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年里,教育领域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优化。
很多人认为这种调整已经结束,我们将迎来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
但是,就在最近,一个重磅消息打破了这种平静。
9月12日,教育部突然颁布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并确定该规定将于10月15日正式生效。
在此背景下,有人预计,从10月15日开始,教育领域将迎来三大重要的改变。
大家提前做准备!
01 校外培训行业或遭大洗牌
虽然之前也出台过双减政策,旨在打击非法校外学科培训。
但因为缺乏具体细节,依旧有很多机构或者个体,采用各种方法来逃避监管。
但这次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不同,因为明确了对象、细节和处罚措施,无疑会给行业迎来大洗牌。
首先,我们我们可以预见“擦边球”机构,几乎不会存在生存空间。
不管用夏令营、思维辅导、或者任何由头,只要是校外学科培训,都会遭遇整治或者处罚。
同时,基于线上教学的方式,也难以进行规避了。
因为这次的文件就提到,平台需要承担更多的监管责任,确保每一个合作的教育机构或者个体,都能够严格遵守新的规定。
说白了就是,教育机构和个人犯错,平台都要承担连带责任。
在这样的情形下,不法培训,几乎很难再有生存空间。
给家长的建议就是:
该提前沟通的就做好沟通,该退款的就做好先行退款。
不要等到政策落地,相关机构或者个体跑路时,再去纠结这个问题。
这时,很可能面临巨额损失的情况。
02 中小学生能减轻不少负担
虽然此举的出台,遭遇了不少人的诟病,觉得自此之后,寒门和富豪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首先,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才1000元,绝大多数人负担不起校外学科培训。
因此,杜绝这件事,反倒是一种公平。
另外,《办法》里面还提到了,不管是一对一的形式,或是其他隐蔽方式,只要查到,都是严格惩处。
特别是在职教师参与其中,更会严厉处罚。
说白了就是,不管你有钱没钱,最好都别这么干了,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努力,不要搞盘外招了。
这样家长也能省钱,孩子也能轻松。
除此之外,新政策还可以避免一种很糟糕的情况,那就是:老师平时不好好上课,所有的心思都花在课外培训上。
毕竟,过去不少在职教师,一边上着课,一边推销自己的课外培训。
有价值、高质量的内容,从不在课堂上传授,而是转为校外培训。
结果就是,对于那些没交钱的孩子特别不公平,同时,耽误了学生大把的时间。
03 “学区房”或将更热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
随着校外培训行业的严格管理,很多家长可能会将焦点放在好学校上,来确保孩子的教育。
结果就是,“学区房”的需求或许会更旺盛。
这其实很好理解:
首先,优质的学校,能够保证优质的教育。当校外不太允许时,校内可控的因素,多半会卷起来。
其次,学区房不仅能提供子女教育所用,给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它还还是一个投资品。不管怎么看,都不算亏。
然而,这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例如,少数地区的学区房,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同时也会加剧了学区内外的教育资源,出现的分配不均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可能能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例如通过改善各个区域的学校条件和教育水平,来减少对“学区房”的依赖。
总而言之,教育领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改变。
在这个历史性的节点上,家长需要高度警惕和适应新的政策环境,为孩子找到最合适的学习路径。
而随着校外培训行业的改革,教育的未来变得更加可期。
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公平、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环境。
把课后延时服务规范好吧,地方为了收益都是被自愿参加,收费每个地方还不统一,我们长沙一学期一千。
韩国干了20年,也没成功,为什么培训,是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底层想补习逆袭,不行,
取消延时服务 让孩子轻松一点吧
大家孩子都不要读书了,玩就行了,这样就公平了
不关心!不评论,爱咋做就咋做吧!
我想问问课辅费是什么,疫情半年不上学照样收取,这是什么意思[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