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又一位老师猝然离世,年仅41岁!有一种病,叫“教师累”!​

纪个人物 2024-05-17 03:06:52

又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传来:

5月10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青年教师黄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去世,得年41岁。

根据官方公开披露的消息,黄飞老师1983年出生,江西省南城县人。

200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2006年至2011年,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黄飞入职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任教13年来,一直担任讲师。

41岁的年纪,真的还非常年轻。

黄飞老师的猝然离世,令人痛心。

也让我们不得不正视教育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高强度工作压力。

其实,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样值得关注。

他们同样肩负重任,也面临着巨大的健康风险。

前段时间,羊城晚报开展了《关于教师工作状况的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约83.8%的老师,工作日每天工作时长超过8小时;

其中32.72%的受访者,工作时长在10小时以上。

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聊聊,教师真的累吗?中小学教师“累”在哪?

第一累:没有学管理学却要管好几十号人

不同于企业管理者,大多数教师在踏上岗位前并未系统学习过专业的管理学知识。

而他们却要在三尺讲台上,管理一个由几十名性格背影各异的学生组成的“小社会”。

他们需要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激发学习兴趣、调节班级氛围,这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成为心理咨询师、调解员,甚至是人生导师……

多重角色的转换,也让教师的工作任务异常艰巨。

此外,管理学的基本要求是:奖惩分明。

可悲的是,近年来,不少老师在管教学生的过程中,遭遇了各种挑战和困难。

甚至因此惹上了“大祸”,被家长投诉,被学校记过停职……

老师想管,却没法管,这是第一累。

第二累:行业保障单薄安全感缺失

教师的工资待遇、晋升空间、退休保障等问题长期处于社会关注焦点。

相比其他行业,教师的收入增长缓慢。

虽然工作稳定性看似有保障,实则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显得杯水车薪。

此外,职业晋升通道狭窄,晋升机会有限……

这些都让教师群体普遍感到职业安全感不足,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

第三累:形式主义泛滥非教学任务繁重

在教育实践中,形式主义现象屡见不鲜:

频繁的非教学会议、扶贫、反诈骗、禁毒、消防、卫生、反邪教、防溺水、防欺凌、防火灾、防地震、扫黄打非、综合治理民调、交通安全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绿美校园创建、社区卫生检查……

这些并非直接服务于教学的任务,占据了教师大量时间与精力。

导致他们无法专注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深陷疲惫与无奈。

第四累:学生的“折磨”心理与精力的双重考验

学生是教育的中心,但也是教师压力的重要来源。

面对个性迥异的学生,教师需耐心指导。

面对问题学生还需花费额外的心力,有时还得承受来自家长的压力和误解。

学生的叛逆行为,家长的不理解,至是恶意评价,都是对教师身心的极大消耗。

第五累:内耗成本巨大团队合作难

教育机构内部往往存在着繁琐的行政流程、人事关系复杂、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这些问题产生的内耗,极大地消耗了教师的精力。

加之教育团队合作中可能存在的沟通不畅、任务分配不公等现象。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应对这些非教学的挑战,增加了工作负担。

第六累:“一个萝卜一个坑”请假难于上青天

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在于,每位教师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不同于许多行业可以灵活调配人力资源,教育的岗位的配置往往紧密对应。

每位教师负责特定班级和课程,一旦缺席,寻找临时替换人选极为困难。

这不仅关乎课程连续性,更牵涉到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体验。

这就导致教师即便生病或家中有紧急情况,也常被迫选择默默坚守岗位。

这种请假难的现状,加剧了他们的身心疲惫。

第七累:工作内容单一教育潜规则的束缚

日复一日重复的教学内容、固定的教学模式,让教师的工作显得单调乏味。

同时,教育界的某些不成文规定和潜规则:如过度强调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等。

让有教育理想的教师感到束缚,难以施展拳脚,创新与变革的空间受限。

写在最后

知乎有个热门话题:“为什么优秀的老师越来越少?”

有个高赞回答是这么说的:

“因为优秀老师要么累死了,要么住院了,要么正在去医院的路上!”

而老师一旦病倒住院,就可能很难有返回讲台的那一天。

常有新闻报道:有老师工作太投入,坚持抱病工作,甚至累倒在讲台上。

我们敬佩他们高尚的职业精神,但也请老师们记住,健康无价!

唯有健康的体魄,才是教书育人的前提!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忽略自己的身体健康!

病了要及时看病吃药,累了要记得放松身心,周末节假日要注意休息锻炼。

请别拿健康换其他的一切,不管是为了你爱的人,还是你爱的教育事业,都请健康生活。

点亮【在看】,转发文章,愿天下所有教师,珍惜身体、健康生活、快乐工作!

也希望学校、学生、家长、社会都能善待教师!

因为善待教师,就是善待教育,善待民族的未来!

只有让教师真正感受到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感,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焕发新生。

0 阅读:7

纪个人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