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指挥的战役,分为协助指挥、参与指挥、独立指挥三类

历史轮 2024-05-15 10:16:34

1994年,在时任军委主席江主席的批准下,军委副主席张震和刘华清以不同寻常的方式为粟裕大将进行了平反,他们在权威官方媒体人民日报以及解放军报上发表了《追忆粟裕同志》一文,文中明确写道:“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这个看法,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见。”

到此刻,距离粟裕大将去世已经有10年之久了,粟裕才算真正沉冤得雪!这篇文章,对于粟裕在战争中的表现也给予高度评价,尤其指出解放战争时期,是粟裕同志作为军事家的辉煌时期。

解放战争,和粟裕有关的战役非常多,文里面提到粟裕指挥的战役分为了三类:

第一类:协助指挥的战役

原文写道:粟裕挑起了华东战场战役指挥的重担,协助陈毅指挥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等著名战役。

第二类:参与指挥的战役

原文写道:1948年11月,粟裕作为以邓小平同志为书记的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继又参加指挥了京沪杭战役,渡过长江,解放南京、杭州、上海。

第三类:独立指挥的战役

原文写道:1948年5月,粟裕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指挥了豫东战役、济南战役。

按照对于战役指挥的深入程度,协助、参与、独立是逐层递进的。

协助指挥一般来说,是没有决策权,主要还是陈毅拍板说了算,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这些战役,官方定义的主要功劳应该给予陈毅,粟裕大将只是从旁协助的角色。

参与指挥,比协助指挥的程度更深,因为能够参与指挥,一般代表当事人是军事决策圈其中一人,要参与军事的顶层设计,是要对战役的结果负责的。虽然“淮海战役第一功”是粟裕,但在淮海战役前委当中,粟裕不是排名靠前的决策人员;京沪杭战役,百万大军的总指挥是邓政委,粟裕也不是第一决策人。

独立指挥,则是对于战役指挥最深的一层。粟裕独立指挥的战役只有两场,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可以说,这两场战役完全是粟裕说了算。豫东战役,是与国民党军事力量真正地硬碰硬对决,我军在几乎已经步入死局的情况下,硬是“刚”赢了;济南战役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大城市攻坚战,为解放战争后期的大城市攻坚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两场战役,粟裕都完成得非常漂亮。

综上所述,粟裕大将确实是难得的军事奇才,但通过官方权威的文章,我们发现粟裕在战略方面真正独当一面指挥的战役,还是不够多,很多时候,还是需要陈老总、邓政委等人居中统筹,才能发挥其最大军事才华。

3 阅读:701

历史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