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群体尤忌“过劳”!这4类表面休整的举动,实则暗耗气血能量

刘老养护 2025-04-26 13:26:5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很多癌症患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最近特别累”。可你知道吗?有些看似在“休息”的行为,实际上却是在悄悄地透支身体,尤其是气血。

这几种“偷懒式”休息,表面上让人看似静下来,其实是在一点点拖垮体力和免疫力。别急,今天就来揭开这些假休息的“真面目”。

疲惫,是癌症患者最沉重的“副作用”

长期疲劳在癌症治疗中非常常见,这不仅仅是因为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带来的副作用,还有心理压力、免疫力下降以及身体调节机制紊乱的共同作用。

有研究指出,约有60%~9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感,甚至在治疗结束后,这种疲惫依旧挥之不去

但奇怪的是,很多患者即使睡了一整天,依旧觉得累得抬不起头。这时候就不能再单纯地认为休息就能缓解疲劳了。原因在哪儿?问题可能出在你以为的“休息”,其实是身体在默默付出气血代价的“假休息”。

看似在养生,实则在“耗命”的四种行为长时间躺着不动:不是休息,是“气血滞留”

很多癌症患者觉得自己虚弱,要多躺。尤其是做完治疗的日子,几乎整天窝在床上。但人体是一个要靠流动来维持运转的系统。当人长时间躺着,气血循环减慢,肌肉失去张力,内脏的运作效率也随之下降。

中医讲“动则生阳”,西医也强调血液循环的重要性。躺的时间过长,容易引发下肢血栓、肺部感染,甚至出现“深静脉血栓”这种致命并发症。

临床中就曾有一位肺癌术后患者,术后本无大碍,但因长期卧床,出现肺部感染,最终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病情急转直下。

正确做法:休息时应多做轻微活动,比如坐起、伸展四肢、慢走几步,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

长时间看电视、刷手机:精神疲劳加剧,眼神也在“偷电”

不少患者喜欢“放空”自己,看电视、刷手机打发时间,觉得这是一种轻松的方式。但这些行为会让大脑持续处于兴奋状态,眼睛干涩、注意力涣散、精神更疲惫。

尤其是带病状态下,大脑本就需要休息,而电子设备释放的蓝光会刺激脑部皮层,抑制褪黑素分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睡眠不好,人体自我修复能力就会降低,免疫系统也会受到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沉迷于电子设备会加重焦虑感,造成情绪低落,甚至引发抑郁。这些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病情恢复,形成恶性循环。

正确做法:每天控制屏幕时间,建议每次不超过30分钟,期间闭目养神,或尝试听轻音乐、冥想等方式放松大脑。

“我不动,连话都懒得说”:懒得社交,其实在加速“孤独免疫低下”

有的患者由于病痛的折磨,变得越来越不愿与人交流。亲戚朋友来探望,也只是点点头,心里想着“别打扰我”。看似在静养,实则在关闭与外界的联系,让心理和情绪的窗口逐渐关闭。

长时间不说话、不交流,会导致情绪压抑,心理压力得不到释放,增加患上抑郁的风险。而现代医学已经提出“心理免疫学”的概念: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免疫系统的活性。

临床中曾发现,一些患者在确诊初期很悲观,但通过心理疏导和家庭支持,情绪改善后,不仅精神状态变好,治疗配合度也提高,治疗效果也更为理想。

正确做法:哪怕只是短暂的对话、分享心情、与人微笑,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充电”。适度社交,是维持内心秩序的一种方式。

靠“补品”续命:不当进补反而压垮脾胃

很多家属看到患者虚弱,第一反应就是“补!”各种人参、鹿茸、虫草、燕窝……轮番上阵。但癌症患者的身体并不是一座能随意加柴的炉子,过度进补反而可能火上浇油。

西医认为,癌症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普遍减弱,若强行摄入高浓度滋补品,反而会加重肝肾负担,诱发代谢紊乱。

正确做法:补养要因人而异,医生指导下调理脾胃、补气养血,才是科学之道。尤其是进补时间点、搭配方式、体质辨识,缺一不可。

癌症疲劳:不是“多睡会儿”就能解决的事

癌症相关疲劳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不是单纯的“累”,而是一种贯穿治疗全程、不能通过普通睡眠或休息恢复的疲劳感。

为什么“累”是癌症患者挥之不去的梦魇?

治疗副作用:化疗药物会破坏正常细胞,引发贫血、电解质紊乱,直接影响能量合成。

免疫系统疲劳:免疫细胞持续作战,体内能量被大量消耗。

情绪与压力: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让内分泌系统失调,影响睡眠与恢复。

营养摄入不足:恶性肿瘤释放的炎性因子,会抑制患者食欲,影响营养吸收。

代谢异常:癌细胞消耗大量葡萄糖,导致患者“营养被掠夺”,自身供能不足。

如何真正“养气血”,让身体慢慢恢复元气?合理运动:以动养气,以动促血

研究证实,规律的轻度运动(如散步、太极、缓慢的健身操)能显著缓解癌症相关疲劳。运动可以刺激身体释放内啡肽,改善情绪,提高免疫活性。

饮食调养:吃对比吃多更重要

补气血的食物要以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为主。比如鸡蛋、瘦肉、山药、红枣、小米粥等,既能补养脾胃,又不会增加脏腑负担。

睡眠质量:不是睡多久,而是睡得好

夜间10点至凌晨2点是气血修复的黄金时间,建议患者调整作息,避免熬夜;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助眠药物。

心理疏导:阳光心态是最好的“补药”

情绪低落会让气血运行不畅,积极乐观的心态则能激发人体潜能。可以尝试冥想、写日记、加入康复互助小组等方式进行心理调节。

结语:真正的休息,是让气血自由地流动

癌症患者的“累”,不是简单地靠多睡觉、多吃补品就能缓解的。真正的休息,是身体在静中有动、动中有序地运作起来,是气血畅通、情绪平衡、脏腑协调的状态。

别再被“假休息”欺骗了,那种让你越休息越累的方式,其实是在偷你的气血,耗你的命。调养,是门艺术,更是科学。

你有没有遇到过“越休息越累”的情况?你觉得哪种方式最适合癌症患者恢复元气?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一起寻找更好的康复之道!

参考文献

[1]李建军,王素文.癌症相关疲劳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4,31(01):45-48.

[2]张慧敏,周文静.癌症患者疲劳的综合管理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23,58(10):1120-1124.

[3]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癌症大数据报告2024[R].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2024.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3 阅读: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