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张灵甫妻子在孟良崮,站在丈夫阵亡的地方,之后写下4字

栩说历史 2024-03-27 11:56:59

1947年5月16日,随着山东蒙阴县孟良崮的一个山东里传来一声枪响,蒋介石的爱将,被称为“嫡系中嫡系”的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走完了自己44岁的人生。而他殒命的这场“孟良崮战役”,也成为了解放战争中华东战场的转折点,自此以后,国民党军在华东地区,面对解放军的进攻,再无一战之力,北方战局的全线崩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到了60年后。2007年,一位已近暮年的老人,身边陪伴着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在落日余晖中,重新回到了孟良崮的山洞。看着这片数十年前,曾经被战火和硝烟侵蚀的土地,老人眼眶中饱含热泪,她想起了曾经那个雄姿英发的男人,那是她的丈夫,是她一生引以为傲的亲人。

过了许久,老人和中年人相互陪伴走下山峦,在迎接他们的活动上,老人挥毫泼墨,写下四个大字,她相信,这四个字,也正是自己的丈夫,对国家和民族不变的期许和理想。

这四个字,是“和平统一”,而这位老人和她身边的中年人,就是张灵甫的夫人王玉龄,以及他的儿子张道宇。

1903年,正值满清王朝走入生命的尽头,在陕西省长安县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似乎在这个时代降生,已经为他后来的人生埋下了浓墨重彩的伏笔。

男婴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家境不算特别好,但是勉强温饱是可以的。只不过他的父母显然对儿子有更大的期许,所以为其起名为“灵甫”,这两个人的意思,是“聪明而又希望”,显然,他们对儿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也希望儿子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未来造福国家和民族。

张灵甫,就这样诞生了,此刻无论是他还是他的父母,都不知道,未来他的人生,究竟会经历怎样的波澜壮阔。

张灵甫从小就热爱学习,并且博闻强记,父母见到儿子天资聪明,自然也不吝啬于培养,给张灵甫找了好几个当地有名的私塾师傅,后来还把他送到了当时著名的长安中学读书。张灵甫在中学同样很争气,到了他20岁那年,还考入了北京大学的历史系,也正是在这年,他跟家里从小为他定亲的女子邢凤英结了婚。

看上去张灵甫的人生似乎一帆风顺,但是俗话说得好“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张灵甫在北大读了没几年,就被迫辍学了,原因很简单:家里没钱了,没办法继续供他读书,更何况,结了婚的张灵甫,还有家要养,更不可能专注于学习了。

张灵甫的人生顿时陷入了困顿中,也就在这个阶段,他的朋友给他出了个主意,既然读书做学问做不成,那么为什么不试试当兵呢?反正眼下也是北洋军阀混战的年月,国家动荡不安,想要保障家人的安全,最好的办法还是要手里有枪杆子才行。

听了朋友的建议,张灵甫认真思考了很久,一方面他觉得朋友说的确是对的,但另一方面,自己还有家人,尤其是妻子要养,一个人去投军,妻子如何是好呢?

但是这个想法并没有困扰张灵甫太久,他思来想去,觉得自己跟邢凤英本来就没什么感情,强扭的瓜不甜,还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掰了,大家各自选一条出路。于是乎他就跟妻子离婚,一个人前往广东报考了黄埔军校。

其实这个阶段也很难说张灵甫完全就是为了个人的未来才参军的,毕竟他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北大里最不缺乏的就是进步青年,张灵甫大概也有不少抱有革命热情的同学,他们应该也对张灵甫参与到革命军队的行为,有过鼓励和肯定。

总之,问迹不问心,张灵甫的确南下参加了黄埔军校,并且还被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赏识推荐,于右任这个人无论是跟孙中山先生还是跟后来的蒋介石,都有不错的关系,资历也老,在他的举荐下,张灵甫顺利通过了入学考核,成为了黄埔军校的一位学员。

在黄埔军校里,张灵甫也算是一个很有冲劲甚至“狠劲”的人,无论是特训还是文化,他都名列前茅,属于努力的人才,当然了,有北大历史系的底子,文化课上张灵甫也比不少草根出身的同学强。因此在毕业后,他很快被选拔投入了北伐战争中,在战争中他屡立奇功,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变成了团长,这个阶段的张灵甫,可以说是国民党军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但是还是要说,人永远没办法预料自己未来的人生走向,张灵甫的前进之路,因为一个突发事件,一下子暂停了下来,甚至于直接影响到了他未来的军事生涯。

这件事就是著名的“张灵甫杀妻案”。

话说张灵甫在跟邢凤英离婚后,一直独身一人,他的战友看到张灵甫自己一个人生活,平时也没着没落的,出于关心的目的,给张灵甫介绍了一个四川妹子吴海兰。这个吴海兰上过新式学堂,算是当时的“新女性”,跟同样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张灵甫也算有共同的话题,所以很快两个人就走到了一起,张灵甫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二段婚姻,婚后没多久,张灵甫就有了自己的女儿,两个人也算是其乐融融。

但是某天,张灵甫却听到身边的人议论,说吴海兰“水性杨花”,“不守妇道”,经常趁着张灵甫在外作战,跟其他的男人厮混,张灵甫性格暴烈,哪受得了别人说这个,所以一怒之下就拿起手枪直奔家里,没等吴海兰解释,就一枪打死了吴海兰,并且把他和吴海兰的女儿送人。

张灵甫杀妻的来龙去脉便是如此,这件事发生后,立刻引起了舆论轰动,尽管蒋介石想要保住张灵甫,但无奈舆论的浪潮也让蒋介石退避三舍,所以后来张灵甫就被罢免了军职,送到了当时的南京军事法庭审判,并且被判了整整十年徒刑。

只不过后来爆发了抗战,对于张灵甫的关押也只能暂时宣告结束,当张灵甫从监狱中被放出来后,他很快自告奋勇前往了当时抗战的第一线战场,在战火中屡次拼搏,尽自己所能,表现出了一名中国军人的斗志,也逐渐洗刷了他身上的污点。

所以后来抗日战争结束后,张灵甫在当时的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的撮合下,迎娶了第三任妻子王玉龄,也算是给自己漂泊多年的人生,画了上了个暂时完满的句号。

只不过,这样的幸福对张灵甫来说也没有维持太久,很快解放战争打响了,张灵甫作为蒋介石的爱将,当然成为了首当其冲的主力部队,1947年的时候,国民党军开始调整自己的作战方针,打算集结重兵对山东和陕西两个省份发起全面进攻,这主要因为这两个省份是当时我党主力的根据地和兵源地,国民党认为,如果能拿下山东和陕西,对于解放军的进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遏制,甚至可以起到扭转战局,重新获得主动权的作用。

而进攻山东的重任,就交到了当时张灵甫所率领的整编74师,毕竟整编74师无论是从兵力上还是武器装备上,都是国民党军的精锐,而且是精锐中的精锐,一水儿的德式装备,而且兵源经过严格的训练,战斗力可以说是国军的巅峰等级。忠诚度,由张灵甫率领,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

只不过蒋介石做梦都没想到,张灵甫这次遇上的对手,是我党著名的“常胜将军”粟裕。

在粟裕诱敌深入、层层设伏的战术下,以“敢打敢冲”著称的张灵甫,他的性格反而成为了最大的弱点,最终张灵甫在粟裕的指挥下,整编74师几乎被打的支离破碎,而张灵甫自己也被困在山洞中,最后选择了为蒋介石愚忠效死。

而这时候还在家中带孩子的王玉龄,听说了这个消息,顾不得悲伤,便登上了前往台湾的轮船,她此刻内心想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想办法活下来,不仅是为了张灵甫,也为了自己的还没满月的儿子。

后来的王玉龄,出人意料地一生未再嫁,照顾着张灵甫和她的儿子张道宇,从台湾辗转去了美国,艰难求生,终于成功定居了下来。随着岁月的日渐流逝,王玉龄对于故乡的思念,愈发深沉了,在她眼里,自己始终一个中国人,美国再好,也不是故乡。

终于到了90年代初,王玉龄被特批回到了国内,她最终选择定局与此,再也不想离开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

而她对于张灵甫的感情,也逐渐演变成了对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和平的期待,在她人生的夕阳时分,她常常感叹,如果能看到两岸统一,血脉重归一起,那将是她人生最后的梦想。

而这,或许也是她选择留下“和平统一”四个字的本质原因吧!

0 阅读:39

栩说历史

简介:栩说历史,你身边的历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