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被贴上“夕阳产业”,就像说“手机只能打电话”一样可笑!

新筠评国际 2025-04-25 15:45:17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谈论化工、化工行业就是“夕阳产业”的说法甚嚣尘上,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更是人尽皆知。

不可否认,传统化工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但是这种极度悲观的观点,也只能是纯粹外行的片面视角而已。

化工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和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不是资深业内人士恐怕很难看出整个行业的巨大变化。

这样说吧,化工行业被扣上“夕阳产业”的帽子,就像说“手机只能打电话”一样可笑。山东一家化工厂里,机器正用二氧化碳造塑料——1吨废气变0.8吨新材料,这种技术放在二十年前谁敢想?

说化工没落的人,多半只盯着老厂关停的新闻。欧洲这两年确实关停了1100万吨产能,壳牌都在撤出本土市场,可这就像诺基亚倒闭不等于手机行业消失。真正在闷声发财的是新能源材料,光锂电池用的高镍三元材料,未来五年需求量要翻三倍的,宁德时代的实验室里,固态电池循环寿命都突破2万次了。

传统化工确实遇到坎儿了。乙烯、丙烯这些基础化工品,全球产能过剩2.1亿吨,乙烷基乙烯利润率三年跌了三分之一,比猪肉行情还惨。

但转型早的企业已经尝到甜头:烟台万华用二氧化碳造塑料,江苏先诺造出能让大飞机减重的特种纤维,这些技术让老化工焕发新生机。

最打脸“夕阳论”的是资本流向。沙特阿美砸千亿搞高端石化,印尼刚投产的75万吨PET工厂,订单排到十年后。连搞互联网的马化腾都在投资生物基材料,这行业要是没前途,土豪们难道是傻子?

更别说普通人的生活根本离不开化工——你用的手机壳、穿的运动鞋、开的电动车电池,哪个不是化工产物?

现在化工企业的车间早不是印象中的样子。AI控制系统自动调参数,机器人24小时巡检,江苏有家厂子把30人的车间砍到2人值守。这种智能化改造让生产成本降了20%,事故率直降80%,这才是真实的中国化工。我国炼油产能全球第一,乙烯产能第一,合成树脂消费第一……

未来五年,化工行业正在上演“冰火两重天”。一边是老旧的化肥厂、氯碱厂挣扎求生,另一边是光伏材料、氢能催化剂、药用纳米颗粒这些新赛道火爆异常。就像二十年前没人想到手机会变成智能终端,现在的化工也正在蜕变为高科技产业。

站在2025年回望,所谓“夕阳产业”不过是旧技术体系的谢幕礼。说到底,淘汰的从来不是行业,而是跟不上时代的技术和思维——毕竟能让特斯拉电池、华为芯片、C919大飞机都离不开的产业,怎么可能是夕阳?

0 阅读:9

新筠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