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淘宝、京东等平台相继宣布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这一曾被寄予厚望的“消费者保护盾”,在四年间逐步异化为“商家绞索”。如今终于“靴子落地”,取消“仅退款”究竟有哪些深远意义?
4月22日,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宣布调整“仅退款”政策,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释放了强烈的信号,明确表示会对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造成商户“货款两空”的突出问题进行治理。
事实上,“仅退款”政策不仅存在于这几家知名电商平台。早在去年7月23日,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联合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起国内首个“电商平台‘仅退款’调查行动”,并上线了国内首个电商商家“仅退款”第三方投诉通道,最终于9月4日发布国内首份《2024年电商平台“仅退款”调查报告》。
不仅如此,在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例行发布《2025年Q1中国电商平台商家投诉数据报告》中,有超过17家电商平台均涉及“仅退款”等行为,如拼多多、抖音电商、淘宝、京东、天猫、快手电商、全球速卖通、1688、闲鱼、美团、苏宁易购、阿里巴巴、BOSS直聘、万师傅、孔夫子旧书网、小红书等平台均存在“仅退款”等商家投诉。此外,饿了么、temu、中免日上、亚马逊、考拉海购、阿里巴巴国际站、飞猪等平台也涉及类似投诉。
对此,新质生产力产业联盟秘书长段积超在接受网经社独家专访时表示,
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政策是行业反内卷的重要转折点,其作用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冤大头”松弛了:保护中小商家权益,缓解经营压力恶意退款曾导致中小商家这些“冤大头”货财两空,据悉,广东服装厂因127笔恶意退款损失超50万元,被迫裁员关停生产线。政策调整后,商家资金周转率提升20%-35%,福建茶叶商家每月节省物流成本2万元,转而投入有机认证实现溢价15%。平台同时推出店铺体验分、佣金激励等机制,使优质商家获得更多的流量倾斜,形成“优质优价”的正向激励。
二、“羊毛党”哭了:重构行业生态,遏制规则滥用“仅退款”异化为职业“羊毛党”的牟利工具,2024年双十一期间相关投诉占比超六成。新规通过信用分级、区块链存证等技术手段,区分合理诉求与恶意行为。如某平台日均拦截40万笔异常退款,另一平台赋予商家36小时自主处理权,有效减少规则漏洞引发的生态失衡。
三、“上帝”未来会笑:平衡权益分配,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调整并非否定消费者“上帝”的权益,而是建立更科学的制衡机制。平台保留信用评级用户快速退款通道,京东强化逆向物流提升退货效率,淘宝进一步增强信息透明度。长期来看,商家经营确定性增强,消费者决策更理性,2025年Q1电商差评率已下降,形成“质量-服务-信任”的良性生态闭环,最终会让消费者“上帝”得到好处,消费者“上帝”会笑到最后。
这一政策转向标志着中国电商从“流量至上”的野蛮生长阶段,迈向“生态健康”到“生态平衡”的高质量发展新周期,为千万商家提供公平竞争土壤,也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唯有商家“冤大头”相对的“松弛”,“羊毛党”无奈的“哭”,才最终会迎来消费者“上帝”惬意地“笑”!
【专家介绍】
段积超,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互联网+”和新质生产力专家,《互联网+兵法》和《新质生产力商业兵法》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