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成都市民王女士(化名)通过某电商平台便利店下单购买消毒液和避孕套,由外卖骑手配送至春熙路某小区。据当事人描述,男配送员送达时投来异样目光,完成配送后竟发送短信称:"12只,注意身体哦,美女。"该信息包含其加密手机号,引发隐私泄露质疑。
事件暴露出即时配送行业的监管漏洞。专业人士指出,平台需完善配送员权限管理,建立敏感商品配送预警机制。目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泄露配送信息,违规者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
4月25日,成都市民王女士(化名)通过某电商平台便利店下单购买消毒液和避孕套,由外卖骑手配送至春熙路某小区。据当事人描述,男配送员送达时投来异样目光,完成配送后竟发送短信称:"12只,注意身体哦,美女。"该信息包含其加密手机号,引发隐私泄露质疑。
事件暴露出即时配送行业的监管漏洞。专业人士指出,平台需完善配送员权限管理,建立敏感商品配送预警机制。目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泄露配送信息,违规者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