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评过去
  • 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都是从哪来的?

    一、我曾经撰写了许多关于人民军队的文章,从文化、制度、政治和经济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其崛起与壮大的原因。然而,有一个重要方面

    2024-08-02 08:56
  • 这个落后的小国,决定融入世界潮流

    1、公元前546年6月的“弭兵会盟”,确定了天下相对和平的格局,此后数十年,晋、楚、齐、秦再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大国之

    2024-07-30 09:22
  • 洛阳永不消亡

    1、每座城市在建立之初,都有自己的使命,要么位于水陆要冲的地方做为交通枢纽,要么依山傍河做为军事要塞,要么依托肥沃的农田

    2024-07-23 09:22
  • 礼崩乐坏的时代,世界渴望和平

    前文阅读:《大争之世,合格的国君太重要了》6、晋国恢复霸业以后,位高权重的知罃、士鲂相继去世,晋悼公随即调整了晋国的军政

    2024-07-08 11:44
  • 大争之世,合格的国君太重要了

    1、“不见黄河心不死”是中国的一句俗语,有时用来指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更多的时候,这句话是“除非走投无路,否则绝不

    2024-07-06 11:49
  • 教员是如何看待日本的?

    前段时间,苏州高新区发生了一起持刀伤人事件,致使3人受伤,其中2人是日本籍。事件发生以后,网上又出现了“抗日锄奸”、“核

    2024-07-06 13:21
  • 用教员的观点分析几个历史问题

    1、现在流行的《毛选》共有四卷,其中后两卷是教员成熟之后的作品,政治色彩相当浓烈,选题和文风大开大合,颇有一种“天下尽在

    2024-06-30 12:01
  • 李定国和孙可望: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前两周写了《东林党》和《郑成功》,再接着聊聊李定国和孙可望吧。很多人看郑成功和李定国,都有一层“抗清滤镜”,好像只要

    2024-06-26 09:52
  • 风云激荡的十五年

    1、大争之世,胜败只在一线之间。很多时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便能引发巨大的连锁反应,成为决定大国势力消长的契机。楚庄王称

    2024-06-18 17:48
  • 一定要警惕东林党!

    1、我们在《曲沃代翼》和《楚庄王》里不止一次的说过,一个强大国家最大的危机不是外敌入侵,而是内部党争。其实历朝历代的衰亡

    2024-06-16 09:54
  • 郑成功是人为塑造的“大英雄

    1、我们现在对郑成功推崇备至,基本都来自他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但在明清变革之际,郑成功并不是一个成功的人,甚至可以

    2024-06-11 08:17
  • 绍兴师爷,决定天下治乱兴衰

    1、因为不同的地理风貌和历史典故,中国很多省份都和数字有关,例如山西称为三晋、陕西称为三秦、山东称为三齐,而浙江被钱塘江

    2024-06-07 07:01
  • 南京沦陷的罪魁祸首,蒋介石还是唐生智?

    1、唐生智,可能有的人不太了解,但要说“南京保卫战的最高指挥官”,估计大家就有数了。那到底是唐生智能力不足,没有守住南京

    2024-05-31 03:14
  • 中国政治的一次伟大探索

    1、用人是一门大学问。有的领导用人不拘一格,尤其喜欢搞五湖四海。这样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办大事,又能分而治之,不

    2024-05-24 05:57
  • 九江,是如何改变中国历史的?

    1、很多人知道江西九江,是从两首唐诗开始的。其中一首是唐朝开元年间,弱冠之年的李白初游庐山,写下《望庐山瀑布》,“飞流直

    2024-05-14 02:16
  • 60年前的中法建交,中国崛起的里程碑事件

    1、中文互联网有“辱法”的风气,好像自从两次世界大战以来,法国就不值一提,但其实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法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24-05-11 02:03
  • 云南能留在中国版图内,要感谢解放军

    1、前段时间在《东南亚,曾经是中国的领土》的结尾说了一句,明朝三宣六慰里的三宣一慰能留在云南,要感谢解放军,很多读者就要

    2024-05-08 02:59
  • 宋襄公的仁义,是不是蠢猪式的仁义?

    1、我们在《齐桓公》和《晋文公》的篇目里,经常提到宋国,仿佛宋国能认清自己的定位,甘于做齐桓公和晋文公的陪衬。但其实在两

    2024-04-30 03:40
  • 文胆”陈布雷,决定离开蒋介石

    1、数千年历史上,除了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之类的非常时期,历朝历代基本都是文官政治。所谓文官政治,指的是州郡刺史和六部尚

    2024-04-25 03:41
  • 东南亚,曾经是中国的领土

    1、前段时间写了《明朝经营贵州》,今天就接着聊一下明朝经营东南亚的历史脉络。明朝经营东南亚,主要分成西线和东线两个部分。

    2024-04-21 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