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最火的哥本哈根风,凭啥比极简法式还出圈?

乐志说时尚穿搭 2025-04-29 06:44:44

刷了三天小红书,发现今年夏天的穿搭关键词全被“哥本哈根风”承包了!

打开时尚博主的街拍,不是宽松亚麻衬衫配阔腿裤,就是奶油色针织搭乐福鞋,评论区全是“这风格也太舒服了吧”“终于找到不费劲的高级感了”。

到底啥是哥本哈根风?

为啥它能在极简、法式、老钱风里杀出血路,成了今夏顶流?

比极简松弛,比法式自在,它把“舒服”穿成了高级感

说哥本哈根风是“反精致主义”的胜利,一点不为过。

对比极简风的冷硬中性,它在基础款里藏了小心机——比如一件廓形白衬衫,极简风可能追求绝对垂坠,哥本哈根风却会选带点亚麻纹理的面料,袖口松松挽起两折,多了份“刚从家里随便抓了件衣服”的慵懒;比起法式风的修身勾勒曲线,它更爱阔腿裤、oversize西装这些“藏肉神器”,上周刷到个博主穿藏蓝牛仔阔腿裤配修身白T,宽大裤管走路带风,反而把腰臀比衬得更自然,评论区全是“这才是普通人能驾驭的时髦”。

颜色上它更是“反套路”高手。

法式风爱用正红、墨绿这些浓艳色抓眼球,哥本哈根风却把“低饱和度”玩到极致:奶油白、卡其色、浅咖色像被阳光晒过的旧报纸,连同色系搭配都能穿出层次——比如白色无袖衬衫配同色长裙,脚踩一双咖色凉鞋,看着素得像杯白开水,却越看越有味道。

有次在优衣库试穿新上的亚麻系列,导购大姐说:“现在年轻人就爱这种‘不费脑子’的配色,搭错了也不丑,出门五分钟就能搞定。”

从T台到街头,它藏着当代人最缺的“松弛感”密码

哥本哈根风的爆火,其实早有预兆。

今年圣罗兰春夏秀场被雨水浸透,模特穿着大廓形西装信步而来,那种“风雨里也从容”的气场,和哥本哈根风的“松弛但不松散”不谋而合。

时尚圈早就看透:后疫情时代,大家穿衣服不再为了“惊艳”,而是“舒服到能跑能跳能坐地铁”。

就像优衣库今年春夏主推的“哥本哈根春日”主题,亚麻系列用了尼龙混纺、法国麻、棉麻三种面料,摸起来清爽不起皱,穿去公园遛弯能透气,挤早高峰也不怕蹭脏,试衣间里好多阿姨边摸面料边说:“这才是过日子的衣服。”

更戳人的是,它暗合了当代女性的穿衣心态转变。

以前看法式博主,总觉得“耳环必须戴珍珠,口红不能沾杯”,现在连甜妹博主Jenny Walton都开始穿大码西装配领带——不是要装酷,而是“我舒服了,全世界才好看”。

上周和闺蜜逛街,她指着橱窗里的廓形衬衫说:“以前我穿修身裙总担心显小肚子,现在套上这种宽松衣服,反而敢抬头挺胸走路了。”这大概就是哥本哈根风的魔力:衣服不再是束缚身材的工具,而成了托住生活的“安全网”。

它火的从来不是穿搭,是“不被定义”的生活态度

说到底,哥本哈根风火的从来不是几件单品,而是一种“不较劲”的生活哲学。

就像北欧人常说的“hygge”(舒适愉悦的状态),他们穿衣服不是为了“符合某种风格”,而是“让自己在衣服里呼吸”。

我有个同事最近学这风格,把压箱底的阔腿牛仔裤翻出来,配件旧白T,脚踩双人字拖就来上班,结果被全组夸“今天状态特别好”。

她后来跟我说:“以前总觉得上班要穿得精致,现在发现,当你不再盯着镜子调整领口,反而能更专注地和客户沟通。”

这大概就是哥本哈根风给我们的启示:真正的时髦,从来不是追着趋势跑,而是找到让自己“松弛”的那套穿衣逻辑。

就像优衣库在展会上说的“把哥本哈根的春日穿在身上”——不是要复制北欧街头的风景,而是把“舒服”“自在”这些最朴素的需求,重新放回穿衣的第一位。

这个夏天,不妨试试把衣柜里那些“好看但勒得慌”的衣服收一收,翻出那件最旧的白衬衫,搭条宽松牛仔裤,踩双平底鞋出门。

你会发现,当衣服开始“服务”你,而不是你“服务”衣服时,风里都带着自由的味道。

毕竟,最好的穿搭,从来都是“穿成自己”的样子啊。

0 阅读:76

乐志说时尚穿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