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老张至今记得那个暴雨夜——电流互感器因未接地引发弧光爆炸,整个配电柜瞬间变成火球。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个看似普通的接地线,如何成为电力系统的"生命线"。

电流互感器(CT)接地,特指二次侧绕组必须单点接地,这个操作暗藏三重防护:
防高压击穿当一次侧突发雷击或短路,感应出的数万伏电压会通过接地线泄入大地,避免二次仪表被烧成焦炭。(案例:某变电站CT未接地,导致控制室6台保护装置集体报废)消静电威胁运行中的CT如同巨型电容,静电积累可达15kV以上。接地后电势归零,防止检修人员被"电击跳舞"。破悬浮隐患未接地的二次回路会形成悬浮电压,轻则导致计量误差±30%,重则引发继电保护误动作。二、接地操作五大铁律要点
正确做法
错误后果
接地点位置
仅允许在端子箱处单点接地
多点接地形成环流,误差暴增200%
接地线规格
≥2.5mm²黄绿双色铜线
用铁丝代替导致接触电阻过大
接地电阻
≤4Ω(潮湿地区需≤2Ω)
电阻超标等于没接
连接方式
压接端子+防松垫片
简单缠绕易氧化脱落
定期检测
每季度测接地电阻
突发故障时才发现接地失效
三、特殊场景接地方案多CT组网系统采用星型接地法:所有CT二次侧引至同一接地铜排,杜绝地电位差。GIS组合电器需通过专用接地开关连接,避免壳体感应电压伤及维护人员。电子式互感器除了外壳接地,光纤金属铠装层也要单独接地,消除电磁干扰。四、接地失效的死亡威胁接触电压:未接地的CT外壳可能带电380V以上(超过安全电压42倍)电弧能量:二次开路时释放能量≈引爆2颗手雷电磁辐射:高频振荡产生MHz级干扰波,摧毁精密设备2021年某风电场事故报告显示:未接地的CT导致全场23台变频器芯片熔毁,直接损失超千万。
下次看到那根黄绿线,请记住:它不仅是导线,更是守护生命的"避雷针"。
如果这篇内容点燃了你的求知欲,不妨点赞让更多朋友看到!点击头像关注,我们每天一起拆解一个深度话题,你的每次互动都是我们前进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