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流入日本的中国十大国宝,每一样都价值连城,你知道多少?

最先锋 2024-04-25 00:24:14

据统计,中国一共有十多万件文物流落在世界各地,在47个国家的博物馆里面都有中国的文物。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从中国抢夺了大量的文物,日本官方的、国立的还有私立博物馆,大大小小有一千多个,这一千多个博物馆中展览了大量的中国文物,有的博物馆甚至只有中国的文物。

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流落在日本的中国十大文物。

菩萨处胎经

第十个排名文物的叫菩萨处胎经,是西魏大统十六年的国宝级经书,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这卷经书的价值无可估量。

菩萨处胎经,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跟佛教有关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中国佛法大兴的时期。北魏时期,印度高僧沿西域来到长安,组织了了一个很庞大的译经僧团,专门来翻译这个佛经。

在西魏23年的历史中,遗留在世间的笔迹仅此一份,同时他也是目前目前这个世上唯一一个手手相传的经文。所以他被列入了日本的十大国宝,现在收藏在日本东京的知恩院

红白芙蓉图

排名在第九位的是李迪的这个《红白芙蓉图》,《红白芙蓉图》是南宋时期花鸟画的巅峰之作。

他画的是醉芙蓉。芙蓉里面有很多品种,这一种就是叫做醉芙蓉。它这个颜色是一天,随着早上、中午和晚上的时间变化,它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早上可能是白颜色,那么到了中午偏晚上的时候,颜色就发红了。所以我们看了他这两幅是一对白芙蓉。红芙蓉画的非常有情趣,而且留白也特别的到位。

从北宋开始一直到南宋,大量的书画作品一直受到后人的青睐。甚至一直到现在,对国外,主要就是对日本的影响是非常大。

1900年以后,八国联军到了北京,火烧圆明园以后,这幅画就流失到了日本。现在是收藏在日本的东京博国立博物馆。

无准师范像

《无准师范像》排第八,画于1238年,由无准师范的弟子带回日本,就放在了他开建的这个东福寺里面,成了东福寺的一个镇寺之宝。

在南山都城的七十里处,有一径山寺,作为南方禅林的首席,出现过一批足以影响中国禅宗进程的高僧,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两次挽救径山危机的无准师范。

如果你跟我学禅,我怎么样证明你是我的弟子呢?是必须要有两件东西的。第一个就叫做顶像,日本叫顶像,我们就叫做人物画像,人物肖像画。就是我的师父是谁?我手上必须有一个我师傅的画像,这个画像然后上面还要有我师傅亲自写的赞誉。有了这一幅画,那么能代表我是这个师傅的徒弟。

无准师范像现属于国宝级别文物,收藏于京都东福寺。

猛虎食人卣

第七个文物,就是一个青铜器,叫做猛虎食人卣。这个青铜器它的价值已经是没法估计了,因为它是商朝晚期时候的。

“猛虎食人卣”又称“虎卣”或“饕餮食人卣”,形态为一距蹲的猛虎,前爪搂抱住一似人而手足仅四指的类人,虎口怒张正欲撕咬其头部,造型猛烈狰狞,纹饰繁密精细,布覆全器。

全器造型复杂,却范线匀薄不易察觉,提梁与器身分铸而成却又不可拆卸,足见制造陶范性能极佳,铸造匠师技艺高超,诚属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达于巅峰的代表作品。

猛虎食人卣在湖南临湘出土以后,一共有两只,其中有一只就被清朝大臣珍藏。大臣去世以后,这个文物就流失到了日本。另外一个,现在在巴黎的东方美术馆里面。

日本以后,当时的住友家族,就是用重金把它买下来,放在了他们家的博物馆里面。1960年这个全博物馆开放的时候,就作为这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直放到现在。

观音猿鹤图

第七个文物是《观音猿鹤图》,观音猿鹤图是著名的禅门公案图,这除了观音之外,猿鹤的含义根本无从得知,特别是那只母猿,怀抱幼崽,情同人类,却又茫然直视,不知何解,仿佛画家用画笔画出了一幅充满禅机的问卷,让世人回答。

《观音猿鹤图》是南宋时期由牧溪法师所画的禅宗画作品,日本很多博物馆,几乎一千家博物馆,最起码有一小半以上的博物馆里面都有他的画作收藏。现属于国宝级别文物,收藏于京都大德寺。

丧乱贴

第五个是王羲之的《丧乱帖》,王羲之目前所有的这个作品都没有存世的,都是唐代的摹本。这个临摹的字画可以说是最接近王羲之原本的一个。

王羲之作品《丧乱帖》笔法多变,笔锋轻盈,横折用笔、结构、章法无一不散发着灵动之美。作品中笔墨的浓淡、线条的粗细、用字的大小,以及以欹求正、虚实相生的处理手法,都映射出作者情绪跌宕起伏的变化。

《丧乱帖》是包括《二谢帖》《得示帖》在内的摹写于一纸的三件王羲之手札之一,收藏于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

潇湘卧游图

《潇湘卧游图》,这幅画也是国宝级的,它也是南宋时期的画作。圆明园以后流失到日本的,收藏地是东京国立博物馆。

这一幅历经劫难的山水画,作为十二世纪末,从北宋迈入南宋,富有融合与转型意义的“潇湘”主题山水画代表作品之一,仍受美术史学者的重视。

南开大学文艺美学博士生王鹤《流失的国宝:世界著名博物馆的中国珍品》:“此画中群山连绵不绝,其景其情令人感叹。感叹其境美中蕴壮美,也感叹画家高超的技法。”

汉委奴国王金印

第三名是汉委奴国王金印。

1784年,在日本九州福冈县岛上,一个农夫在大石头下发现了一枚金印,遂上缴官府。金印刻有“汉委奴国王”五个汉字。它的出土,轰动了当时日本朝野。

这一方印章,就能够很明确的说明了。古时的中国和日本,早在东汉年间,就已经是朝贡之间的关系了。

后汉书中间也有记载,就是汉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于印寿。这个就明确的就说明了日本,在东汉时期,已经是中国的一个附属国了。

1922年,日本政府在金印出土地刻石立碑:“汉倭(同委)奴国王金印发现之处” 。此印现藏福冈市美术馆。

曜变天目茶碗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当茶文化在宋朝达到顶峰时,各种衍生品传到国外后,不少竟成为国宝,而曜变天目茶碗正是其中之一。

宋朝的曜变天目茶碗,属于黑瓷的一种,原产于福建建阳窑。由于在烧制过程中涂釉流动的特殊原因,在碗的内壁形成特殊的“曜变斑”,看上去就像一颗颗星星,因而得名“曜变天目”。

独特的花纹,让这种瓷碗看上去神秘莫测,一被烧制出来就风靡一时,就连当时的宋朝皇室,也将其当做御用茶具使用,因此成为“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

曜变天目茶碗几番辗转,到了三菱集团总裁岩崎小弥太手中,但他认为这只碗是“天物”,自己根本不配使用,只敢用作观赏,所以终其一生,他都没用这只碗喝过一口茶。

如今,这只曜变天目茶碗被日本的静嘉堂文库所收藏,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品,被当做日本国宝。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现今,世上仅存一把五弦琵琶,即唐代时期宫廷送给日本圣武天皇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因制作工艺精细,造型独特,使得日本圣武天皇对其珍爱有加。

到了公元756年,圣武天皇驾崩,根据遗诏,日本朝廷将这把五弦琵琶献给了东大寺,千百年来无人惊扰,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才得以保留至今。

传入日本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现藏于日本奈良市官内厅正仓院北院中,属御物等级文物。

正仓院中珍藏有无数奇珍异宝,光是极品乐器就有四五件之多,而这把五弦琵琶,正是该院的第一名品。

0 阅读:95

最先锋

简介:话社会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