受控地被排出。

第六个信号,是皮肤开始变得干燥且瘙痒。

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表现。很多人以为是天气干燥,或者皮肤过敏,但其实慢性肾病患者中,超过40%的人会出现皮肤瘙痒。

这是因为体内的磷、尿素氮等代谢产物无法及时排出,刺激皮肤神经,从而引发瘙痒。

第七个信号,是你出现不明原因的胃口变差。肾功能障碍会影响胃肠道的血流和神经调节,导致恶心、食欲下降,甚至有金属味口感。

特别是吃东西时总觉得“没味道”,或者很快就饱了,这不是单纯的“吃腻了”,而可能是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第八个信号,是你的脚踝、小腿开始浮肿。和眼皮水肿的机制类似,肾脏功能下降会导致钠和水潴留,尤其是在重力作用下,水分更容易积聚在下肢。

这种水肿通常是按压后会有凹陷,而且一天比一天明显。

第九个信号,是你感觉思维变慢、反应迟钝。

当血液中毒素水平升高,尤其是肌酐、尿素氮等代谢垃圾不能被及时清除时,会影响大脑神经功能。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开始健忘、注意力涣散,甚至有点“恍惚”。

这种“脑雾”现象,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并不少见。

光靠这些症状你可能还无法判断自己是不是肾出问题了。

我们不妨看看一个真实的例子。

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过去身体一直不错,平时也没什么大病。但最近半年,他总觉得自己“累得不正常”,尤其下午开始就犯困,晚上却频繁起夜。

家人还注意到他眼皮肿得厉害,甚至以为他得了甲状腺眼病。到了医院一查,血肌酐和尿素氮都超标,尿蛋白也阳性,进一步做了肾脏彩超和肾穿刺,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的高血压其实早在五年前就有,只是一直没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饮食管理和生活干预,他的症状明显缓解,肾功能也稳定住了。

如果他能早点发现这些迹象,或许情况不会发展到这一步。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一个很现实又很容易被忽略的事实:肾病并非一夜之间发生,它往往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而这些身体的“小信号”,很多人都曾经历过,但真正警觉的人却少之又少。

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一旦你发现自己有多个类似的表现,建议尽早去做一个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尿蛋白等项目。

这些检查并不复杂,但却是发现早期肾损伤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控制几个关键因素:血压、血糖、体重。高血压、高血糖和肥胖,都是肾病的高危因素。

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查尿蛋白,这比你想象中更关键。

还有饮食方面,别一提“护肾”就想到“多喝水”。水喝多了,反而会增加肾脏负担。

关键是要控制盐分摄入、避免高蛋白饮食、减少高磷食物,比如动物内脏、加工肉类、奶酪等。

一个被忽视但非常重要的点是:别乱吃药,尤其是止痛药、抗生素、保健品。很多非处方药物都有潜在的肾毒性,尤其是在你已经有肾功能下降的情况下,可能“雪上加霜”。

用药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别自己随便上网查查就吃。

参考文献:

[1]钟雪梅,陈敏,凌雅韵,等.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25,36(06):732-736.

[2]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肾脏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J].中华肾脏病杂志,2023,39(5):375-389.

[3]世界卫生组织. 慢性肾病全球报告. 2023年版. WHO官网.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76388

4 阅读:1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