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煤化工“地下管网”开工!榆林化学二期开启绿色能源征程

新筠评国际 2025-03-10 12:35:20

3月5日,陕西榆林荒漠深处,随着全厂一级地下管网工程第一根管道的铺设,总投资超千亿的榆林化学二期一阶段项目正式迈入建设实施阶段。这一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煤化工项目,以“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为核心,正从蓝图加速落地为实体,标志着我国煤化工行业向高端化、低碳化转型再进一步。

地下管网开工:45个里程碑的首个攻坚战

作为项目建设的“中枢神经”,全厂地下管网承载着水、电、气等能源介质的输送重任,是保障未来32套装置安全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此次开工的一标段工程,需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完成超100公里管线铺设,精度误差需控制在毫米级。

“这是继场地平整后的首个关键节点,更是2025年项目推进的‘开门红’。”项目负责人表示。按照计划,管网工程将为5月启动的地面装置建设铺平道路,而全周期45个里程碑节点中,已有12项技术方案通过国际权威认证。

技术突围:9台航天炉改写煤化工逻辑

项目核心工艺采用9台单炉投煤量3,500吨级的航天粉煤气化炉,创下全球煤化工领域单线规模纪录。该技术将煤炭转化效率提升至85%,较传统技术提高15个百分点,且合成气有效成分(CO+H₂)浓度超90%,为下游高端材料合成奠定基础。

通过“煤→合成气→烯烃/芳烃→新材料”的全链条设计,项目每年可将1,500万吨煤炭转化为超400万吨聚烯烃、芳烃等高端化工产品,推动煤炭从燃料向航空航天材料、医用高分子等领域的价值跃迁。

绿色基因:百万吨碳捕集+废水零排放

在环保领域,项目设立行业新标杆:配套建设国内最大煤化工CCS装置,年封存二氧化碳超100万吨,相当于植树900万棵;采用分级处理+膜分离技术,实现废水100%回用,节水能力较传统工艺提升50%;污染物排放执行严于国标30%的“超低标准”,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控制在15mg/m³以内。

万亿产业链的“第一块基石”

作为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核心项目,二期工程投产后,榆林将形成从煤炭开采到高性能材料的完整产业链,预计带动周边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其自主研发的煤基芳烃技术,更将助力我国突破对进口PX的依赖,重塑全球化工原材料供应格局。

从地下管网的毫米级精度,到百万吨碳捕集的生态担当,榆林化学二期诠释着新时代煤化工的内涵——它不仅是能源转化的工厂,更是技术攻坚的战场、绿色革命的试验田。随着45个里程碑逐个点亮,这座“超级工厂”正将黑色煤炭,转化为中国高端制造的“金色钥匙”。

0 阅读:33

新筠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