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白居易这首诗,才是真正的经典,短短20个字直入心扉

槐序姑娘本人 2023-12-20 17:59:23

古诗词也可以很有趣

01.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这是白居易19岁时,写给初恋湘灵的诗,当时湘灵只有14岁,温婉娉婷,美若水仙。

但他们之间的故事,却是异常曲折,以至于白居易37岁才结婚,整整等了她18年。

湘灵是农家女,白居易祖上世代为官,门不当户不对,所以白居易的母亲不肯让白居易迎娶湘灵。

尤其是,白居易15岁就因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名满两京,未来前途无量。

27岁时,白居易要进京考取功名,离家前曾向湘灵提过亲,但是白母依旧横加阻拦。

29岁时,白居易中进士,归乡省亲,再次提出想娶湘灵过门,这一次白母更狠,都没有让白居易去见湘灵最后一面,就匆匆把家迁到了洛阳。

当时正赶上冬至,因此白居易写下了我们今天要讲的这首诗。

一起欣赏。

02.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白居易

《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指女子艳美的资质, “湘灵”

无由:没有办法,无可奈何

衾,被子。寒衾:冰凉的被子

下面我们再深度解读一下这首诗。

03.

冬至,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因此又被称为“亚年”。

也就是说,冬至一至,2023年就要走到了尽头,今年还有没实现的愿望,要赶紧去实现了。

古人有云:冬至大如年。

《汉书》也有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以此,冬至是一个吉祥的日子,这一天黑夜最长,太阳南行到极致,直射南回归线,自冬至这天起,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所以白昼越来越长,阳气逐渐回升。

当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北方还要经历漫长的寒冷,所以要注意保暖、防寒。

下面我们接着解读白居易这首诗。

04.

诗文大意可解为:

湘灵如此美丽,让我念念不忘,奈何思念至深却无法相见,适逢冬至,连棉被都冷得无法挨身,于是这份思念之情就更重;

曾几何时,我们还相依相偎,一起取暖,今天却要经历最漫长的一个冬夜,更何况我们都是因为相思,而无法入眠之人。

白居易这首诗,写得情真意切,他11岁就搬到了符离,结识了7岁的湘灵,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他们一起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18年的相处,已经把当成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然而天妒良缘,命运的天平并没有向他们倾斜,一对大好鸳鸯就这样被生生拆散。

所以白居易写了很多诗给湘灵,这首只是许多相思中的一首。

“寒衾不可亲”之句,既表达了天气,也加深了离情之苦,原本冬至要酿米酒、包饺子、煮汤圆,为团圆之日,可是此时此刻,他们却天各一方。

于是,这寒冷更悲,这寒冷更痛。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冬至夜最长,本来相思无尽处,如今更是孤枕难眠,尤其白居易想到湘灵也会如此想念自己,心中悲戚之感就更甚。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05.

白居易37岁时,他的母亲以孝道相挟,逼他娶了同僚杨虞卿的妹妹杨氏,他婚娶的年纪,放到现代也属于晚婚,可见白居易对湘灵的感情。

公元815年,44岁的白居易被贬江州,赴任途中白居易偶遇了四处漂泊的湘灵父女。昔日恋人抱头痛哭,但白居易属谪官,急于到江州报到,所以这一次邂逅也是匆匆,为此白居易写下了: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到江州以后,白居易派人去寻找湘灵,可以再也没有了她的踪迹,于是这段11岁相识,44岁结束的感情,就这样走到了终点。

多年以后,白居易想起湘灵,又写了一首《感镜》: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这面镜子,是他们第一次别离时,湘灵送给他的,白居易视若珍宝,从未拿出来用过。可是等他再拿出来时,自己已经两鬓染霜,天涯陌路了。

所以,我们都要学会珍惜,惜人惜缘惜福,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一次转身,就成了永远。

3 阅读: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