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黄河高质量发展的民心基础

传统文化学者黄海涛 2023-05-22 16:38:22

撰文 | 黄海涛

01/

从国际共运历史经验教训看文化黄河意识形态的建设

从世界历史进程上看,19世纪和20世纪,世界经历了两大“国际运动”。19世纪兴起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0世纪兴起的是所谓的国际文化“普世价值”运动。

19世纪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就了世界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社会主义苏联,而20世纪西方国家文化战略则解体了社会主义苏联。

特别是20世纪这场“政治文化学”下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到今天愈演愈烈。

西方最大的收获是,甚至连美国人都没想到,最后苏联最高领导人也成了“第五纵队”成员,帮助西方完成了颠覆苏联的东欧剧变。

目前,东西方较量的主战场已由军事冷战加意识形态战,转化为经济热战加意识形态战。

这个逻辑切换,不是比谁更强大,而是比谁先出错,特别是出颠覆性、重大战略性错误。

尤其是意识形态这个最核心的战略根基,容不得分毫动摇。实际上,当年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对此已有洞察,并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措施。

一部世界史,就是四大文明流域的交融与较量、民族征服与反征服的历史。最后所有真正的征服,都是文化的征服。

因此,从本质上说,东西方较量的最终结局,取决于意识形态。可以说意识形态的安全,是国家、民族最核心的安全底线。

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惨痛教训,很好地解读了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

在当今世界霸权与反霸权的斗争中,西方的一厢情愿,并不能左右人类进步历史的进程。

我们的研究成果发现,19世纪、20世纪世界的两大“国际运动”,最后都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总结和成功实践,成为号召并影响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中国贡献。

我们看到,文化黄河孕育下的中国核心价值观,有一个跨越古今的目标,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提出的“普世价值”是“和平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这个开启千年新时代的意识形态,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这场“国际运动”的结果,必然是历史正确、道义正确的一方,最终取得正义胜利,和平胜利,人民胜利。

在这场正在进行的“国际运动”较量中,我们看到,国家之间,10年之争,拼的是领导人的能力与魅力;50年之争,拼的是国家战略;百年之争,拼的是民族性格与精神,即意识形态建设。

一切取决于国家和民族的高质量发展,即对社会综合实力的要求。

经济是基础,最终看文化。中华民族这个海纳百川、包容共济的意识形态基因和符号是源于文化黄河的奠基。

我们用红黄绿生命三原色来概述中国意识形态发展特色。文化黄河是我们黄色文化的底色,“四个自信”是我们红色文化的胎记,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绿色文化的调性。

继“抗美援朝”伟大胜利后,中国在这次“全球抗疫”中再次证明,中国是一个不可以作为对手的国家。

中华5000多年文化黄河的民族意识形态历史积淀,中国共产党历经100多年血与火的淬炼,新中国70多年建立起来的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战略优势,给迎接西方的挑战和应对百年巨变打下了无可替代的基础。

02/站在世界历史百年巨变、千年发展大周期的新起点上,看文化黄河高质量发展的民心基础

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世界依然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尚未在全球遏制。后疫情时代的中华民族,除了面对自然灾害和经济形势的挑战,还要面对文化形势的挑战,“民心建设”仍旧面临着西方不断地寻衅。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前苏维埃失去民心毁掉苏联的绞痛,依旧历历在目。

好在大是大非面前,文化黄河凝聚起来的14亿中国人民还是坚定地跟9600多万共产党员同心同德,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长治久安的根基。

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理论指导下选择进步道路的优秀政党,表现出了强有力的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充分调动、发挥了举国体制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夺取了战胜敌人的伟大胜利。

所有这一切,都是党心民心建设这个根本,在危难时刻彰显出了无穷的力量。尤其是党的成熟、坚强、有力,是领导全国人民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在当下全球疫情和政治、经济、军事冲突的严峻局面下,中国作为最大的经济体,可以维持正常的运转,吞吐消化经济困难的能力举世瞩目。

中国之所以在双循环下具有不坏的金身,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优秀政党的领导是最为重要的底牌。

这就是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胜利。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党领导下14亿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之上的。

二十大报告阐述的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向背决定着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和国运兴衰。

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二十大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铭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这是激励我们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逻辑起点和根本动力,也是永葆共产党先进性的基本保障,这就是精神、文化、意识形态的高质量。

意识形态建设就是“同心工程”,“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这也是党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比如,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全民动员,亿万人拥有了共同的不可战胜的力量,让全体中国人都拥有了精神气,这就是中国意识形态文明在当代再一次地让中华民族集体觉醒,而且大规模普及到几乎每个人。

全社会要形成长期的组织动员能力,其核心是意识形态即“三观”是否一致。社会的组织、动员能力是个硬指标,尤其是大灾大难、大是大非面前,得民心者得天下。

03/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学”告诉我们,要把握好文化黄河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发展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文化价值在市场规则体系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与经济价值、生物价值的兑换,这是文化产业出现并发展的基础动能。

从本质上说,文化是人类超生物能力的构建过程。

比如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低劣武器装备下战胜美军的胜利,就是超生物能力的胜利,是“文化战斗力”的迸发,其本质是文化黄河特有的“不侮矜寡、不畏强御”(《诗·大雅·烝民》)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这种“文化生产力”的巨大能动性更是不胜枚举。

尽管文化黄河的意识形态建设是不能用经济来衡量的,但是,文化黄河的意识形态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能动性是不能忽视和放弃的。

而且,掌握政治文化即意识形态主动权的政党,更是需要在经济中放大和促进某些意识形态活动的要素,相辅相成地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党中央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个“支柱性”除了具有物质的属性,还要具有精神的属性。

文化黄河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战略意图,关系到民族的长治久安。

因此,文化黄河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表现在国家和民族的意志力上,就是表现在树立自己本民族的意识形态上,而不仅仅是表现在科学技术的使用手段和经济产出的利益上。

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吃住行游娱购的文化消费支出,正在不断被文化IP赋予具有黏性的内涵。

不管我们是否承认,西方的意识形态就是通过具有黏性的文化消费,不断输入甚至是植入当代中国人的意识形态之中。

近些年来我国国家文化安全一直面临着国内文化自信力和文化自觉性的衰减与退化,以及国外文化渗透两个方面的挑战,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

而文化产业自身所兼具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市场属性”,使其能够通过文化产品的形态输入改变人们价值观念、精神追求等,因此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已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有力支撑,以及国家综合国力中文化黄河力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文化产业、文化产品一定要抓住文化黄河的民族和时代命脉做选题。

如今在互联网的“快速切割”和经济的“沉重撕裂”下,社会上充满着“惊诧”“敌视”“忽略”“遗忘”等迷茫,文化黄河的主流意识形态正在被侵蚀。

专栏作家黄章晋著文《在隔壁的中国,那些孩子已经长大了》,说的就是这种民族统一意志的割裂。

对于老百姓来说,文化产品描述的文化黄河不能只是个遥远的传说,或仅仅满足于被加工成孔子或老子的只言片语,我们不能遗忘文化产品的“超级力量”和影响。

我们的文化作为支柱产业,不能让华夏意识形态束之高阁,不能作为小圈子里放着落灰的文献,要让每个人知道,我们在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让意识形态成为每个中国人内心里不可或缺的精神图腾。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把少数精英的忧郁和焦虑,转变成大众的,尤其是青少年的忧郁和焦虑,这是我们经济领域、上层建筑面临的意识形态任务。

04/

重新认识“文化黄河故地”的价值,构建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地标

5000多年前,文化黄河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建立了中华民族的标志、灵魂和荣誉。今天,中华儿女依然在这片土地上扛起了光荣与梦想。

21世纪,世界文明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跨越期。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等,都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划时代“界面”。中国将再一次以强大的政治智慧、科技实力、文化底蕴成为新时代的主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文明史的逻辑新起点,是对文化黄河发展历史方位的新判断。

“中华根、民族魂”不是空洞的口号,文化黄河是全球中华儿女灵魂连接的密码,它是多民族的中国,在5000多年历史进程中最有效的黏合剂。培根铸魂也是世界各民族的共识。

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文化就是人类群体在长期生活、生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等行为规范。

文化的产生和所处的地理环境、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它包括某一特定群体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生存的方式、行为规范、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相应的规则制度,还有与此相适应的物质和精神产物。

千年复兴的中国梦是建立在中华民族文化思想根基上的伟大事业,文化黄河从古老走到今天,依旧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的主要构成,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刻的历史文化与思想背景,不乏文化黄河首创的制度文明、思想文明、伦理文明、生产文明、生活文明、科技文明等成果的集中提炼。

一个民族要创造历史,首先就要找到自己的历史道路和足迹。

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足迹延续的轨迹。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民族一路“孤独地”走到今天,经历多少次外族入侵,政治的高压与军事的杀伐,都没有消灭中华民族,靠的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同时,中华民族的历次兴起,无不是在文化大繁荣的时期,人们表现出的极大的创造力。

5000多年文明发展历程、四大文明古国独存的事实足以证明,“文化黄河故地”的意识形态和物理形态建设,是一个真理性的正确抉择,这就是我们民族基因延续的根本命运问题。

文化黄河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文化觉悟、国家意志、民族力量、国家精神价值、人民幸福标志的逻辑起点和内生动力。

文化黄河历经数千年的延续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血脉根亲文化的特殊形式,其在中华民族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方面,一直发挥着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要求我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围绕文化黄河“凝神聚气”“培根铸魂”。

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要求文化黄河抓住文化优势、深挖文化资源、做好文化选题、实现文化突破、落实文化担当,加快文化黄河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扛起使命、把准方向、交好答卷。

在文化黄河故地树立地标的意识形态建设,是个大事业,需要大格局谋划、大品牌参与、大项目推动、大合作聚能、大形象宣传、大出彩亮相,精细化布局、生态化建设、持续化发展。

(图片来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黄海涛,文化学者。电子信箱:kwtzh@163.com)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