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2月中国自美国进口LNG为6.57万吨,环比1月的19.42万吨减少12.85万吨,同比去年的6.95万吨相对持平。而今年3月,中国自美国进口LNG为0,去年同期为41.25万吨。4月美国LNG到货量也为0。

中国暂停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LNG)这件事,表面上看起来像是简单的贸易摩擦,但背后藏着能源安全的大棋局。
自从中国对美国LNG加征15%的关税,之后又叠加到49%,美国天然气到岸价直接涨到每百万英热单位18美元,比卡塔尔货贵出30%。价格一倒挂,中国买家立马转头——3月和4月美国LNG到货量直接清零,连原本计划运往中国的货船都半路改道去了孟加拉国。

这种断崖式下跌早有预兆。去年美国LNG在中国市场占比只剩6%,远低于2021年的11%。今年前两个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LNG同比暴跌96%,6.57万吨的进口量还不够一艘大型运输船装满。但神奇的是,国内天然气市场居然没出乱子——国产气产量一季度猛增4.25%,管道气进口量多出12.31亿立方米,硬生生填平了LNG进口减少的缺口。就连印尼一个月多送的33万吨LNG,都够顶美国过去一个月的平均供应量。
美国这次算是撞上了铁板。墨西哥湾沿岸那些投资百亿美元的LNG终端扩建项目,原本指着中国当“大客户”,现在全成了烫手山芋。13份签到了2049年的长期合同,中国企业已经开始重新谈判甚至转卖欧洲,气得美国能源商直跳脚。更扎心的是,中国转头就签了澳大利亚15年长协,卡塔尔供货量直接冲到全国进口量的32.85%,俄罗斯管道气还趁机涨了3.29%。

这场能源博弈最精彩的还不是当下。国内化工厂的操作员现在盯着屏幕就能管生产线,AI系统自动调节参数让能耗降了15%。港口里,国产LNG运输船正在试航,未来五年要造30艘破冰船级的大家伙,连北极航线都能跑。
说到底,中国敢对美国LNG说“不”,靠的不是意气用事,而是手里攥着的三张王牌:自家越产越多的天然气、四通八达的全球采购网,还有正在崛起的绿色技术。当别人还在争论“能源危机”时,中国已经悄悄改写了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