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5方面使用技巧,让农民解决杂草打药杀不死,不除根难题!

锄禾园 2024-05-22 22:55:42

除草剂的使用,因人而异。同样的配方,同样的用法,不同的农民用在不同的地块,效果可能大不同,甚至会截然相反。一般要想让除草剂有较好的除草效果,需要在5个方面加以注意。

首先,就是使用除草剂的温度环境。

温度会影响到除草剂的药物活性。一般来讲,13度到25度的温度范畴内都很适合田间打药。如果环境温度在24度到25度之间,折断时间除草剂药物活性最好,除草效果也最好。

如果环境温度低于10度,或者高于28度以上时候,就不适合打药的。低温会降低药物的活性,用药之后会出现杂草杀不死的情况。而28度以上高温,则会让农作物叶片上的药液因为水分蒸发而浓度升高,作物吸收过多,除草剂就会引发农作物的药害。

所以,如果在春秋时候,应该选择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3点左右喷药,如果是夏季,要早于上午10点或者下午4点以后用药。在天气冷的冬季,就应该选择中午来喷药。

其次,喷农药时候喷头要与杂草保持一定距离。

药物需要均匀喷洒,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好的除草和杀菌灭虫效果。如果喷雾距离过远,就会有大量药液洒落到空地上,药液对杂草的消杀受到影响,还容易造成地面上的药液凝聚,降低药物除草效果。

一般人工喷药时候,建议喷头和杂草间距在30厘米到50厘米较为合适。如果是自动喷雾机打药,建议喷头和地面杂草距离在1米左右最合适。

再次,注意天气的影响。

除草剂能杀灭杂草,可对于幼苗期间的农作物,也会有影响。操作不当的话,也会因除草剂的飘洒而导致药物中毒的情况。在喷雾时候,一般选择无风且晴朗的天气,打药时候有风,且风越大,除草效果也越差。若风速每秒超过4到5米,就应该停止打药,另择好天气再继续喷药。

第四,根据苗情喷药需“留情”。

一般来说,农作物正在长势旺的时候,这时候打药发生药害的可能性较小。如果田间农作物正在缓苗,或者苗情较弱,这时候如果打药,抗逆性较差的农作物就会出现药害反应。所以除草剂喷雾时候,要根据苗情状况手下“留情”。

最后,对于一些蜡质层较厚,生命力顽强的恶性田间杂草,用一般农药难以奏效。可以采用提高药液浓度,或者往农药中增添0.03%的有机硅、50克的中性洗衣粉、50克的白酒、1公斤的废机油等方法,提高药液和叶片的粘附性以及渗透性,以达到除草效果。

0 阅读:579

锄禾园

简介:我是热爱科学探索的圈叔。解读天文地理气象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