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空军基地内,一架架机身涂着标志性星月标志的歼-10CE战机,如同即将出鞘的利剑,集体通电启动。雷达屏幕上精准显示出300公里外印度阵风战机的飞行轨迹。这可不是电影里的虚构情节,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当下的军事大事件!巴基斯坦这次可谓是“放大招”,第二款中国制造的四代半战机开始批量列装,搭配上射程惊人的霹雳-15导弹,直接让印度花费78亿美元重金购入的“阵风”战机陷入尴尬境地,仿佛成了空中的“活靶子”。

歼-10CE战机带来的“降维打击”,可不是那种普通的出口型装备,它所配备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能达到250公里以上,相比之下,印度“阵风”战机的RBE-2雷达探测距离整整少了50公里。这就好比两个人在黑暗中较量,一方还没等看清对手在哪,另一方就已经把目标锁定得死死的。巴军飞行员坐在驾驶舱里,甚至可以比较从容地应对,而印度战机却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歼-10CE的射程范围。霹雳-15导弹,200公里的有效射程,再加上双向数据链的加持,印度飞行员一直引以为傲的“流星”导弹(射程150公里)瞬间就没了用武之地,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处于劣势。
巴基斯坦空军这次玩的可是“体系化作战”这一套。他们构建了“空警-500预警机 + 歼-10CE + 枭龙Block3”的黄金组合。预警机就像天空中的“指挥官”,实时掌握着阵风战机的坐标,并迅速将这些关键信息传递给歼-10CE。印度飞行员这边刚收到雷达告警,霹雳-15导弹可能就已经近在眼前了。而印度“阵风”战机那看似先进的电子战系统,在歼-10CE的数字化干扰面前,简直不堪一击,就好比拿着过时的诺基亚手机去对抗先进的华为5G设备,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

从价格和性价比方面来看,差距更是让人咋舌。歼-10CE战机单价仅为5600万美元,而印度特供版的“阵风”战机单价高达1.55亿美元。印度买一架“阵风”的钱,巴基斯坦能买三架歼-10CE,甚至还有富余。维护成本方面,阵风战机每飞行一小时就要烧掉4.5万美元,而歼-10CE则只需要1.8万美元。这对于印度空军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现在连训练飞行都得精打细算,掐着秒表来安排。
珠海航展上曝光的“贵飞版”歼-10CE9001号机,意味着生产线从成飞转移到了贵飞,成飞则可以腾出手来为歼-20换装更先进的涡扇-15发动机。而且还有消息称,巴基斯坦打算采购歼-35隐身战机。要是这能成真,印度花大价钱打造的S-400防空网,恐怕就要变成一场价值百亿的“电子烟花秀”了。

站在2025年南亚制空权争夺的前沿,歼-10CE的列装可不只是简单的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它更像是给印度空军上了一堂生动的现代战争课。这清楚地表明,单纯砸钱买装备并不能真正提升军事实力,只有构建起完善的作战体系,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占据主动。等福建舰带着歼-35在印度洋上巡弋,等中巴经济走廊的北斗网格覆盖克什米尔地区,印度才会真正明白,跟中国进行军备竞赛,无异于用算盘去挑战量子计算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