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废长立幼是取乱之道?

景小河 2024-02-07 22:32:02

自古以来,废长立幼一直是王朝更迭、家族纷争的根源之一。继承制度不明确,继承人法理就会乱,导致诸子相争,其中各方都站队,拉拢,形成数个利益集团在互相争斗内耗,如果潜在继承人掌握兵权,更是会有内战可能,导致国家走向崩溃。

东汉末年,袁绍和刘表都犯了废长立幼的错误。袁绍去世后,袁谭、袁尚为了争权夺利而相攻,最后被曹操各个击破。

最主要的原因是立贤标准模糊,废长立幼总得有个理由啊,起码得说明太子无德,幼子有德才行,问题就来了,德的标准是什么?你有德,我还有德呢,你做得太子,我就做不得吗?

而嫡长子/嫡子/长子出生就定好了顺序。立嫡长子可以尽可能避免内耗引发的动荡与内乱,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一般情况下是最稳的。只要嫡长子不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倾斜资源培养一下还是能凑合用。

其次,嫡子的母系是门当户对。母系势力强大,天然盟友,是原始盟友。立幼往往是爱屋及乌,爱小妾爱幼子,妾往往在于貌,而不是门当户对。一般来说嫡子的外戚势力大于幼子外戚势力。废长立幼,往往意味着要清除原配妻子势力。

第二,幼子往往只有十几岁,还在被父母呵护。嫡长子不一样,二三十岁。十几岁的人,心智比二三十岁差太多。

“废长立幼”是“打破潜规则是取乱之道”,毕竟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总会形成一套常用的规则,随意打破这种规则,想造反的人就有借口了。

0 阅读:90
评论列表
  • 2024-02-16 16:20

    嫡长子继承制是依赖既定年龄优势。因为幼子出生时身份已定,只需教化服从,有个词叫长兄如父,教个小孩子不难吧。[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