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配得上苦难,算不算强盗逻辑

暖阅一刻 2023-11-26 11:40:45

这几天,最令人感到无助的,就是那对回老家的年轻夫妇。

1

他们只是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结果却是无奈地逃离。还有极端的评价说:他们的苦难,配得上自己的认知。

这种论断的理由是,他们经济条件一般,买房是不自量力。

帮不上忙也就算了,哪怕为自己没买到无法按时交付的房子而庆幸也说得过去,但拿一个不可预知的结果去批判他人的认知,着实有些过分。

如果说给他们造成“苦难”的原因是贷款逾期,那还有得谴责,问题是他们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抱着美好的期待,为每月一次的房贷努力。结果却是自己的楼层,还是空气层。

对平凡而温暖的生活的向往,以及积极乐观的行动,不应该成为造成苦难的原因。

普通人需要规则,因为渴望受到规则的保护,也因此十分遵循规则。可规则从来只限制自己,往往又被外界打破。

烂尾楼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不管房能不能交,贷款必须得还,否则上征信;反观打破规则的地产公司,楼能盖完就交,盖不完就放那让它烂包,谁奈我何?

2

有句话这么说的:“如果未来资本主义(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复辟,老百姓要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房子烂尾了,居无定所钱照还,这算不算二茬罪?

不想遭罪要自救甚至“普度众生”?这真不行!

11月中旬,一对夫妇在镇政府的见证下,与开发商签订协议花2000万接手一个烂尾楼,历时六个月的时间完成后期建设。最终却被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刑事拘留。

有人调侃道:主要是吸储额度太小,和许家印一样弄银行的钱就没事了。

关于认知与苦难,之前看到一句话:这个民族的认知,配得上他们所受的苦难。

因为对象太宽泛,所以不会立马带入身份。但仔细想想,格外扎心。我们到底因为什么样的认知,才导致受不完的苦难?

吃亏是福、勤劳致富、百折不挠……苦尽甘来?

这么坚韧不拔的品质,为什么还要承受不堪之重?难道苦难,总会流向会吃苦的人?

3

对离开省会的夫妇而言,他们当下所要面对的“苦难”,不应该上升到认知方面。从宏观上来说,如果认知配得上苦难这句话成立,那可能会颠破很多正常的认知:

今年不景气房贷还不上,是不是该想想买了房反而过得不安稳了,或者说别怕上征信,全员上征信就不存在有征信了?

最近儿童医院就医难,是不是要反思一下生儿育女血脉传承是非必要的?

……

让认知觉醒的除了合格的教育,还有教训。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有些时候,苦难与认知是有关系的。随着人们认知的不断提高,或许在某个时刻,这一代年轻人就不需要面对非必要的苦果。

只是,多年以后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苦难,恐怕恰好配得上他们所对待的人民了。

0 阅读:46

暖阅一刻

简介:追热点,讲故事,用自己的想法观世事,愿能够给人点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