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罗耿兵团三巨头神奇现状,政委军衔高过司令,参谋长也后来居上

胖福的小屋 2025-04-22 16:28:39

1947年4月26号,朱老总抵达西柏坡后,就动手解决了晋察冀军区军事上碰到的问题,给整了整。朱老总自己上阵指挥,晋察冀野战军又重新组建了起来。

晋察冀的野战部队,后来变成了华北地区的第二兵团,大伙儿都管它叫“杨罗耿”兵团。说到“杨罗耿”,那可是我军里响当当的几位大将军。

但这个部队跟其他部队相比,真的挺不一样。在那些其他部队里表现超群的司令,到了这儿,居然成了成绩最差的。

政委和参谋长,他们的成就那可真是了不起,一个赛一个地出类拔萃。

这个兵团的头儿到底是谁呢?还有,他们那里的政委和参谋长,又是哪两位大佬?

【百战名将杨得志】

“杨罗耿”兵团的头儿,那可是咱们军队里响当当的人物杨得志。到了1955年授衔那会儿,杨得志被戴上了上将军帽,在上将堆里也是顶尖儿的。

他是长征旅途上的先行者,长征一开始,他就担任了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的领头人,走在了长征大军的最前头。

在部队里头,他就像是最锋利的刀子,碰到山就砍出路,遇到水就搭起桥。走在最前头,他的任务就是确保整个队伍能一路畅通无阻。

可以说,他能当上1团的团长,那就意味着中央对他的能力很放心。

说真的,他真没让中央失望。到了乌江那危险的地界,他冷静地带着队伍强行过河;碰到浪头汹涌的大渡河,他又安排“十七勇士”勇猛冲锋。

他带着队伍勇往直前,冲破了敌人层层设置的障碍。抵达延安没多久,他就被提升为红一师的副指挥官,紧接着,他又投身到了东征的战斗里。

抗战一打响,他就加入了115师,当上了团长,首战就是平型关那一仗。那时候,国民党军队老是打败仗,老百姓对抗战都快没指望了。

就算咱们队伍后来变成了八路军,就算咱们跟国军打架时老是赢,老蒋还是觉得咱们打不过日军。

他答应让我们军队进行改编,主要是因为在跟日军对战时,国军损失惨重,特别缺人。老蒋原本打算让我们去当替死鬼,但115师靠真本事让他明白,这事没门儿。

115师改编结束后,就接到了去山西帮忙的任务。师长带着大伙儿,奔向了平型关,打算在那里埋伏日军的一个后勤运输部队。

这一仗里,杨得志领着队伍勇猛冲锋,杀得敌人节节败退,115师就这样拿下了抗战的头一桩胜仗。打那以后,他在华北地区可忙了,到处发动游击战,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抗战打完了,他又跑回华北,接着在这片地上卖力干。到了1947年,晋察冀野战军成立了,朱老总第一个念头就是让他来当司令员。

新组建的晋察冀野战军大变样了,干部都是朱老总亲自严格筛选的精英。既然杨得志当上了司令员,那政委和参谋长的人选自然也不能掉链子,得是个顶个的好手。

最后,野战军组建那会儿,杨得志挑起了司令的大梁,罗瑞卿呢,就成了政委,而参谋长一职,则由耿飚来担当。

这三位大佬,大家都叫他们“三巨头”。后来,晋察冀野战军换了名字,变成了华北第二兵团,人们又给起了个新称呼——“杨罗耿”兵团。

【第一任公安部长】

在一般想法里,兵团里头那司令肯定是位置最高,混得最好的。但在这个兵团,情况却反过来,司令反倒是混得最差的那个,政委和参谋长都比他强。

说起“杨罗耿”里的罗,那就是新中国的头一任公安部长罗瑞卿。他可不是一般人,是开国时候被封的十位大将里的一个,肩上的军衔,比杨得志还要高上一截呢。

说实话,要是光看经验的话,罗瑞卿确实比杨得志要老到。他比杨得志年长5岁,两个人起初都在红四军,不过呢,他们那时的职位可差得远了。

罗瑞卿当师政委那会儿,杨得志还在他手底下当个连长呢,两人级别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晋察冀野战军一成立,杨得志晓得自己政委的身份后,心里头那个担子可就沉了。这事儿真没法儿,政委可是他的老上级,一直以来,在他心目中都是威严十足的人物。

尽管后来他自己的职位升上去了,可心里老惦记着老首长那张严肃的脸。在一起工作时,杨得志总是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没法让大家信服。

但罗瑞卿可不这么想,他压根没觉得跟杨得志搭档有啥不对劲。相反,他特别看重杨得志领兵打仗的那一套,对这位年轻人那是相当认可。

知道自己能和杨得志一起搭档,他心里头别提多乐呵了。但遗憾的是,他们俩一块儿干活的时间并不长久,北平一解放,他就去了中央那边。

他比杨得志经验更丰富,军事和政治两方面都很在行。所以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他得到了大将军的荣誉。

1959年那会儿,他一跃成为了总参谋长。说起来,杨得志也曾坐过这个位子,但那可是21年后的另一番光景了。

1959年那会儿,他不仅接了军委秘书长的活儿,但说到头,杨得志也就做到了军委副秘书长的位置。

但他原本的资历就比杨得志要老一些,再加上长期陪伴在毛主席身旁,对中央的各项事务都了如指掌。相比之下,杨得志则主要是把精力都投入到了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上。

【国防部长耿飚】

要是说罗瑞卿一开始职位就比杨得志高,那耿飚可就是慢慢赶上来了。

耿飚年龄比杨得志长两岁,他俩长期以来都是并驾齐驱的。土地革命那会儿,耿飚是红一团的头儿,杨得志呢,则是红四团的团长,长征路上,他俩总是互相帮忙,携手前进。

后来,晋察冀野战军组建起来,耿飚就成了杨得志的得力助手。说起来,在我军里,参谋长这个角色在打仗时的作用各不相同。

有些部队的参谋长特别能干,打起仗来能帮上大忙;而有些呢,能力平平,打仗时就拿不出啥像样的战术策略来。

但说实话,耿飚真的是个能力超群的参谋长。只不过,他错过了1955年的那次大授衔。就在大授衔之前,周总理把他从部队调了出来,让他去搞外交了。

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个想法,就是让他去搞外交,这种方式被称为“将军外交”。

之后,耿飚就没在军队里待太久,反观杨得志,他一直是大军区司令员的头衔。耿飚呢,他当上了外交部副部长,在外交这块儿,他搞得挺不错的。

罗瑞卿走后,军委秘书长那个位子就空了出来。后来,多亏了叶帅的举荐,耿飚又回到了军队里,挑起了军委秘书长的担子,和他之前的同事再次并肩作战。

那时候,杨得志被调到了总参,当上了总参谋长。但他同时还兼任着军委副秘书长,这样一来,耿飚就成了他直接的上级领导。

耿飚后来的进步可真是飞快,他不仅坐上了国防部长的位置,还兼任了国务院副总理。这样一来,他的官职就比杨得志还要高了。

跟罗瑞卿比起来,耿飚算是后来才崭露头角的。不过说实话,参谋长和政委这两个位置,他们的发展竟然都比司令员要好,这事儿在我军里还真是挺奇的。

耿飚当上了国防部长,这事儿在当时让好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以前国防部长这位置,通常都是军衔特别高的大佬来坐的,就像彭老总那样。

耿飚担任国防部长时并没有军衔,这在国家建立以来还是第一次。

肯定的是,就算政委和参谋长一个个都比自己混得好,杨得志心里也从没乱过。他还是那个满心装着老百姓,一门心思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好将军杨得志。

0 阅读:38

胖福的小屋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