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普通人一年攒个两三万都很难?|兑泽科技教育

兑泽科技 2025-04-29 21:24:21

最近我在抖音上看到个评论特别扎心,有个小伙子说毕业三年拼命工作,结果年底算账连两万块都存不下来。这事儿让我突然想明白个道理:咱们这代人存钱难,真不是因为我们不会过日子,而是整个社会规则就没给普通人留活路。

先说说存小钱这事儿有多不靠谱。老一辈总爱教育我们"积少成多",比如每月挣五千存两千,一年就能攒两万四。听着挺合理是吧?但现实情况是,现在随便出个意外就能把这钱掏空。我老家有个亲戚在事业单位干了二十多年,省吃俭用存了二十多万,结果去年得场大病直接清零。这种故事身边真不少见,现在去趟医院比去奢侈品店还烧钱。

更扎心的是,现在根本连每月固定存钱都做不到。工资到账还没捂热乎呢,房租水电扣掉两千,吃饭交通又干掉一千五,剩下那点钱都不够应付突发状况。上个月我同事就因为电动车被偷,修手机屏又碎了,两千块存款说没就没了。现在的物价涨得跟窜天猴似的,三十年前两百块能养活八口人,现在去趟超市买点日用品就没了。真不是年轻人乱花钱,是钱这玩意儿越来越不值钱了。

说到这儿要捅破个残酷真相:整个社会规则就是专门欺负穷人的。咱们从小被教育"好好学习找好工作",结果真去打工才发现掉进大坑了。老板们就像吸血鬼,你干活越卖力他们赚得越多。就像快递小哥,你想多赚就得拼命接单,可接得多了平台就给你派便宜单子,累死累活也挣不着钱。这不就是现代版"驴拉磨"吗?你转得越快,脖子上那根绳勒得越紧。

这让我想起马克思说的"剩余价值",说白了就是老板从你身上扒层皮。比如你给公司创造十万利润,能分你五千块都算良心了。但要是你自己干,哪怕只赚一万块,这钱可都是实打实进自己口袋的。现在明白为啥打工永远发不了财了吧?你就是颗螺丝钉,还是随时能换的那种。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我观察身边能存下钱的朋友,基本都走这三条路:

第一招叫"睡后收入"。

不是让你去睡觉赚钱,是搞点不需要时刻盯着也能来钱的副业。比如我表妹在闲鱼倒腾二手货,每天下班花半小时拍照上传,一个月能多赚两三千。还有个哥们更绝,把自己考公经验写成电子书挂网上卖,三年卖了八千多份。

第二招是"空手套白狼"。

别误会,不是让你去诈骗。现在互联网时代,零成本创业的机会真不少。认识个宝妈在家做手账教程发小红书,攒了五万粉后接广告,现在比上班工资还高。还有个外卖小哥业余拍探店视频,现在都成本地美食达人了。

第三招最狠,叫"薅平台羊毛"。

各大平台为了抢流量都在撒钱,会玩的人真能赚到。比如有人专门帮人砍价赚佣金,有人发布需求信息帮助别人解决需求,有人做影视剪辑靠播放量分成。我邻居大爷退休后玩短视频教种花,现在光直播打赏都比退休金高。可能有人要杠:"我每天加班到十点哪有时间搞这些?"这就是问题关键了——打工只能保证饿不死,想翻身必须另谋出路。不是说马上辞职创业,而是用碎片时间慢慢积累。比如每天早起半小时学剪辑,通勤路上研究平台规则,周末抽两小时研究新项目。

记住两个关键点:一是选门槛低的,别一上来就投钱;二是找能持续产生收益的。

比如做知识付费,花一周时间录好内容,之后每卖出一份都是纯利润。这可比送外卖这种用时间换钱的模式强多了。再说个真实案例。我同学在五线城市当文员,月薪三千五。去年开始做"代找电子书"的生意,就是在知乎回答"哪里能找到XX书电子版",然后私信收费代找。现在靠这个副业月入过万,比主业挣得还多。这生意成本就是台电脑,连办公室都不用租。

当然不是鼓励大家都要去搞副业,关键是转变思维。打工就像给地主种田,收成再好粮食也是地主的。自己搞项目就像开荒种自留地,虽然开头辛苦,但收成全归自己。现在互联网就是最好的开荒工具,零成本试错,失败了顶多浪费点时间,成了可能就是人生转折点。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存钱这事儿就像减肥,光靠节食(省钱)肯定痛苦还容易反弹,关键得提高代谢(赚钱能力)。当你的收入管道多到花不完的时候,存钱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别被"精致穷"洗脑,也别信什么"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毒鸡汤,两手抓才是硬道理。从今天开始,每天抽一小时琢磨怎么用互联网放大自己的价值,说不定明年这时候,你已经在烦恼该换哪个银行卡存钱了。

点赞、关注不迷路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