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那么折腾,为什么没把大汉帝国折腾亡国?

花开若相惜阿 2022-01-22 17:58:44

汉武帝即便不是最能折腾的皇帝,但肯定是折腾时间最久的皇帝。

从登基当皇帝,他就开始折腾。有老祖母窦太后看着,也压不住。然后,就是终其一生,汉武帝始终在折腾的路上。

皇帝要折腾,到底折腾什么?

是对外搞战争还是对内搞工程,甚至扩建宫殿、大搞祭祀?这些都是表象,归根结底,就折腾一件事。那就是钱。

各种折腾,肯定跟钱有关系,否则就不叫折腾。即便是只搞政治斗争,也要关系到国家经济,就是关系到钱。只有跟钱沾边了,国家和百姓才能感觉到折腾。躲在皇宫里夜夜当新郎,只能能多生出几个皇子公主来。这种跟钱没关系的事情,就不叫折腾。

就汉武帝的折腾事迹,司马迁的《平准书》阐述的最为彻底。

登基伊始,还没亲掌政权,汉武帝就折腾进了东瓯国和闽越国的战事。然后,东瓯举国内迁到了江淮领域,具体是今天的安徽舒城地区。后来,则是对闽越和南越的兼并战争,直接向南拓土到南海。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不久折腾了三个小国家吗?一年搞定一个不就完事了。但,这哪是什么一年、两年就搞定的。汉武帝是公元前141年登基的,而闽越和南越被灭,分别是公元前111年和公元前112年。所以,东瓯及两越之事,断断续续地折腾了几十年。

当然不会只有这么一件事。马邑之谋后,汉匈大战正式开打。这场大战争,终汉武帝一生都没有打完。一边打仗、一边拓土,卫青略河南地,于是城彼朔方;霍去病定河西地,于是城彼河西。公元前119年,汉武帝通过漠北大战,基本上把匈奴给彻底打残了。之后,虽然战争不断,但是跟匈奴之间已经没什么大战了。

折腾完匈奴,接着就折腾西域。张骞出西域之后,汉帝国出使西域的使臣,络绎不绝于整个丝绸之路。出使解决不了问题,就继续出兵搞战争。于是,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塞上万里,远征西域,彻底把西域这地方的城邦王国给打服了。

北边是匈奴、南边是两越,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哪有这么简单。

唐蒙、司马相如开路西南夷,凿山通道千馀里,以广巴蜀,巴蜀之民罢焉。彭吴贾灭朝鲜,置沧海之郡,则燕齐之间靡然发动。

开道西南夷,在灭国两越之后,又在西南和南越地区连年搞战争,拓土十七郡。同时,在东北一直打到今天的朝鲜,设置汉四郡。所以,你完全可以说,汉武帝已经打遍了整个地理视界。

这武功够牛吧。真的够牛。但雄主风骚、天下疲敝。大汉国库早就折腾了个底儿掉。农业文明的帝国财政,根本经不起这么折腾。哪怎么办?汉初就有卖官鬻爵的老办法,就是明码标价的卖官鬻爵。

议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锢免减罪。请置赏官,命曰武功爵。级十七万,凡直三十余万金。

但是,这也不够。于是,只能搞财政改革,简单说就是收税。于是,推行算缗、告缗之令,直接向富人和商人收取财产税。有地要交钱、有车要交钱、有船也要交钱。国家也没空统计你家财产是多少,就让你自己报,报多了没事、报少了直接给你全部没收。而告缗令,就是发动群众斗群众了,谁揭发隐匿不报者,谁就能跟国家一起分钱。

而杨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

啥意思?酷吏杨可推行告缗之令,基本上,中产以上的富人,全被告了个遍。于是,大汉帝国就彻底没有富人了,大家一起变成贫民。

然后,还不够。那就搞货币改革。把铸币权从地方收归中央,由朝廷统一铸钱,于是汉武帝就开动印钞机死命造钱。但足斤足两地造钱太费劲,于是直接发行大额货币,以前一个铜钱当一文,现在则是当十、当五十的用。材料没增加,面值却涨了十倍。

再后,还不够。但是,中产之家抢成了破落户,商贾之人抢成了无产者,老百姓能抢得几乎都被抢遍了。这时候就该加征农业税了吧,也就是田租。大汉帝国虽然田租不高,但一直在收人头税,也就是口赋。所以,整体税负也不低,从田地里面,再怎么抢也榨不出多少油水。但是,不用担心,还有一伙人没抢,那就是诸侯王和列侯们。诸侯王和累世列侯们,可有的是钱。于是,汉武帝就盯上了这些人的钱袋子。

你欺负富人可以、欺负商人也可以,欺负老百姓更可以,但你敢欺负大汉的这些显贵吗?这些人可不是有钱的问题,而是有地位、有权力的一伙人,历朝历代的皇帝也不敢得罪这伙人。但是,汉武帝是个奇葩,非要从这些人身上榨出钱来。刚开始还树个标杆、讲讲道理。你看人家卜式,就是一个放羊的,还能捐出家产支援国家,你们也得意思意思。但,这伙人死活不意思。好吧!既然你们不开窍,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于是,汉武帝搞了一个酎金案,一气免了一百多个侯爷。让你捐你不捐,那就给你留条命,其他的全部拿走。这就是汉武帝的霸气。

你别以为汉武帝只会抢富人、商人和列侯,对一般老百姓和穷人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没办法,国家就是缺钱,而汉武帝又不能过苦日子。所以,老百姓也得交钱。但是,直接加税去抢钱,这手段太LOW,而且也太费劲,容易搞出民变来。汉武帝的做法就是盐铁专营,要生产,就得需要铁器;要生活,就得需要食盐。对不起,这些东西,你们统统向我汉武帝花钱买。盐铁都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多少钱也得买。于是,汉武帝靠着垄断经营又豪横地赚了一大笔。

到这个时候,汉武帝成了整个大汉帝国中最有钱的人了。有钱就不能消停,对外战争不能断、对内折腾不能止。于是,晚年的汉武帝又搞起了淫祀滥祭和求仙找药。又是整个天下的大折腾。

就汉武帝这么折腾,到底折腾了多少钱?这个钱你根本就没法统计。西汉百姓一年缴纳的正常税赋,最高也就四十亿钱。但这些钱肯定不够用了。不够用就得搞钱,而汉武帝通过各种手段搞来了多少钱?皇室收入达到了八十三亿钱。

而为了能搞到这些钱?汉武帝把富人给抢了、把商人给抢了、把百姓给抢了,甚至把诸侯王和列侯也给抢了。凡是能抢的人,汉武帝几乎全都抢了一遍,甚至有些人得抢好几遍。

这就是汉武帝的折腾。

但汉武帝这么折腾,大汉帝国为什么没亡国呢?

首先,国家是个活系统,没那么容易被搞死。活系统的抗打击能力相当强,根本就不是一个昏君、一个奸臣、一个错误就能搞死的。而大汉苦心积累了70多年,即便汉武帝死命折腾,也就一朝回到建国前,所以老百姓也不是必须得死。关键,汉武帝这个折腾是相当平均地折腾。隔壁老王家优哉游哉,而你家却被苛政搞到破产,就是这口气也不能咽,于是你肯定要揭竿而起。但是,你家不咋样,隔壁老王家还不如你家呢,你也就没有造反的冲动了。

其次,汉武帝打遍天下,无人能与争锋。汉武帝折腾了这么多钱,他都拿去干什么了?四处找神仙,浪费掉了很多。但也不是全用在淫祀滥祭上了。汉武帝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大汉边防军,这伙人打遍了整个地理视界,什么匈奴人、什么西南夷、什么两越,全都被摁在地上摩擦。所以,大汉帝国基本上就没有外患。对内也同样彪悍,别说酷吏有多牛,就说已经被折腾到精疲力尽的大汉百姓,谁还有精力去造反?同时,汉武帝对一般平民,特别是遭遇水旱之灾的灾民,还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有的是钱,自己能拿出来玩高消费,当然也能拿出来救助灾民。反正整个大汉帝国就汉武帝最有钱。

第三,问题迟早会暴露,但暴风雨不会马上到来。汉武帝这么折腾,把整个国家都给折腾成经济破产。即便当时没有什么财政赤字,但老百姓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所以,问题肯定会有。但问题并不一定在汉武帝时期就要暴露出来,至少不会激烈地暴露出来。汉武帝之后,大汉帝国真的遭遇了严重的财政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于是,盐铁之议,就是讨论国家的财政挽救措施。但这些都是汉武帝之后的事情,汉武帝时期,大汉还在鼎盛。

0 阅读:40

花开若相惜阿

简介: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