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燃气表事件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因为老百姓都是经济学家

说说大周 2024-04-23 20:56:54

最近重庆燃气的调查已经初步有结果了,当然我们希望能够以此为鉴,一查到底,给全国的公共事业性服务单位都能敲个警钟。

这种事,怎么上纲上线都不为过,因为当前我国的经济大环境并不是通胀,而是处于将要通缩的状况,在即将通缩的状态之下,变相和强行提高老百姓的必要生活开支,你以为会提升通货膨胀吗?

恰恰相反,它只会加速通货紧缩的进程,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

老百姓在理论上可能说不清楚,但是在亲身体验上,个个都是经济学家。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的通胀目标是3%,现在一个季度已经过去了,可以基本确定,今年的目标通胀实现不了了。除非下半年发生像美国那样的大通胀才有实现的可能。

现在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也都知道,适度的通胀,比如每年两三个点的物价上涨,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而通缩,是经济的大敌,它会造成全社会死气沉沉的,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而这时候,你去提升老百姓的必要生活支出,比如说提高水电燃气的价格,甚至用欺诈的手段盗取老百姓的钱财,这就是在加速通缩的进程。

它不仅仅是侵犯老百姓的财产权益,也对国民经济的复苏起到了反作用,影响很坏。及时有力地对这种现象进行处理,作为反面典型去批判它,是绝对有必要的。

通缩这个东西,我们要知道根本原因是老百姓没钱或者对未来收入预期不乐观造成的。物价下降只是通缩的结果,它并不是通缩的原因。所以在当前的阶段,老百姓必要的民生开支不仅不能涨价,反而需要适当降价才是正道。

举例子最能说明问题,比如我月入三千,我维持生存的必要开支就得两千,那么我最多也就能拿出一千块钱来做改善性的消费,下个馆子,旅个游什么的。

如果说我维持生存的开支少一点,比如租房价格下降了,米面油水电气也降了一点,我每月维持生存的开支1500就够了,那么是不是我每月可以用在改善性消费的开支就可以多500块钱了。

我们所说的健康的通胀,指的是改善性支出的通胀,一般以服务业多一点,在这些领域,稍微高一点的通胀对经济是有好处的,它起到财富再分配的作用,好处很大而弊端很少。

比如说我楼下的一家美发店,以前剪个头发要20块钱,现在涨到30了。这其实是个好事。

对于我来说,我是有选择的,我觉得无所谓那就照常理发,如果我觉得高了,我可以把一个月剪一次改成一个半月,或者自己在家解决。

对于美发店老板和员工来说,要么他们的收入提高了,要么他们的劳动强度降低了,这都有利于他们有钱或者有时间到别处去消费,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同样,餐饮服装休闲旅游等各行各业都是这样,我可以下馆子也可以在家做饭,我可以买件好衣服也可以选一件普通的衣服,这些行业都是有选择的,适度的通胀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

但是你从老百姓必要的生活开支下手,那就是犯罪了。当前的问题是老百姓没有钱,或者是对未来不看好有点钱不敢花,你强行把我的生活成本从2000涨到2500了,那么我就只剩500块钱可以用到改善性消费了。

全民如果都这样的话,那别的行业还活不活?别人也没了收入,他们的消费又会影响到其它更多人的收入,这就是恶性循环,也是通缩的根源。

公共事业服务,比如燃气,这就是全民性必要的民生消费,燃气公司巧取豪夺的钱,本来是要流入更多改善性行业,去推动社会经济循环的,是为改善型通胀做贡献的。现在却成了燃气公司增长八倍的利润了。本来是雨露均沾现在变成了你一个人喝饱,这就是不能被容忍的根本原因了。

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涉及到民生资源的物价也不是不能上涨,而是要有一个度,最好是不要超过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

比如我每年收入正常增长五个点,那么水电气米面油这些生存物资价格的涨幅最好不要超过三个点,我还有两个点可以用在别的地方改善生活或者储备起来。这才是一个理想的通胀曲线。

顺便说一句,我对成品油涨价和它那个所谓的按国际油价的定价机制,一贯持反对态度,以前做的相关油价上涨的节目至今还在网上展示着。但是这跟我支持新能源车没有矛盾,也跟我开燃油车没有关系,我很少开车,油价负担并不重。

我反对的是成品油的价格有点脱离国情了,即使要支持新能源车,成品油的价格也不宜超过7块钱,现在的油价变相提高的是全社会的物流成本,而这些物流成本大部分都分担到民生必需品上了,也会造成老百姓必要生活开支的上升。

这些道理,可能很多人说不太清楚,但是他们会用实际行动投票,这次重庆燃气的事情搞得如此之大,就是深层的经济学原理在发挥作用,它侵犯的是从上到下,除了他自己之外,所有人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愿望。

其实如果我们想通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对很多人和很多事多一些宽容。我举个例子,比如说空调安装工人。20多层的高楼,他们在上面当蜘蛛人装空调,收多少钱呢?高空费就100块钱。所以很多人说空调工人奸滑无比,明明铜管够,它非绕个圈,让我加个铜管,一米100块。

其实这就是矛盾的地方。我是希望中国的服务业人员,他们的收入能再高一点,不仅能提高服务水平,也能少点偷奸耍滑。

我们中国人是享受低成本服务习惯了。你要在欧洲装个空调,吓都能吓死人。在德国我买个空调也就400欧元,安装费你猜要多少?4000欧,比空调贵十倍。还不是你想装就能装的。

在中国这就是天方夜谭,你能想象买个空调2000块钱,安装费收你2万吗?别说两万了,你如果开出2000的价格,那么安装工人不仅活儿干的漂亮,临走时你家地板和窗台他都能给你洗干净了。

做这样的对比,也是想让我们大家彼此多一份理解,其实我是不介意服务行业稍微涨一点费用的。一个人吊在几十米的高空,难道就真的只值100块钱吗?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一辈子才装几台空调呢?撑死了也就一二十台吧。

即使高空费涨到500,对普通人来说,也并不是无法接受的负担,但却能让整个社会觉得,人活得有尊严。

但同样是涨价,涉及到全民的一定要慎重。更别说你巧取豪夺了,你把别人当傻子,那么自己最终就会变成笑话,就是这个道理。

1 阅读:174

说说大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