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行河南“宛”若春风拂万家

大河健康报 2024-04-03 09:01:21

大河健康报记者 吴文可 文 王晓伟 图

春风垂柳绿轩窗,细雨飞花湿帘幕。4月1日,“健行河南·科普惠民”志愿服务基层行南阳站首场活动暨开幕式在南阳师范学院举办,共同开启一场健康盛宴。

活动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河南日报社主办,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河健康报社承办,南阳市卫健体委、南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办。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副处长代国涛,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刘占峰,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长张强,大河健康报社副总编辑胡敏,南阳师范学院副院长朱其春,南阳市卫健体委二级调研员齐祖宏,南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刘旭等莅临现场。

01、搭建健康科普小阵地 点燃健康促进燎原火

古有大医四方救人,今有健康科普惠民。3月27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勇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健康素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河南经验”。河南积极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健康知识普及,扎实开展健康科普能力大赛等品牌活动,引导更多的医务人员投身科普活动,将科普大赛的成果转化为"健行河南·科普惠民"志愿行走进养老院、企业、学校,反响强烈,受到普遍欢迎。据悉,河南省健康科普能力大赛目前已举办五届,动员近6万名医务工作者走上健康科普舞台,实现了锻炼一支“好队伍”、发掘一批“好作品”、打造一个“好品牌”的目标,助力河南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7年的10.21%提升至2023年的30.33%。为推进河南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河南科普品牌影响力,推动卫生健康行业科普惠民,自2023年起,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策划组织了“健行河南·科普惠民”志愿服务基层行活动。健行河南·科普惠民志愿服务基层行漯河站精彩回顾↓

事行,必精于细;事成,必落于实。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副处长代国涛表示,什么是细?我们将健康科普能力大赛的获奖作品重新包装、精细打磨;什么算实?组建一支“健康文艺小分队”走近基层,深入城乡社区、医院、学校、企业、机关等地,实实在在地为群众送去健康知识,搭建起健康科普小阵地,点燃燎原星火。

“健行河南·科普惠民”志愿服务基层行南阳站活动为期两天,组织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娄政驰、徐亚辉以及来自河南省健康科普能力大赛中的优秀选手,走进南阳师范学院、宛城区泥营社区、光武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卧龙电器南阳防爆集团有限公司,为广大学生、老人、职工献上一份诚意满满的健康大礼包。

健行河南·科普惠民志愿服务基层行南阳站现场↓

02、“四进”南阳基层一线 健康科普零距离

进学校:南阳师范学院

“中医强调春捂秋冻,那么春捂该捂哪些位置?又该捂到何时呢?”4月1日下午,在南阳师范学院,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娄政驰从中医角度,为现场师生重点讲解了春季穿衣、饮食的养生要点。

“社会上对老年人养生保健的关注度比较高,但对年轻人的养生保健关注度比较低,基于此,我想给大学生们讲一讲春季如何穿衣、吃饭。”娄政驰说。

娄政驰介绍,春“捂”的重点在于做好手腕、腰部、肚脐、小腿及双脚保暖。“‘捂’的最佳时机在天气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的24~48小时。”若昼夜温差大于8℃,也需要“捂”。即使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尤其是体弱的孩子和老人。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才可以“不捂”。在春季具体穿衣方法上,娄政驰推荐“下厚、上薄”。中医养生理念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下厚”利于春阳之气生发,“上薄”可防阳气生发太过。“我看到许多同学已经穿上了短裤,现在昼夜温差较大,这样穿可不对!”娄政驰说。

至于春季如何正确饮食,娄政驰表示应以养阳为先、增甘少酸为原则。“春之气为少阳之气,因此可适当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五辛菜’,也就是葱、蒜、韭菜、洋葱等。”娄政驰表示,春季还可以吃一些健脾益胃、补中益气的食物,如山药、大枣等。

进社区:南阳市宛城区仲景街道泥营社区

“众所周知,酒驾危害极大,‘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可不是开玩笑的。还有一类行为也很危险,但大家可能并不了解,那就是药驾。”4月1日晚,随着主持人的介绍,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崔宝月、郭玥阳通过健康科普节目《马里奥赛车之药驾风波》,向宛城区仲景街道泥营社区的居民介绍了药驾的危害。

药驾是指开车前服用了某些药物,导致头晕、瞌睡、视物模糊、情绪失控等症状,进而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在现实世界中,就有一辆重型卡车的驾驶员服用了两片感冒药,结果半小时后入睡,导致了与前面六辆车连环相撞的惨烈事故。” 影响安全驾驶的常见药物分别包括抗抑郁药、抗过敏药、镇咳药、降压药、降糖药、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药等七大类。那该如何避免药驾呢?崔宝月、郭玥阳给观众们支了两招儿:第一招:先声夺人。在开药前提醒医生,我待会要开车。第二招:承前启后。在服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有没有“头晕、困倦”的不良反应、有没有“驾驶慎用”的提醒。在服用药物之后,休息足够时间,等药物代谢后再出行。

进养老院:光武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经常听到有人说‘开饭啦,快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啦’?”4月2日上午,在光武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来自郑州中康医院的王丽娟、刘海霞、张露霞、王慧娇通过健康科普节目《吃货的“雷区”》向在场观众介绍了日常饮食的注意事项。

王丽娟介绍,口腔和食道比较娇嫩,能承受的食物温度最合适的范围为10℃~40℃,勉强能耐受的温度在50℃~60℃,而65℃以上的食物则会造成烫伤。世界卫生组织(WHO)警告,进食65℃的食物有致癌的风险。

“饮食与健康密切相关,选择这个话题进行科普,就是为了满足民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王丽娟表示,参加本次活动,她不仅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深入基层一线,深感群众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健康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贡献一份力量。”王丽娟说。

进企业:卧龙电器南阳防爆集团有限公司

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强调了睡眠的重要性。4月2日下午,在卧龙电器南阳防爆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徐亚辉以《健康睡眠 人人共享》为题,为现场观众讲解如何科学管理睡眠。“作为一名睡眠医学科的医生,我在临床上经常接触失眠患者,其中一些患者因为不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导致从短期失眠变成了长期失眠,因此我选择睡眠管理进行科普,希望能帮助大家拥有更好的睡眠。”

徐亚辉介绍,充足的睡眠对人体有诸多好处,包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延缓衰老、调节情绪、促进发育等。徐亚辉表示,科学管理睡眠,包括睡眠时间管理、睡眠习惯管理、非睡眠时间管理、睡眠的生活管理以及失眠的自我管理五个方面。

人类的最佳睡眠时间为晚上10时~11时至清晨6时~7时。但要注意,不要一味地追求睡眠时间,而要追求睡眠质量,以第二天白天精力充沛、神清气爽、没有觉得不舒服为宜。

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形成良好的生物钟十分重要。徐亚辉建议大家确定自己的上床睡觉和起床的时间,无论睡眠如何,都要按时上床睡觉或起床。在非睡眠时间管理方面,她建议大家给自己定一个规定,不睡觉不要上床、上床就是睡觉,同时做到白天不睡觉,也不要总躺在床上或者总打瞌睡,这样晚上才会有好的睡眠。

一些生活习惯的细节对睡眠也很重要。如白天不要饮用茶叶、咖啡等容易兴奋的食物,晚上不要吃得过饱、做剧烈的运动或看令人激动的电视节目。对于失眠患者,徐亚辉建议入睡时要放松心情,保持卧室环境安静、舒适。同时,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进食、看电视及思考复杂问题等。此外,她提醒大家,在入睡困难时不要企图通过喝酒帮助睡眠。

03、科普当先 助力健康河南建设

张强在活动现场和大家一起做健康操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长张强表示,如何拥有婴儿般的睡眠?影响安全驾驶的常见药物有哪些?吃火锅的时候如何避免食管烫伤……“健行河南·科普惠民”志愿服务基层行活动以一种创新且富有成效的方式,将日常容易被大众忽略的健康素养知识融入到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作品、互动体验中,使广大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掌握健康知识,实现了健康科普的普及化和实用化,这种创新的方式将继续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

南阳市卫健体委二级调研员齐祖宏表示,本次活动深入基层、走向群众,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鲜活的健康科普知识、传播先进的健康思想文化,对推动广大群众提升自身健康素养,学会自我健康管理,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义深远。

南阳市宛城区仲景街道泥营社区党委书记王星武表示,花开灿烂靠阳光,人生幸福靠健康。各位老师和专家把健康小知识融入情景剧中的讲座,益民、惠民、助健康,帮助居民树立健康理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健康环境。目前,“健行河南·科普惠民”志愿服务基层行活动已先后走进郑州、漯河、南阳基层一线,后续还将前往洛阳等地,把优秀健康科普作品与健康生活理念带到群众面前。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