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王蕊被一阵窸窣声惊醒。借着月光,她看见婆婆正蹑手蹑脚地推开卧室门,怀里抱着枕头和薄被。老人轻车熟路地在床边的爬爬垫上铺好被褥,全然没注意到儿媳惊愕的目光。
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了。自从入伏以来,为了省电费,婆婆就养成了半夜"蹭空调"的习惯。六十五岁的张桂芳总说:"开两个空调太浪费,一个月得多花两百多块电钱。"但王蕊心里明白,这远不只是电费的问题。
"妈,您怎么又......"王蕊压低声音,生怕吵醒身旁熟睡的丈夫刘宇川。
"嘘——"婆婆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你们睡你们的,我就在这儿躺会儿。"说完便自顾自地躺下,很快响起了均匀的鼾声。
王蕊盯着天花板,睡意全无。她想起早上换衣服时婆婆突然推门而入的尴尬,想起深夜夫妻亲热时门外传来的脚步声,更想起丈夫那句"她年纪大了,别计较"。空调的冷风吹得她打了个寒战,但心里的燥热却怎么也压不下去。
第二天早餐桌上,王蕊再次委婉提议:"妈,现在空调都是变频的,其实不费电......"
"你们年轻人不懂,"婆婆打断她,手里的筷子敲着碗边,"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啊!"
刘宇川低头扒饭,假装没听见这场对话。王蕊知道,指望丈夫调解是没戏了。
夜深人静时,王蕊想到了一个主意。她悄悄把爬爬垫卷起来塞进衣柜,然后在原本铺着垫子的地方摆满了瑜伽球、哑铃等健身器材。当熟悉的推门声再次响起时,她故意翻了个身,听见婆婆在黑暗中绊到哑铃的闷响。
"哎哟......"婆婆小声嘀咕,"这地儿怎么这么乱......"
第二天,婆婆破天荒地打开了次卧的空调。王蕊在家庭群里发了条消息:"妈,这个月电费我来交。"配图是一个笑脸表情。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这样悄然落幕。但王蕊知道,在传统与现代、节俭与舒适、亲密与隐私之间,中国家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像网友说的那样:再亲近的关系,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边界感。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