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透气的“世纪之布”e-PTFE制备工艺

锂电数码书 2025-04-30 04:48:46

前言

聚四氟乙烯(PTFE)具有特殊的螺旋结构。在PTFE分子中,氟原子形成一个螺旋形外壳,将碳包覆在内。惰性的螺旋形全氟外壳保护PTFE主链不受外界试剂侵袭。由于其特殊的结构,PTFE表现出高度的化学稳定性、耐蚀性、耐高低温性、耐老化性等,被誉为“塑料之王”,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医学、机械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但是PTFE也存在抗蠕变性和压缩回弹性差、易磨损、强度低等不足。这大大限制了其应用。

为了解决这些不足,提高PTFE的综合性能,通常对PTFE进行改性。常用的改性方法有填充改性,表面改性,共混改性,膨体改性等。近年来,膨体改性发展迅速。尽管e-PTFE较聚四氟乙烯发生了结构改变,但是仍然保留着其优良的性能,同时由于抗蠕变性,耐磨损性的提高拓宽了它的应用范围。

e-PTFE的制备

①拉伸法

美国Gore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发明拉伸法制备e-PTFE,并将该方法沿用至今,成为制备e-PTFE的主要方法。如图所示,先将PTFE树脂与液体助挤剂按比例均匀混合,然后在较低压力下将糊状物料压制成初坯,将初坯推挤成预成型品后压延成片状,通过加热除去助挤剂,然后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单向或多向拉伸。最后在熔融温度以上进行热定型,待冷却至室温后得到e-PTFE材料。

加入助挤剂可以减小树脂颗粒之间,颗粒与设备之间的摩擦;压制初坯可以排除物料中的空气,使材料更密实;推挤与压延使材料强度更高并出现一定量具有取向的纤维;拉伸时,一部分树脂被拉伸成纤维,另一部分形成结点,纤维由结点发散,交叉形成空隙,构成e-PTFE的网状结构。

②成孔剂法

成孔剂是多孔材料制备过程中常见的添加剂。将成孔剂与膜的前体材料均匀混合制成初坯,然后除去成孔剂,就会形成孔隙。去除成孔剂的常见方法是烧结和化学侵蚀。

成孔剂的选用十分关键。研究发现,e-PTFE材料的性能与成孔剂的化学组成、含量都有关系密切。成孔剂的选用不仅影响膨体改性的效果,还会影响到PTFE树脂的成型加工工艺。

③纺丝法

静电纺丝技术常被用于制备e-PTFE纤维多孔膜。与拉伸方法不同的是,静电纺丝膜的孔隙是通过纤维积聚而成,而拉伸膜的孔隙是通过PTFE原纤维连接的结点组成的多孔网状结构。通过静电纺丝法控制纤维膜的厚度、孔隙率和纤维直径相对容易。静电纺丝过程中的添加剂也会影响膜的性质。为了获得纯PTFE多孔膜,需要将添加剂除去。

乳液纺丝法也可用来制备e-PTFE多孔膜,通常是将PTFE乳液和黏胶或聚乙烯醇水溶液等混合制成纺丝液,然后通过干/湿纺丝法进行纺丝,成型的纤维经过干燥和烧结,除去载体;最后经过拉伸,得到纤维膜。但该方法载体用量大,损耗多,纺丝原液稳定性也相对较差。

e-PTFE的应用

①防水透湿织物

e-PTFE薄膜防水透湿层压织物首先由美国Gore公司研制成功。后来该面料被广泛应用于军用民用领域,被誉为“世纪之布”。这种面料一般是以锦纶或涤纶机织物作表层,锦纶的经编织物作里层,e-PTFE薄膜作中间层,经过层压方法而制成的三层织物。e-PTFE织物的防水性能是由它的性能与结构共同决定的。一方面,e-PTFE的表面能低,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远大于90°,e-PTFE表现出极强的疏水性,因此不易被水润湿。

另一方面,e-PTFE薄膜的微孔直径极小约为2μm,约是水蒸气分子直径5000倍,小水滴分子直径的1/200,水滴无法透过薄膜但水蒸气可以通过,所以e-PTFE织物防水又透气。由于其孔洞排列不规则,可以防风,耐磨性也相对较强。同时由于e-PTFE纤维呈现的高强度、低收缩、不粘性、抗紫外老化等优良特性,使其成为了户外运动服装的首选面料。除此之外它还常被制成消防服,宇航服、医用手术服、军用作战服、睡袋、轻便帐篷等。

②建筑材料

高强度的e-PTFE膜还常被应用于建筑材料当中。与其他建筑织物不同,e-PTFE制品具有高透光率与弯曲灵活度。灯光设计师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光学特性提高结构的外观,透射和反射多色照明已被用于提供室内照明。e-PTFE纤维不会因为弯曲而损坏。这使它可以应用于开合式和临时性结构。而且由于e-PTFE的不黏性赋予了它自清洁功能,雨水就可以把它冲刷干净。若雨水的量不足以清洗积累的污染,肥皂、水和光可以成功地清除大部分杂质。e-PTFE材料使用寿命长,许多有名的建筑都会采用e-PTFE膜作为建筑采光顶的膜材料,例如我国的国家体育场“鸟巢”“水立方”,美国明尼波利斯体育馆等。

上海联净e-PTFE制备整体解决方案

上海联净公司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薄膜制备领域深耕多年,掌握了从原料筛选、预成型、拉伸及烧结处理的全套核心技术,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自上海联净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1. 预成型压延段

压延成型采用公司专利技术的高温、高精度电磁感应加热辊,温度精度控制在±1℃,在压延成型阶段保证PTFE片材整体均一性,在后端再增加一对夹持辊组工序,夹住去除成型助剂且未烧结的薄膜进行压缩,能够有效地保持薄膜在双拉工序前,薄膜自身厚度均一、密度分布均匀且高密度化的未烧结PTFE薄膜。

去压延除成型助剂后PTFE膜厚度均一性一般,厚度偏差达到±10~15%。夹持辊压机组将膜厚度的偏差由±10~15%调整至±2~4%。存在于薄膜内部的间隙被打破,PTFE颗粒具备更均匀接触的状态而且保持高密度化。通过辊压,将高密度化的未烧结PTFE薄膜在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上再进行拉伸。

图片来自上海联净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去除成型助剂后的PTFE薄膜,在利用夹持辊进行压缩后,PTFE乳液聚合颗粒被最密地填充,几乎所有的PTFE乳液聚合颗粒成为均匀接触的状态而高密度化,其结果使得拉伸力均匀化,因此后段拉伸后的多孔膜的节点小、并且富有均匀性,此外,由于厚度方向上的强度提高,因此薄膜拉伸强度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图片来自上海联净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2. 拉伸工艺段

通过自主研发的拉伸工艺参数调控体系,可精准控制薄膜的孔径分布(0.2-0.5μm)、孔隙率(>98%)和力学性能,针对行业痛点,公司具备自主设计生产设备能力,解决了传统工艺制膜导致的厚度、密度不均等问题,成品率可达98%。

图片来自上海联净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联净e-PTFE制备凭借其自主研发的电磁感应加热辊技术,实现了高效稳定的加工能力,解决了传统工艺中温度控制不精准、良率低的问题。该设备生产的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透气性及微孔结构,广泛应用于锂电池隔膜、声学部件防水膜等高端领域。其技术突破打破了国外垄断,推动了我国新能源、5G通信及环保包装等产业的升级,并助力覆膜铁等绿色材料普及,减少环境污染。

文章来源:高分子物理学、上海联净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注:本站转载的文章大部分收集于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站立场以及对其内容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将及时处理。

0 阅读:0

锂电数码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