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门洛帕克,2025年4月27日——全球科技巨头Meta Platforms宣布对其元宇宙核心部门Reality Labs进行深度重组,旨在整合资源、提升效率,并加速元宇宙与可穿戴设备的协同发展。此次调整涉及部门拆分、团队优化及战略重心转移,标志着Meta在元宇宙战略进入新阶段。
重组核心:拆分两大部门,聚焦核心赛道根据Meta首席技术官安德鲁·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发布的内部备忘录,Reality Labs原架构被拆分为两大核心部门:
元宇宙部门(Metaverse)整合Quest系列头显产品线、虚拟社交平台Horizon及底层技术支持团队,专注构建沉浸式虚拟世界。持续优化MR(混合现实)软件平台,未来两年将聚焦于提升跨设备体验一致性。
可穿戴设备部门(Wearables)涵盖Ray-Ban Meta智能眼镜、AR眼镜原型及配套AI技术,探索“AI+硬件”的商业化路径。部门负责人亚历克斯·希梅尔(Alex Himel)透露,下一代AR眼镜代号“Orion”已进入最终测试阶段,计划2027年发布。
裁员与资源整合:削减冗余,强化核心此次重组伴随超百人裁员,主要波及:
Oculus Studios内容团队:部分VR游戏及《Supernatural》健身应用开发人员被裁,Meta承诺维持Quest生态内容更新,但将优先合作第三方工作室。
硬件运营部门:优化供应链管理职能,以应对Quest 3出货量不及预期的现状。
收购工作室整合:2021年收购的VR健身应用开发商Within遭团队缩减,但Meta强调将继续支持《Supernatural》更新。
Meta发言人表示,被裁员工可申请内部转岗,但行业分析指出,频繁架构调整可能影响VR内容生态稳定性。目前,Meta仍运营着8家被收购的VR工作室,包括《Beat Saber》开发商Beat Games。
战略转向:AI驱动,可穿戴设备成新引擎重组背后是Meta对业务逻辑的重大调整:
AI赋能硬件:将Facebook AI研究院(FAIR)并入Reality Labs,推动AI与XR设备深度融合。Ray-Ban Meta眼镜因AI功能(如实时翻译、物体识别)销量突破百万副,2023年Q4出货量达30万副,远超前代产品。
盈利压力倒逼:Reality Labs 2023年亏损161亿美元,2024年Q1亏损38.5亿美元。扎克伯格曾坦言,元宇宙业务需到2030年才可能盈利,短期需依赖智能眼镜等硬件回血。
应对竞争:苹果Vision Pro的发布促使Meta调整策略,将资源向轻量化AR设备倾斜,以抢占消费级市场。
行业影响:元宇宙路径分化,硬件生态重构此次重组释放多重信号:
元宇宙从“概念”转向“产品”:Meta将Horizon平台定位为“空间操作系统”,但需解决用户活跃度低的难题。
可穿戴设备成AI载体:博斯沃思称,Meta目标是打造“能理解物理世界的AI助手”,智能眼镜被视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入口。
生态开放策略:Meta向第三方厂商开放VR操作系统Horizon OS,试图通过硬件多样化扩大市场占有率。
未来挑战:平衡长期投入与短期盈利尽管Meta重申对元宇宙的承诺,但分析师指出,其仍面临三大考验:
内容生态依赖第三方:Quest平台超60%内容由外部工作室提供,如何平衡合作与自研?
AR眼镜技术瓶颈:全息显示、续航等问题仍待突破,代号“Orion”的AR眼镜能否如期量产?
监管风险:2023年收购Within曾遭美国FTC反垄断诉讼,未来并购或受阻。
Meta的重组折射出科技巨头在元宇宙赛道上的共同困境:在技术成熟度、商业化路径与资本市场耐心之间寻找平衡点。随着AI与硬件加速融合,这场始于虚拟世界的革命,或将由一副眼镜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